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女遇到重生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身份暴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帝崩于元符三年,亦正是庚辰年戊寅月己卯日崩的。”

    施重山奇道:“泰祖皇帝甫一登基便下诏为帝者确定年号便不得更改,怎会有如此多的年号?朝臣们怎么同意了?”

    施禹水这下真是大吃一惊了:“孙儿经历,泰祖皇帝不曾颁有此诏。泰祖皇帝在位便有三个年号的!”

    祖孙二人不由面面相觑。

    半晌,施禹水道:“阿翁,孙儿且先将开国以来众位皇帝以及年号一一说来,有不同之处阿翁便分计下来?”施重山沉思片刻便同意了。

    施禹水出门道自己晚间陪侍阿翁便可,叫在外守候的王大跟兄弟一处安置,王大应了是退出后院。施禹水又去前院书房取了几部历书等,又备了烛火——如今他已知那半个巴掌大的小盒子叫火柴了,祖孙二人遂重整书桌,点亮烛火,磨墨铺纸,施重山打起精神执笔在手,饱蘸浓墨,静待孙儿述说。

    施禹水按着自己记忆,慢慢列明了泰祖、太宗……等一干皇帝生母何氏、登基年号、在位时间、某年改元、任中重大举措,等等情况不一而足。施重山除过孙儿说到泰祖皇帝时有落笔,其后竟搁了笔细听起来。

    整整半个时辰,施禹水说完了自己所知,看向祖父所写。施重山指着纸上所记道:“据你所言,只怕不同之处正是泰祖所致。”因慢慢道:“泰祖多项举措你不曾提及。

    其一,下诏不得更改年号;

    其二,改进纸张制造、书籍印刷、书籍装订之术;

    其三,颁令天下改竖行为横行;

    其四,下令文人标注古籍,天下推行标点符号;

    其五,令有司建造大型船舰出海寻找大宋尚未发现的食物种籽,今之占城稻、番薯、土豆、玉米、辣椒便是寻回之种连年耕种所得;

    其六,太医院专设妇科,并请女子为医官;

    其七,以水和泥成水泥,用于建筑房屋、改建马路、修筑水利;

    其八,点石成薪,发掘黑石名之煤以为燃料;

    其九,烧砂成璃,造了玻璃镜取代铜镜;

    其十,点沙成珠,于近海的水域开设养珠场;

    ……泰祖皇帝雄才大略,胸怀天下。惜乎!”

    施禹水感觉到自己嘴唇几乎在哆嗦:“阿翁,泰祖皇帝所行诸项举措,有一项是先祖所为……”

    老人大吃一惊,瞪着孙儿,却见孙儿亦是面色苍白,虽是天气尚寒,面上却有汗滴沁出,遂放缓了语气,压低了声音:“哪项?”施禹水定定神,回道:“粮食,先祖寻了南地商人,得到番薯、玉米、土豆三项献给朝廷。”

    祖孙二人再次面面相觑。

    一种猜测在施禹水脑中浮现:“阿翁,泰祖皇帝,还有先祖……莫不是与孙儿一般……有甚奇遇?”

    施重山困惑的点点头,俄尔又摇摇头,叫孙儿近前来,凑在孙儿耳边道:“泰祖皇帝怎不先行处置了太宗皇帝?”施禹水一惊,思索片刻不由点头,是了,泰祖皇帝若真是预知后事,太宗皇帝必然不会有登基为帝的机会了,这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然而,这些究竟都是怎么回事?祖孙再次合计,又分析自家先祖。

    原来施家先祖乃是本朝尚未立国时生于农家,到三岁时本朝泰祖皇帝登基为帝。幼时不曾有什出奇之处。长到十三岁上家里便给订了邻村的一个姑娘为亲,只不曾告知先祖。恰在这时先祖誓要科举入仕。家贫无力供他读书,又不舍他独自出门,只得告诉他婚事,道成了亲便随他。哪知先祖一知定亲之事,死活要退亲,因强不过他到底退了亲。先祖自己收拾了包袱只身应考,没成想十八岁那年竟然中举,当时主考官看中了他,便将女儿下嫁。二十一岁时——已是太宗朝了——又得了同进士出身,有岳家打点,谋了县令职位。做了两任县令之后升了州府通判,便回乡祭祖,买了祭田,建了宗祠。

    这时节先祖年已二十七岁,成亲亦有九年,却无半点子息。恰在此时又听闻原本定亲的那位姑娘,因被退了亲坏了名声,好几年没人提亲;幸得有人提亲偏巧他中了举,提亲的人便不敢再提了,如今那姑娘也二十有五了,竟只能闺中独处。先祖心生怜惜,便与妻子商议纳了姑娘做妾。

    谁成想妾进门之后连连生子,五年抱三,人人都道先祖当年退亲错了,生生把嫡子变做庶子。先祖妻子十几年未曾生育,底气先便不足,偏娘家忽然没了当家,下一辈的年幼,亦暂时无人支撑。妾有了三子底气十足,又怀恨做妻的抢了自己正妻之位,便暗下打算害了正妻性命——自己便能扶正,日久谁还记得自己是扶正了的?——因偷偷买了药,下在妻的汤里。

第7章 身份暴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