返回 新世界札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棱堡还是碉楼?[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佩琪的棱堡施工图完全采用了斯图尔特口中叙述的那种快速夯土棱堡结构,并没有继续往巨型石头棱堡方向发展,首先在中国南方也完全没必要耗时耗力去建这种乌龟壳,讨逆军自保有余,进攻能力不足,而盟友也没这个财力物力去建设这种大工程,因此后边的战斗将会变成大明联军对清军的拉锯战。

    督军院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盟友能力比较差,没法进攻清军,那你拖延敌人总行了吧,按照曾剃头的说法,“结硬寨,打呆仗”,只要盟友能在清军统治区挖上成千上万的小棱堡,然后讨逆军负责运动穿插,就不信清军能打出花来!

    “陈总制,你看这个方案怎么样?”黄佩琪将自己的成果放在陈?泼媲埃?笆┕し桨肝蚁衷谀宰永锖艹墒欤?庵中⌒土偈崩獗げ恍枰??啵?恍枰?纸睿?恍枰?罅康娜斯ぃ?煤煌梁湍静木湍芾萜鹄础!

    黄佩琪强调了一下,“最近我去找了下咱们的图书馆,发现俄国人在西伯利亚也是用的这种结构,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出动三千余人,配备了二十多门红衣火炮来围攻一个小型土木结构棱堡,而守军只有七百多人,就这样还守了十个月之久,相对于俄军的投入,清军就更不计其数了,所以我认为这种结构是能起到作用的。”

    陈?埔汇叮?澳阏飧鲂」媚铮??没共簧俾铮?还?趴巳?鞘裁词焙虼虻?”

    黄佩琪着实是个历史盲,但为了拿下这个设计,她通宵埋在图书馆里寻找只言片语,就这本关于雅克萨之战的资料,只记载了俄清双方的作战经过、后勤准备等等,唯独没有记载棱堡的结构,但跟斯图尔特的话却可以互相印证。

    “俄国人到黑龙江流域差不多就在顺治九年,第二次雅克萨在康熙年间,咱们现在是什么时候?”黄佩琪还无法准确换算年号跟公元纪年。

    “反正顺治还在位,康熙还没有上台呢!”陈?菩α诵Γ?翱隙ú宦涫保〔还?业梦饰势渌?说囊饧?!

    督军院会议厅还坐着卫戍区沈泉,参谋郎昊俊、后勤高洋、以及另外一个建筑部门的高才孟喜虎,这家伙是个福建人,现在在各地承揽各种工程。

    “咱们督军院要求结硬寨,孟工程师正好给出了一个跟你相反的设计方案。”陈?瞥?舷不⒌懔说阃罚?懊瞎ぃ?愕淖髌坊故悄阕约豪唇樯馨伞!

    孟喜虎朝黄佩琪鞠了一个躬,“佩琪姐,那我就不客气了,大家知道,我本身是福建人,福建那地方,除了山还是山,现在我军控制的南方地区地形差不多都是这样,我倒是认为棱堡在南方行不通,至少在福建两广行不通。”

    “此话怎讲?”陈?坪芨行巳ぃ??褪窍M?艽蠹夷芨魇慵杭??詈蠼涣鞯慕峁?拍芨?哂惺挡傩浴

    “刚刚佩琪姐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清俄在东北的雅克萨之战,还有荷兰人在西欧的战斗,我认为,这两个地方有两个条件至少在咱们南方是不具备的,第一,西欧大平原,尤其是荷兰低地那一块,黑龙江冲击平原那一块,这两个地方都是大平原,所以战斗发生在一个平面上,棱堡墙建得矮也没关系,因为敌人不会飞上天,但咱们就不一样了,各位仔细想想,福建、浙江是什么地形吧。”

    孟喜虎双手撑在桌子上,“如果城墙建得过矮,而且顶部没有防御,那敌军只要占据一个山头,那就能居高临下进行打击。”

    众人纷纷点头,孟喜虎说的确实不错,这种往前线推进的堡垒万一进入山区,那就出问题了,尤其像重庆这种3D立体城市,敌军遍布于上下左右,防的了前面可防不了上边。

    孟喜虎趁热打铁,“第二个严重的问题,建设棱堡需要大量的夯土跟木头,南方倒是不缺木头,但是缺土啊!山上的红土层非常薄,一旦下雨挖起来更加困难。”

    黄佩琪想了下,孟喜虎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我赞同孟工的意见,我倒是没考虑到如何作战的问题。”

    陈?频懔说阃罚?懊瞎ぃ?悄愕姆桨甘鞘裁矗磕芙饩稣庑┪侍饴穑俊

    “可以……不过我的方案也不完美,只能说可以做一个补充,而且也只适用于福建重庆广西这些多山地区。”孟喜虎拿起一张图片,“我原本老家在福建开平,开平没什么好看的景色,但唯一的特色名片就是碉楼。”

    “可是福建土楼那种?”沈泉问道。

    孟喜虎摇了摇头

第三百一十三章 棱堡还是碉楼?[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