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苍龙七宿(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能也尽一份力:
“既然公子殿下有心,末将自当竭力相助。”
蒙家是个大户,但再大的大户也难以支撑数以万计百姓的吃穿用度,让蒙恬直接出钱出物他肯定没这个本事。
他能做的也就只是在职权范围内调动边军协助工程修建,以减轻服役民夫的压力,同时研究看能不能挤出一部分军粮物资匀给百姓。
帝国在军需物资供给上还算大方,不会算计的太紧巴,在不影响军队的情况下多少能挤出一点。
尽人事嘛,能帮一点是一点。
接着蒙恬赶紧转移了话题,“公子殿下,有个消息末将差点忘了汇报。”
“收到确切情报,蜃楼再次出发了,这一次应该不会再出纰漏了。”
扶苏的注意力成功被转移,“哦,蜃楼又走了……有老师的消息吗?”
蒙恬摇了摇头,“没有,国师大人似乎消失了,明明不久前还在桑海露过面。”
“嗯……”扶苏面露沉思,片刻之后抬头回道,“既如此,便不用再过问阴阳家的事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专注处理北地的事情即可。”
“其他的……以后再说。”
………………
关中,咸阳远郊,骊山皇陵。
皇陵彷佛永远是一个样子,人头攒动,来来往往,旁人看着热闹,身处其中的人却只想逃离——不论是干活的民夫,还是监督的军士。
又麻烦,又没前途,又无聊的工作,真真是人厌狗嫌,谁都不待见。
时近冬日,骊山皇陵的徭役民夫也有些人心浮动。
骊山皇陵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都比北地强得多,但冬天依旧是很多人的一道坎——即使是对正常生活的百姓来说冬天都是有危险的,更不要说他们这些代罪服役的刑徒了。
没人想死,所以一到年关,就开始有人打歪主意。
不过皇陵毕竟是一个持续超过二十年,整整一代人的漫长工程,大部分人都在这里干了不止一年,他们很清楚逃走的可能性太低了。
所以真的有心计划筹谋逃走的人并不多。
不过今年恰好撞上了另一件事。
现在北地人手紧缺,虽然皇帝不吝惜民力,但帝国的总人口就那么多,再不吝惜也不能凭空变出人来。
朝廷自然要转换思路,想办法找补找补,然后就找到了皇陵工程头上。
修皇陵是大事,是皇帝的门面,所以不能停。
但皇陵工程毕竟已经接近尾声,人手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
这减掉的一部分人,也就可以安排去北地干活了。
具体怎么安排还没有章程,只是传出了些许风声,不过已经足够引得整个皇陵人心浮动了。
北地苦寒,论环境反而不如骊山这边,但是在前往北地的过程中,就是他们逃跑的绝佳机会。
骊山皇陵位于咸阳旁边,紧挨着蓝田大营,从这里跑路就是找死,但只要远离咸阳了,安全逃脱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盼着自己被发配去北地,越偏远越好!
哪怕路上没跑掉,到了边境偏远之地,再策划跑路的事也会轻松许多。
而在这些有心人中,自然也包括陈胜吴旷两位农家高手。
他们俩是最热衷这件事的人。
不仅是因为他们俩受够了给皇帝老儿修坟的日子——不是累,对陈胜来说,每天的工作量连热身都算不上,而是觉得很消磨人,日复一日的重复几乎完全一样的工作。
他们俩是没打过螺丝,打过的话就更能体会这种感觉有多折磨了。
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上头有人!
最近皇陵工程新来了一位管事的人,虽然不是总管工程的一把手,但在骊山这一亩三分地,也算排得上号,说得上话了。
而陈胜吴旷很‘巧合的搭上了这位新来的面容清秀俊朗的管事。
有他在上面疏通活动,只要抽调人手的事落实,他们俩就一定能被添到人手调动的名单上。
就是这事不知道何时才能落实下来——可以确定的是今年年内没希望了。
虽说北地人手紧缺是眼下就有的事,但哪怕现在就定下此事,等选定好抽调走的人,再等这些人晃晃悠悠的赶到地方,这个冬天差不多也就过去了,也就代表最需要人手的时间段过去了。
所以这事并不紧迫,只是为以后人手的进一步短缺提前做准备而已。
………………
帝国,南境,会稽郡,某处大湖之上。
一杆长枪穿破一个穿着散乱木甲,披头散发之人的脑袋,溅起一片鲜血洒在船板上。
宽阔的湖面上此时停着好几十艘舢板小船,每艘船上都站着人,也都躺着人。
除此以外,湖里也有不少人在沉浮起落,湖水波动之下,猩红的颜色在湖中逐渐扩散开。
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苍龙七宿(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