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我为战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战序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随着松花江汛期的逐渐过去.隔江对峙的双方大战之前的小动作日益频繁起來.面对日军集中的两个师团以及大量的伪满军的情况杨震将三个补充团全部打散补充到三个主力团与分区部队中.

    每个军分区基干团除了原有部队之外.又整建制的调入一个补充营.兵力总数达到了一千八百人.同时各县也组建了县大队等地方武装.

    而三个主力团随着总人数达到两万的三个补充团的调入.兵力也急剧扩充到了万余人.由于现有编制已经无法满足部队现状.在几次商议后.杨震决定将三个主力团扩编成三个主力旅.每个步兵旅辖两个步兵团、一个只有骨干与干部的架子团.山炮营与一百二十毫米重迫击炮营各一个.

    各团原有建制则不变.只是增加了一个六挺制的高射机枪连和一个狙击手排.而军区则利用这段时间生产出來的一百零七毫米多管火箭炮组建了一个三十六门制火箭炮兵团.与原有炮兵团的野炮营.加上库存的野炮组成军区直辖炮兵.

    尽管杨震想给每一个旅都组建一个多管火箭炮营.但受制于火箭弹的生产能力.也只能优先组建军区直属炮兵团.为了在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之下.保障军区直属火箭炮团的弹药供应能力.在八月末.杨震从贷款中拿出很大一部分.专门从江北紧急订购了三千发火箭弹.

    在自身即便加班加点生产.也只能维持一个团三十六门多管火箭炮弹药供应的的情况之下.各旅的直属火箭炮营.也只能等以后生产能力上去了再说.

    三个旅的旅长、政委由原有各团团长、政委直接升任.在装备与兵员全部补足后.杨震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部队磨合完毕.限于局面的紧张.杨震只给了几个旅长、政委一周的时间磨合部队.

    同时为了保障兵力数量.尤其是补充兵员.杨震在依兰的移民中以及萝北、鹤立、汤原、绥滨等在自己控制区内采取了普遍义务兵制.五丁抽二、三丁抽一的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扩编了六个每个兵力达到二千的独立团.

    当然在老百姓普遍拒绝当兵的情况之下.杨震不可能按照**的惯例.尤其是杂牌军在前线补充兵力的办法.调兵围住一个村庄.机枪一架.所有适龄的人军装一换.就全部拉走的那一套强行去抓丁.但在兵员征召困难的老祖宗的办法还是不能不用的.

    除了所有政工人员全部被派出去征兵.宣传保家卫国.离土不离乡的概念之外.杨震还出了一个极损的招.找一间屋子.烧上一铺大炕.所有的年轻人都被召集到炕上开会.受不了的一站起來.马上红花带上宣布光荣一个.

    八月份正是暑伏期间.就是光膀子都嫌热的季节.长时间在烧的通红的炕上.谁受得了.沒有半个小时.开会的全部统统自愿了.只是这个办法用过一次后.再召集开会.却是无论地区干部怎么劝说.死活沒有人愿意去了.

    直到后來各项优抚政策落实到了实处.当兵走的人家优抚粮按月发放不说.数量与质量也绝对都是一流.每个月每家还发给三斤肉、一斤糖.分地的时候.军属优先挑选好地.配给的牲口都是最好的.

    而你家的地全部都地方干部组织互助会帮助种.甚至家里面有直系亲属生了孩子.还优先配给十斤鸡蛋等一系列优抚都让大家亲眼看到了.才慢慢的改变了征兵困难的局面.

    而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的是杨震不断的胜仗.让老百姓真的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战胜日军的希望.打了胜仗.参了军的人不用担心家里面在被日军报复.不用担心因为支援了抗战被日军成沟的屠杀.老百姓参军的热情才真正的高涨起來.

    等到战役后期.杨震趁胜发起佳木斯会战的时候.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在不足十万人口的汤原县内就动员了近一万人编成了十个民兵团.后來在横扫三江地区的时候.至少有六千人被直接编进了部队.

    对于杨震和他的部队來说.打胜仗是一切的基础.沒有了胜仗.一切都是空的.在不断的胜仗之下.受鼓舞的不仅仅是部队的士气.更还有曾经心若死灰的民心.而后方的减租减息工作也伴随着这场后世被称为秋季会战的胜利而顺利的开展.

    当然这都是后來的话.至少现在杨震还在为补充兵员头疼.除了各种征兵方法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之外.杨震甚至将萝北、绥滨、鹤立几个较大的县城中所有的要饭花子.大大小小寺庙之中的和尚只要适龄.就全部统统的拉出來补充部队.

    不管怎么说.在什么手段都用上的情况之下.好赖在战役全面展开之前.又组建了十个作为后备兵员的独立团.只是知道除了抓兵之外.并无其他办法的情况的总指挥在得知他那几手征兵办法后.除了骂他两句缺德之外.又能如何.

    中国人的老传统.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尤其在现在国破山河在的情况之下.愿意当兵的人就更少了.谁愿意冒着被日军报复的危险.去在眼下日军还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参军.

    知道杨震也是迫不得已.被形势所逼的总指挥.也只能带着已经组建完毕的东北局班子.两部大功率电台先行北上.抵达杨震为东北局选定的地址萝北县的凤翔镇.为杨震擦屁股.实际上在形势日益紧张.杨震原定于八月末举行的婚礼已经无法举行了.

    除了杨震每天上一线阵地观察敌情.分析更方面情报.组建补充部队忙的根本就无法分身外.身为后勤部副部长的张婷.也忙着调集粮食、被服.以及大批的医疗器材随军行动.为瞎子都已经嗅出气氛的大战做准备.也忙的不可开交.

    近在咫尺的准新郎与准新娘都忙的整天见不到一次面.这个婚礼还怎么办.而负责整个东北地方党组织与政权建设的东北局.刚刚组建完毕.需要办理的事情也是一大堆.

    在组织部长与负责地方政权建设的东北地方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原四军军长李延禄迟迟未到的情况之下.只能先将其工作兼任起來的总指挥也是忙的脚打后脑勺.根据地内的政权建设已经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局面了.

    无奈之下.无法在逼着杨震结婚的总指挥只能在杨震用一场大战的胜利來作为自己结婚礼物的劝说之下.带着东北局机关先行北上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战序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