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三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施禹水叹了一口气说:“如今孙家父子去投奔他, 可以想见他以后的日子不好过,算是他的报应吧。”一个是自己的亲外甥,一个是从小跟自己一处长大的, 刘产婆的大哥肯定是避不开这两个人了,后半辈子都要处理这两个麻烦, 确实算是报应了。
淑娘不好意思说, 刘产婆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估计会觉得扬眉吐气吧。
夫妻两个洗漱了睡下。
第二天施禹水去衙门时碰到智苦专门在等他:“大人,昨天晚上又有一辆太平车往梅家送煤,小的虽然又没有检查出来什么东西,不过还是觉得不对劲。”
施禹水皱起眉头:“确实有点怪。这样,你再仔细看几天,如果天天都如此再来回我,我亲自查。”
智苦点点头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昨天小的临出去前徐大人特意把小的叫去,说晚上巡逻的士兵们辛苦, 要小的给他们轮班, 巡逻一次就隔一天再巡逻。徐大人还说要跟小的白天晚上交换巡逻呢,小的看徐大人眼圈有点青,就叫他还是晚上休息,小的一个人应付的来。”
施禹水点点头:“徐大人也是心疼下属才想着轮班休息的。你手下的士兵分了几班?”心道要不是自己去提醒徐县尉安抚手下,哪里能这么巧。
智苦理所当然地说:“两班呀,昨天晚上一班人上半夜休息,另一班人巡逻;下半夜交换。”
施禹水苦笑着摇摇头:“我想徐大人的意思可能是叫你按着今天晚上巡逻、明天晚上休息这样来分班的。你这样分虽然也不错,却要在半夜里折腾。而且这些士兵们只歇半个晚上估计也不能睡安稳。”
智苦想了想:“怪道昨天晚上后半夜巡逻的时候士兵都哈欠连天的, 小的今天晚上就照大人说的办。”
施禹水笑着叫他快回去休息。
他来到县衙之后就叫来了熊金壮跟羊德贵:“你们俩说说,差班那边的衙役实际上有几个人?”
熊金壮立刻就口齿伶俐地回答了:“大人,咱们皂班的守着衙门呢,人齐全。快班、差班没事的时候都不怎么来。再加上有徐大人带着士兵巡逻,治安捕盗都给他揽了去,快班的人属下有整年没见过到衙门里来的。至于差班,至少收税的时候来的还挺齐的。”
羊德贵补充道:“皂班十二人,另外有一个班头;快班十八人,其中有一个班头。差班十六人,其中一个是班头。”
施禹水点点头问道:“皂班的班头是谁?本县怎么没有留意过?”
两个人趁机告了一状:“大人才来了一个月,没见过皂班的班头太正常了。班头是梅家的亲戚,前前任王县令在的时候召来的,一来就排了轮班开门、打扫、站班这些,然后就半年来一次看看就走了。”
施禹水惊讶道:“就算排过班次,这些衙役难道就没有不干的或者新来的?”
熊金壮笑了:“大人没去过皂班的房间,屋里整面墙贴着排班呢。要是有人是新来的,就把写了自己名字的纸贴在走了的那个衙役名字上,照旧轮班就完事了。”
施禹水听得也笑了:“这个甩手掌柜做的还挺放心。”他沉吟了一下:“你们两个,暂时不用管皂班不皂班了,去把差班的人都寻来,就说本县有事要分派他们下乡去。”顿了一下没等回答突然又问道:“你们觉得是在皂班好还是在快班、差班好?”
若是从前,自然是快班最好,差班次之,最差就是皂班了。不过现在嘛,当着县令的面两人当然不会说自己后台不够抢不到那两个班去:“自然是皂班最好了,天天都能见到大人。”
施禹水笑了:“你们这顶高帽子,本县就收下了。既然你们两个觉得皂班好,回头本县调整三班衙役时,你们俩就分别做皂班的正副班头吧。”
他已经想到要把快班的衙役打散分进皂班跟差班,然后追捕犯人的事就全盘交给徐县尉了。至于快班那个梅家的亲戚,既然自己到了这么久他都不来拜见,索性以后都不要见了。
两人对视一眼,羊德贵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大熊好似更能在县令大人面前说得上话,既然有正副,恐怕自己就会是那个“副”了。很快他又高兴起来,就算只是副班头,也比现在一个小小的衙役强多了。
熊金壮则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不知道大人要给差班的人派什么差事?小的去通知他们的时候也可以顺便告诉他们。”
施禹水想了想,觉得没什么不能说的:“前面公示牌贴的公文你们都见过了吧?”
两人点头,施禹水继续道:“昨天有几个百姓来问县学的事,本县才想到一般人不会没事就往县衙门前跑,所以这些公文恐怕要很长时间才能传遍全县,那就耽误了本县的一片心血。因此本县打算把差班的人都召来,当成一趟公差,派他们分别到各个村寨去宣传一下。若是有人想要读书,就带过来报名。若是有郎中或者接生婆,也带过来登记。”
熊金壮想了想:“大人,这是强制的吗?那些差班的大老爷们下乡多是催缴赋税,小的觉得他们都是收惯了油水的,会不会……”
施禹水果真皱起了眉头:“不管是郎中还是药铺或者是接生婆,都必须在县衙登记,这一点是强制的。但是本县也不是要强迫他们做什么,若差班的人真是像你说的那样,反而会坏事,本县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样吧,你们先回去,等本县盘算好了再叫你们来。”
等两人走后,施禹水才叹了口气,一帮子大爷!想办点事儿还真难。
智清带着张冲过来找他:“大人,张兄弟说大人的亲兵太少了,叫小的来问问要不要再招几个来?”
施禹水摆摆手:“暂时不必了。”现在召来的谁知道是不是又跟梅家沾亲带故?
智清正要告辞,张冲却说道:“小的见大人似乎有些事,是不是需要小的们来办?”
施禹水本想推辞的,话要出口却临时改了主意:“本县想要派人下乡宣传县学、医学、龙舟赛、花魁评选这些事,却担心差班的衙役不堪用。”
张冲就是本地人,如何不知道县令说的是衙役下乡催税时候要收油水的事情。他很快就献了一计:“大人既然只是想要宣传,何不寻街上的闲汉们去?这班人闲着无非是赌钱吃酒,倒要人看管。就算闲汉犯懒,叫那般乞讨的小子去做也可以啊,只要给吃几餐饱饭,包管他们跑得飞快。”
施禹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只是闲汉就算了:“那好,你们两个现在就去街上把年轻利落些的乞丐都带到县衙来,告诉他们,办好了差事,本县给他们供应十天的饱饭。”
智清拦住了:“大人,不如叫年老无力的去办吧,年轻腿脚利索的便是帮工也能混口饭吃。”
施禹水看了一眼智清,智清出身寺庙,自然觉得应该怜老惜贫,自己不该责怪他这份善心。只是这件事确实需要年轻些的去做,毕竟是需要跑腿的差事。他想了想终于说道:“还是找那年轻利落的做这趟差吧。至于年老无力的乞丐们,智清你顺便记一下有多少个人。回头若是他们讨不到饭吃,本县叫食堂放几次粥。”
智清虽然不能完全满意,到底也没再说什么,跟张冲一起出去了。施禹水这才继续看起卷宗来。
没多会儿方老郎中来拜,先登记了方家医馆的方位,又记了方氏父子的名姓。随后方老郎中才问道:“大人,不知这医学堂开设在哪里?几日授课一次?”
施禹水想了想:“若说县衙里单独建造一处医学堂有点托大。不过县学里房屋有多,可以在那里划出来一所房舍专做医学堂来用。至于授课,没有定准的几日一次。毕竟乡下的郎中们可能要看顾十里八乡的病人,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隔几天跑来一次听课。本县的打算是分拨授课,半年一次,一次连续几天。”
方老郎中盘算了一下答应了下来。
施禹水随即又对他说道:“本县不通医道,县里所有的郎中、药铺、接生婆以后还要方老丈来看管一下。估计不会有太多问题,主要就是接生婆这边的事。”
方老郎中不禁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施禹水笑着说:“方老丈有些年纪了,想必见过的也不少。见到生出的是女孩就直接溺死的人家恐怕不少吧?”
方老郎中顿时一边叹气一边点头:“可不是吗。老夫早些年还不怎么觉得如何,眼不见为净罢了。三年前儿媳难产,带着肚子里的孙儿一起去了,老夫就感叹,都怪自己早年没有救下那些婴儿的命,这才落到这把年纪没有孙儿承欢膝下的。那之后再遇到人家想要溺死女婴的,老夫都叫他们把婴儿送到育婴堂门口去了。算起来有三年了,也不过救下了三个。”
施禹水恍然大悟:“原来育婴堂这几年捡到的三个女婴就是方老丈出言才得
第163章 第三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