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谈话与厚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纯文字|| 看着杨震听罢自己宣布的中央决定后.略微有些阴晴不定的脸色.并不擅长做政治工作的林总今天却道:“周保中同志不在兼任二路军总指挥、政委的原因.并不是中央单独做出的决定.而是应他再三向中央请求的.”
“他希望能将更年轻.更有朝气.更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尤其是军事干部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上來.而他自己在担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兼吉东省委书记后.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地方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协调三个省委关系上、以及地方政权的组建上.”
“他曾几次与我谈起目前东北.尤其是吉东地区的党组织.被日军破坏的很严重.几乎大部分的基层党组织都需要重建.单单就这一项的工作也经牵扯他绝大部分精力.无法全力投入到军事工作中去.所以他希望中央能够挑选一名德才兼备的干部接替他.而他也点名.希望你能接替他的职务.”
“而在得知中央已经决定撤销二路军建制后.原本决定由他兼任吉东军区政委的想法也被他婉拒了.他认为李延平同志已经完全有接替他的能力.不在担任吉东军区最高军政首长.可以让他专心从事地方工作.以及完善东北地区的组织建设.”
“中央的这个决定是在充分考虑到周保中同志的请求.以及二路军的具体形势考虑再三后做出的.希望你不要胡思乱想.至于三路军与北满省委的调整.也是中央充分的考虑到北满省委的实际情况作出的.”
“关于金策同志工作调整.是中央按照在延安刚刚成立的朝鲜独立同盟的希望利用东北接近朝鲜.朝鲜族人口众多的优势.为朝鲜培养一批有统筹全局.以及军事经验丰富的干部.以便为将來在打败日本后.为朝鲜独立建国做准备的要求而决定的.
“不仅抗联内部的朝鲜籍的同志工作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中央在稍后也会从各根据地抽调一批朝鲜同志返回东北工作.调金策同志到东北局工作.只是解决在延安的朝鲜同志要求的第一个步骤.”
“杨震同志.我希望你不要胡思乱想.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不是因为要清洗某一些人.或是对某些历史问題秋后算账.而是根据东北的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的.并沒有带有色眼光看待任何一个人.这一点我希望你能明白.中央不会在眼下东北这种危急的局势下做出自毁长城的愚蠢举动的.”
“对于中央的安排你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提出來.我会如实的向中央反映.但我希望你能够以大局为重.服从中央的工作分配.另外.你有什么需要的.中央会全力帮助你解决.”
对于林总的话.杨震沉思了一下道:“林总.二路军可以说是总指挥一手创建的.从不搞派系斗争的总指挥在原二路军系统的威望极高.现在部队中的政工干部几乎全部出自二路军系统.一旦总指挥不在军区兼任某项职务.恐怕会引起部分干部的危机感.”
“我自去年年底到二路军.至今也不过半年的时间.根基尚浅.威望也不足以服众.只是侥幸打了几个胜仗.但这并不足以取代总指挥在原二路军将士中的威望.最关键的是在关内一二九师的时候.我最高职务不过是一个连长.严重的缺乏统筹全局的经验.”
“而且抗联刚刚与中央取得联系.如果就发生如此大的变动恐怕会引起部队的不稳.我看这样.不如让总指挥至少暂时兼任军区第一政委.或是党委第一书记.哪怕是一个虚职也好.至少也让原二路军系统出身的干部有一个过渡和适应的过程.这是我对中央关于此次对东北干部调整的一点意见.”
“至于需要帮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现在部队现在发展很快.各方面都缺乏干部.尤其是合格的政工干部极度匮乏.因为从未接受过中央直接指挥.所以抗联的政工工作方式与我军关内主力部队相差比较大.所以很多工作开展起來.很不适应目前的情况.”
“而且抗联本身政工基础与关内老红军发展起來的部队想必.底子并不算很好.加之形势严峻.政工牺牲过大.抗联的政工干部自身也显得不足.这样就更造成了目前我军合格的政工干部严重匮乏的局面.”
“原二团政委在调任一分区政委已经近两个月.但到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担任二团政委.我希望中央能够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到吉东军区工作.”
“而且我们目前缺乏的不单单是政工干部.敌工、反特、通讯等几乎所有部门都严重缺乏合格的人才.部队发展过快.人才培养又因为形势所限而始终跟不上.所以在几乎所有的岗位.我们的人手都显得极为不足.”
“别的先不说.就说部队的通信能力.现在部队通讯使用的所有密码几乎都是郭参谋长一人编制.因为整个部队之中只有他懂得编制密码.按照我们的规定.每次作战之前.部队的密码都要全部更换一边.师团一级的联系密码.慢着每半个月.快则三五天便更换一边.”
“为了通讯安全.在面对有较强侦听能力的日军.我们只能频繁的更换密码.这样以來.却使得本身就因为司令部人手紧张.已经是身兼多职的参谋长还要抽出很大一部分的精力去编制密码.”
“不仅牵扯了郭参谋长极大的精力.而且将所有的密码编制放在一个人的手中.压力过大不说.也不是很安全.一旦郭参谋长牺牲.整个部队的通讯密码的更换甚至使用将全部陷于瘫痪.”
“尽管我们已经从招收的伪满国高学生中.针对我们的缺点.有意识的挑选、培养一批人才.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而且缺乏反特干部的我们本身对这些学生就缺乏甄别能力.即便少量已经培训出來的.很多要害部门也不敢安置.”
&nb
第二百三十五章 谈话与厚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