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道教之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咱们既是书生,自然是儒家了。”
众人都大笑起来,赵焕赵伯玮便不再提僧道之争。几个人拿前几年的题目各自做了一篇文章,互相传阅比较讨论起来。
晚上施禹水说起白天的事,淑娘也告诉他自己跟秋蓉一块时,也听秋蓉说了不少关于林灵素的话,不过跟赵焕讲的差了很多。施禹水问道:“你们两个女子凑在一处,怎么会说起道士来?”
“哦,秋蓉说一大早小四来说什么听林灵素讲道经的事,我就问她讲什么道经,她跟我说是通真先生林灵素在上清宝箓宫讲道。说她以前就跟着赵焕去听过,那位真人通身的气派一看就是世外高人,说话不疾不徐,每次讲得她都能听懂呢。”
施禹水若有所思地说:“赵焕叔侄嘴里对这位‘高人可没什么好感。”
淑娘仰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儿才说:“会不会是赵家叔侄平日里知道的道家经书就比较多,所以听起来就觉得不怎么样;而像秋蓉没怎么听说过,一听之下就敬为天人了?”
施禹水点头敷衍:“可能吧。管他道教佛教,跟咱们又没什么关系。”
淑娘一边出声赞同,一边又问:“郎君有没有听说过什么滚油中捞铜钱、佛像自动出土之类的故事?”
施禹水揽着淑娘躺下,嘴里道:“不过是些把戏,糊弄糊弄无知百姓罢了。”一边把手伸在淑娘身上。
此后一直到除夕期间,官家又连续下诏筑山以形似余杭凤皇山、给《道德经》改名《太上混元上德皇帝道德真经》等,把个道教的地位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淑娘开玩笑地说:“现在呀,郎君你考科举,说不定还不如一个道士在官家跟前得脸呢。”
施禹水难掩心中郁闷:“这个官家一直都是这样……”他对淑娘大倒苦水:“你不知道,官家下令筑一座山,这得要多少花岗石?蔡太师不定又要从中得到多少好处去了;还有正月间新上任的殿帅府都太尉高俅,据说他升迁的功劳都是别的将士的;前几天新到枢密院领事的居然是个内侍……”
淑娘听着“蔡京”“高俅”这些熟悉的名字,又一次恍惚起来:这个世界真的不是水浒传的世界吗?她很快便回过神来,听到丈夫仍然在继续吐槽:“那个蔡太师很会拿捏官家,自己被人弹劾之后就带着全家老小去宫里哭,求官家处置自己,官家一见这样哪里还能处置他?自然是弹劾他的人反遭贬砥了。”
淑娘便安慰道:“郎君何必如此在意?他如此对待官家,下一任官家怎么会容得下他?我听秋蓉偶尔露出的消息,似乎太子对蔡京很不满。”
施禹水讲脑袋埋在淑娘前胸,闷声道:“娘子说的是,我知道太子登基之后贬黜了蔡太师,蔡太师回乡路上饿死的下场很令人解气,只是如今看他气焰如此嚣张心里却不能释怀。”
淑娘转而问道:“那那个什么三帅之一呢?叫高俅的?”
施禹水仰面躺下:“高俅只是不学无术,所有功劳都是其他将士分润给他的,本人并没有太大危害。官家还是端王时就跟着殿下了,官家做了皇帝要提拔身边随从,谁也不能说个‘不字。何况官家还特意令高俅真的到边关走了一遭呢?”
淑娘听得大跌眼镜:“我怎么听说高俅是蹴鞠好,所以官家抬举他?”
施禹水道:“你也没听错啊,高俅先前就是在端王府上陪端王蹴鞠的啊。是苏大学士荐他去的,后来苏学士被贬官时,高俅还着人接济过苏学士呢。”
淑娘半坐起来连声追问:“哪个苏学士?”
施禹水又把淑娘按倒:“东坡先生。”
淑娘把苏轼跟高俅连在一起去想,自己都摇起头来:“这两个人我还以为八竿子打不着呢……”
施禹水一边跟淑娘纠缠一边说:“娘子说别人那么多做什么。”……
几天之后便是除夕。先前冬至腊八时施禹水都带着淑娘到史家去送了节礼,今次还不等备好礼,就被史家派人接到店里去了。史玓带着李氏、史玎夫妻、史珰夫妻一并跟施禹水淑娘两口见面:“知道你要参加科举,平日里跟举子们一起住着更方便,只是如今要过年了,你们两个出门在外的,年纪又轻,还是到家里来一起守岁吧。年后连着半个月都有灯会呢,十五日更盛。”
第96章 道教之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