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女遇到重生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拐子夫妇的背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拜见。”施禹水想了想,见见无妨,便叫他进来。

    苗书生进来之后先对施禹水行了礼,又问几时开始读书。说完正事之后才笑着对净明说:“学生方才在门外仿佛听到大师在说寻找客栈栖身之事?学生家中便开了一家客栈,大师不嫌弃的话就到学生家中住宿如何?”

    净明对他摇头,却问施禹水:“大人,这位施主亦是县学学子吗?”

    施禹水点点头:“不错。”

    净明将苗书生上下打量一番,说道:“苗施主,这位麻鹰施主亦打算在县学开蒙,贫僧会对他说明你家客栈之事。”接着便用方言对麻家三人呢说了。

    不一会儿,麻鹰学着苗书生刚才行礼的样子笨拙地拱拱手:“苗,苗兄,小弟麻鹰,多照顾。”

    苗书生笑了一下,回了一礼:“麻兄,小弟苗大郎,日后多多指教。”

    施禹水在一边说道:“苗生,本县这里现在还有案件要办,你先回去,十六日准时来县学,本县会先给你们出一个试题看看你们答得如何。”又对净明说道:“净明师父,请麻郎中夫妇先去登记,然后跟这位苗施主去客栈吧。本县正好有事到蓬莱寺去,可以与师父同行。”

    净明传了话,苗书生立等着麻鹰的爹娘分别登记了郎中、产婆,带着三人回自家客栈去了。

    施禹水吩咐王二先回家,又对智清说:“再辛苦你一趟,跟我一起把慧净、慧定带回蓬莱寺吧。”他教衙役把两个和尚从大牢里提出来。

    净明听到慧净、慧定的名字已经有点惊奇,待见到带过来的果然是两个和尚,忍不住质问起来:“大人,不知两位师父身犯何罪?怎能轻易将佛门子弟打入大牢?”

    施禹水迟疑了一下,指着慧净说道:“你来说说怎么回事吧。”

    慧净不敢隐瞒,将自己跟师弟的过错说了,完了忏悔:“小僧知错了……”

    净明宣了一声佛号:“出家人怎可怀名利之心……”摇头叹息一声,默念起“阿弥陀佛”来。

    施禹水叫智清领着两个衙役带着慧净、慧定,又请净明一起来到蓬莱寺,先向方丈说明了净明需要借宿的事。方丈表示欢迎圣寿寺的高僧歇脚,又忧心忡忡地等着县令发落慧净、慧定二僧。

    施禹水并未卖关子,很快宣布自己对这两个和尚的处罚决定:“本县见到乱葬岗那里白骨累累,你二人又是因着对死人不敬获罪,本县便罚你们挖坑将乱葬岗那里的白骨分别掩埋。你们服是不服?”

    两个和尚都跪地磕头:“小僧愿认罚。”

    方丈也微不可察地松了一口气:“老衲多谢县令大人,本寺对慧净、慧定教导不利才引致此难,老衲定会劝诫全寺上下积此阴德。”

    那边净明主动提到:“大人,莫怪贫僧插言。即便将白骨掩埋,亦只是免了暴尸荒野,能否荣登西方极乐尚未可知。大人,方丈大师,何不将白骨化了,做一场法事?”

    施禹水看向方丈:“不知方丈意下如何?虽然此举少了对慧净、慧定二僧的惩戒之意,但令死者能够往生亦是功德一件。”

    方丈闭目合十:“本寺教导不利,原分担慧净、慧定的罪孽。老衲可将此事悬为定例,本县百姓有家贫不能安葬者,可将亲人遗体交到寺里来火化。”

    施禹水大喜:“方丈既有此意,本县岂有为难之理?”

    解决了这件事,他很快就回衙了,那里还有一封真阳县发来的公文等着处理呢。

    公文的内容令施禹水吃惊:拐子夫妇交代了,孩子的确不是亲生。他坐下来慢慢看公文内容。

    拐子夫妇成亲之后多年没有孩子,拐子就想要纳妾。而拐子婆娘却说自己早就偷偷看过郎中,郎中没说自己不能生,那说不定就是男人不能生。万一纳妾也生不出孩子,不就叫外人知道了?还是偷偷先看看郎中再说。结果很明确,郎中说就是拐子不能生。

    拐子纳妾生子的指望没了,这时婆娘说道自己曾经听说过韶州那边有个村子小孩多,村子穷养不起,不如去那边要一个孩子回来养,从小养大就跟亲生的一样了。两个人商议定了就从村里出来往韶州那边去了。

    到了韶州境内,两人却不知村子在那里,于是便向路上一对夫妇打听,结果那对夫妇也是要到哪个村子去的。两对夫妇都知道了对方跟自己是一样的打算,索性结伴上路。向别人打听之后知道村子在一座山里,就一路往那里去了。

    来到山脚下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一男一女抱着一个孩子从山上下来。两队夫妇都拦住他们询问。这两个人也不隐瞒,直说自己不是夫妻,男的是做生意的,女的是雇来假扮妻子的。当被问到做什么生意时,男的得意地说自己专一拣那好看的小孩子带回家去养,等养大了带到大城里转卖,赶巧了一个能卖上万贯。就是不赶巧,也能卖上几千贯。

    拐子夫妇就问他们抱着的孩子是不是刚买来的?男的先说是,后来又摇头说涨价了,一个男孩子也能要几十贯钱了。拐子夫妇便吃惊地问他为什么买男孩子,不是女子才好卖吗?男的却说男孩子养到十来岁上跟女孩子差别不大,万一碰到有那想要买娈童的价钱还能更高呢。

    当日天晚了,索性就借着山脚下一间不知什么人搭起来的窝棚歇息。拐子夫妇跟他们一路前来的那对夫妇商量,说到价钱纷纷摇头,自家出不起这些钱。拐子就想打退堂鼓,而他婆娘却突然问对方是女的有问题还是男的有问题。

    对方答曰女的吃错了药伤了身才不能生的,男的倒是没毛病。拐子婆娘索性提议将碰到的这个买孩子的男的杀死,女的又不是他婆娘,不会给他报仇。然后剩下的就只是一个弱女子跟一个孩子了,孩子自己夫妻带走,女的就归对方,既然男的没问题,说不定还能有个亲骨肉养老。另一对夫妇中那个男的立刻就动了心。

    两队夫妇商议好了之后,趁着晚上熟睡,将做“生意”的男人杀死,瓜分了女人跟孩子,互相指天起誓以后永不相见,便分道扬镳了。拐子夫妇带着孩子在外面住了一两年。这一两年里拐子婆娘不断给拐子说做生意的事。两人决定先对外说是女儿,等养大了看看容貌,若是长的好就带出去卖掉得一大笔钱养老。若是长得不好就当作儿子,到时候再说当初故意说是女儿是怕儿子养不大。

    拐子夫妇一两年后回了村子,逢人就说出去求医求来了一个女儿。而这个孩子长大之后果然出落得貌美如花,拐子夫妇心喜,咬牙请了一个没了姿色的女伎教他吹拉弹唱,以便将来长长身价。养到十几岁时,眼看着孩子就要变声了,两人便北上了。没成想真的在杭州卖到了两千贯钱,两人怕夜长梦多,连夜叫了一辆马车出城南下了,客栈里的那点破行李索性丢了不要。

    拐子夫妇一路南下,白天赶路,晚上住宿,到一个县城就打发上一个县城的马车回去。连续赶了三个县城之后才松了口气,换乘牛车慢慢回乡。没想到才回到县里寻了一处客栈住下,立刻就被公人抓起来了。

    两人本来并不承认的,黄县令对拐子婆娘上了一次刑,婆娘痛快招了,拐子无奈只得也招认了。拐子婆娘觉得自己两口栽了,不能叫另一对跑了,就又交代了另一对夫妇是浛洸县什么石灰铺村的。

    施禹水合上公文叹了口气。看来老根两口子就是拐子夫妇口中所称的另一对夫妇了。他先把石灰铺村的里正叫来,让他看了文书中跟老根夫妇有关的部分。

    里正脸上变了几次色:“大人,老朽,老朽,老根两口子那时候出村,老朽开的路引就是去韶州的。”他不知道说什么,本来只是求子,没想到却是害命,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一次帮凶。

    施禹水劝他:“老丈不必自责,乡里乡亲怎么能想到会有这种事?老根两口子的罪行本县会据实上报,是杀是赦要等官家旨意。本县觉得他们活命的机会不大了,让老丈看这些,是想叫老丈日后对根娃多照顾些。”

    里正重重地点点头:“根娃子可怜,老朽会照顾他的。”他迟疑了一下问道:“大人,根娃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若是他问起来,老朽要不要告诉他实情?”

    施禹水点点头:“说了吧。若是判决下来,要在县里公开处决,一味的瞒着不是办法。”

    里正感觉自己的头发都要掉光了,这个事着实难办啊,他叹了口气,心事重重地去寻根娃说话了。

    施禹水吩咐提审老根,直接了当地问他:“十五年前,你们两口子到韶州某村,杀死了一个做生意的男的,跟真阳县的一对夫妇分别带走了女人和孩子,根娃就是被你带走的那个女人生的,是也不是?!”

    老根的脸一下子懵了:“大人怎么查到的?”他忽然发觉自己似乎已经承认孩子不是婆娘生的,顿时愣住了。

    施禹水闭上眼:“来人,关进死牢!”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写拐卖的事情的,作者君在查资料的时候,几乎不能控制住愤怒之情;

    不想把这种负能量的东西写出来,无奈地只写了一点……

第168章 拐子夫妇的背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