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样.刚刚我们解救出來的劳工之中.有不少都是关内被俘的军人.虽然身体虚弱一点.但基本的军事素质还在.吃饱了饭.打打阻击还是可以的.我们手头上现在有不少缴获的现成的武器、弹药.给他们发下去.临时编成几个连不就行了.”
“这些人在小鬼子这里沒有少遭罪.我想他们现在恐怕沒有不恨鬼子的.打起仗來.绝对不会含糊.更何况.司令员命令我们打兴山街这个到处是煤矿的地方.与鬼子正在修建的这个规模庞大的要塞.恐怕原因不都是为了命令上说的吧.
“至少有一半的原因是为了这些可以作为补充兵员的劳工.我们给他们发放武器.将他们编到部队中.只不过将司令员想做的事情提前了而已.这样一來.即可以让他们提前适应我们的部队.也可以在主力走后.增加部队的兵力.”
“刚刚那个人你们也看到了.是我的老连长.正儿八经的参加过长征的老兵.军事素质绝对一流.要不是在鬼子扫荡的时候.在负伤之后为了保护掩护自己的老百姓免遭屠杀.用自己换了老百姓的命.绝对不会被俘的.”
“他和被老王从兴山街.伪满警察署边上的战俘营解救出來的那一百多个身穿灰色军装的人.都是十八集团军与新四军被俘人员.这些人绝对都沒有什么问題.我的老连长我知道.他是绝对不会叛变的.否则他也不会被送到这里做苦工了.”
“我们可以让人立即甄别劳工之中战俘数量有多少.然后从中抽调一些精干的人员组成一些临时连队.从我们部队中抽调出一批副职任连长.配合留下來的一个营担任警戒.”
对于刘长顺的这个提议.王效明与马春生对望一眼之后.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欣喜.刘长顺的这个注意的确不错.即解决了主力走后.留守部队兵力不足的毛病.又可以不拖延主力的行动.
既然对刘长顺的这个提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几个人也就丝毫的沒有拖泥带水.在赶回兴山要塞之后.王效明立即组织政工人员对劳工进行甄别.只是劳工的数量太庞大了.单单从兴山要塞工地就解救了两万多.这还不算在兴山街周围煤矿中解救出來的万余人.
在短时间之内根本就无法将所有的劳工全部甄别完毕的情况之下.王效明急中生智.重点放在了在兴山要塞解救的劳工身上.因为他们的档案很齐全.尤其是被特殊看押的那些战俘出身的特殊工人.档案极为齐全.很容易.便可甄别清楚.
受制于缴获武器的数量.也不用甄别太多.在兴山要塞工地缴获了三百多支步机枪.加上王效明在兴山街缴获的百余支步枪.这些武器.有四百多人已经足够了.
就在甄别收尾.已经开始对甄别完事的战俘发放武器的时候.总部的第三封电报也到了.这次总部的电报措词极为强硬.几乎沒有任何的商量余地.从电报口吻上.刘长顺几个人一眼就看出.这封电报绝对是杨震亲笔拟定的.
放下手中的电报.倔强劲上來的马春生也毫不含糊.拿起笔來起草了第三封电报.与前两次相对简略的电报相比.马春生这次的电报很拖沓.不仅再一次陈述了自己这方面的理由.也将针对留守兵力不足的解决手段一并上报.
看完马春生起草的电报.王效明在电报上署完名.将电报交给刘长顺后苦笑道:“我说老马.你的这次语气可有些过.这封电报发出去.恐怕不是给司令员消气.弄不好.反倒來一个火上浇油.算上这次.咱们可是第三次抗命了.”
对于王效明的有些担心.刘长顺却是嗤之以鼻的道:“我说老王.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司令员要是沒有这点容人的雅量.就按照咱们部队之中这个复杂的成分.别说打胜仗了.自己就先打成一锅粥了.”
“你说说咱们部队.有前**战俘出身的.还不是一个派系的.分成什么川军、桂军、西北军.一大堆的乱七八糟的.甚至有些人在战俘营中还看对方不顺眼.”
“有抗联出身的.还不是一个军的.还有十八集团军的.还不是一个师的.你说按照咱们部队的复杂性.能将这么多前几年还你打我.我打你.杀的腥风血雨的人捏在一起.打造出咱们这样的一个战力强悍的怪胎來.你说司令员的胸襟能小吗.”
尽管有些担心这封电报发出去的后果.但对于刘长顺的话.王效明还是很赞同的.司令员的胸襟的确很宽阔.自己虽然是随同总指挥到老黑顶子秘营后才参加的这支部队.但对司令员也是相当佩服的.
除了能打仗之外.司令员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一个字“公”.他无论是提拔干部.还是对干部的使用上.从來不以出身远近作为衡量干部的标准.除了政工干部由于其特殊性之外.对待其余干部的提拔标准很简单.有能力你就上.沒有能力你也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不说别的.单单就这一点.部队上下就沒有不服气的.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司令员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沒有这样的气度.单单能打.也很难将这么乱七八糟的一帮人打造成一支相当有战斗力的部队.
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