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思考中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看阳明的代表方白虎汤和承气汤就充分体现了上述这个作用。三承气汤性皆属凉,又皆通降,用之得当,顿复阳明本性,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那么,白虎汤呢未学过中医的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觉得稀奇,可一旦弄清楚了,就觉得“白虎”这个名字妙不可言。白虎其实就是西方,就是申酉戌,就是秋三月。阳明病为什么要用西方白虎,为什么要用申酉戌,为什么要用秋三月大家知道,阳明病的主要因素是火热,是火热导致这个不通,是火热导致这个不降。现在白虎来了,秋三月来了,气转凉爽,不复温热,阳明的性用便会自然恢复。所以,白虎不仅代表西方,也代表秋三月,这便与欲解时申酉戌打成了一片。中医治病开方为什么不是开时间呢确实就是开时间。白虎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它的药味,白虎汤用药共四味“四”是什么呢河图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为金数,为西方之数,此与方名相合,与申酉戌相合;其次君药石膏色白味辛,白为西方色,辛为西方味,此又与方名相合,申酉戌相合;再次看诸药之用量,君药石膏用一斤,臣药知母用六两,“一”、“六”是什么数呢河图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知“一”“六”乃为坎水之数,乃为北方之数,白虎本为清泻火热之剂,火热何以清之,以寒水清之,以北方清之。西方而用北方之数,这不但是以子救母,亦为金水相生。只这一招,白虎的威力便陡增数倍。佐使药粳米用,亦为此意,且粳米之用为生津,故亦宜用水数。剩下是甘草用二两,“二”是什么呢“二”是南方火数,在泻火之剂中为什么要用一个火数呢以石膏、知母皆大寒之品,虽有清泻火热之功,却不乏伤伐中阳之弊,以甘草二两用之,则平和之中又具顾护中阳之妙。是方走西北而不碍中土者也。白虎汤也好,三承气也好,它们的功用总起来无非就是实现这个申酉戌的效用,阳明病为什么要欲解于申酉戌呢道理是很清楚的,但是要把它落到实处,要对中医治病开方就是开时间有真实的受用,却需要一番功夫。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看开来,看广来,把它与整个中医连成一片,这个时候你就会有受用。回过头来看阳明,阳明着重的是温热,不少人便认为后世的温病其实就是从阳明发展而来的,有没有道理呢我看有一定的道理。从横向来看,阳明往前便是温病的卫分,往后便是营血;从纵向来看,往上便是上焦,往下便是下焦。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这个枢纽,便在阳明篇中。张仲景是不是只谈寒,叶、薛、王、吴是不是只谈温显然不是这么回事。不过“术业有专攻”,这又是肯定的。这就使我们又联想到前面的中庸话题。中庸是讲王道,而非臣将之道。换句话说,中庸是对领导者而言,而非对一般人而言的,搞学问,或者做专家,能不能用中庸呢如果用,那就是真正的“中庸不可能也”。如果做学问、做专家你也中庸了,那你注定是平庸之辈,那你注定什么都搞不出来。今天早上收看了凤凰卫视播发的杨振宁教授的一个重要演讲,演讲的题目是:美与物理。在这个演讲中,杨振宁教授提到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狄拉克,一个是海森堡。从狄拉克与海森堡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两种不可调和的路数与风格,他们所研究的在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异端,尤其是狄拉克方程发表后,他的研究遭到了当时相当多的大物理学家的讥讽和嘲笑,可是事实证明了,他们的“异端”研究在最大限度上发展和影响了20世纪的物理学。专家也好,学者也好,你必须有一个方向,方向设定以后,你就得一直走下去,这样一个走向其实就是“攻端”,就是“执端”。你不执端,你徘徊了,你犹豫了,那你还能搞出什么成就你注定要半途而废所以,做学问、做专家,或者是要搞成其他什么,你都必须专注,专注了就要执著于一端。就像现在搞中医它无外乎就是两条路,要么你专注于现代,专注于分子生物学,一切从现代出发,从现代中认识中医,改造中医,发展中医;要么你专注于传统,专注于经典,一切从传统出发,传统搞得深了,也许你会发现她与现代并不相违,稍加调整她就可以适应现代,甚至指点现代。当然,专注传统并不妨碍你关注现代,你也必须关注现代,而专注现代你亦应该关注传统。关注与专注这两个概念不同,现代与传统是两端,你只能执其一端,你不可能既是传统的高手,又是大物理学家。像杨振宁教授,他专注的是现代物理学,更具体地说他专注的是理论物理学的某个分支。但是,杨振宁教授又非常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关注传统的中医。以杨教授这个极高的天赋,他可不可既做一个大物理学家,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又做一个中医专家呢这一点不可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是作为领导者,作为政策的制订者,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鱼和熊掌你还必须兼得,你还必须执其两端。执其两端而用中,这便是中庸的境界,这便是成就王道的境界。作领导的,制订政策的你不这样,你还像专家那样只执一端,只允许中医搞现代化,不允许中医搞传统化,我看这个中医很快就会完蛋。大家想一想,当前中医界的情况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可以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过去中医晋升职称,在语言方面你可以考外语也可以考医古文,这两门是任你选择的。这样有个好处,你传统钻得深,你无暇顾及外语,你可以考古文。反过来呢你的现代化专注得好,你的外文当然很棒,那你就考外语吧。这样一个政策就很有一些中庸的味道,你乐意搞传统,你乐意深入经藏,好那你就专心搞你的传统。传统的这条路是绿灯,你不会担心搞传统就上了贼船,丢了职称。你喜欢搞现代吗,好那你就专心搞你的现代化。这里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想干领导的,制订政策的,你必须换一个角度,从前你是专家,现在你不能再是专家,你需要做的就是设法营造出这么一个环境,让搞现代的有奔头,让搞传统的也有奔头,科研经费不要光撒在现代这条道上,也要分一些到传统这条道上来。如果能真正形成这么一个环境,这么一个氛围,那无疑就是为中医的生存,为中医走出困境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中医考古文不再作数,你要想晋升职称必须考外语,否则,即使你的中医再棒,你也别想升主任、升教授。写这一段,倒不是说搞中医的不需要懂外语,而是这样一个政策的改变,它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统这条道上的绿灯越来越少了。中医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在开始写这部书的时候,我还存有非分之想,可现在孔夫子把我教聪明了。在中医这个行业,搞中医现代化的必定是大多数,而搞中医传统化的只能是一小撮。像我读博士时的许多同学,要么去了广州、深圳,要么去了北京、上海,有的甚至出了国,都奔现代化去了,只有我这个山野村夫回到了落后的广西。我想从我的同学和我的身上,你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现在的中医状况。现在大家都向往现代化,北京、上海还不过瘾,还要纽约、伦敦。可是一旦放长假,你看都往哪儿奔都往黄山、泰山、九寨沟奔,都往山区、农村奔。现代与传统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在这里我要为专注传统的同志们鼓鼓劲,你们既不要希望所有的中医同仁都来搞传统,你们也不用担心无人问津。如果我们将城市和农村比作现代和传统的两极,那么必然会有物极必反的一天。北大英语系教授辜正坤作过一个“网络与中西文化”的演讲,在演讲的结尾辜教授谈到,网络时代真正到来之时,“城市向乡村的反向运行可能会发生。其时,城市存在的惟一用途便是作为一片废墟和遗迹让后人观看,让他们知道落后的前人曾在一个怎样的受到污染的环境中生存”。我想辜教授的这个结尾也许会成为日后回归传统的一个预言。当然,我所指的这个回归并不是指的物质上的回归,而是指的一种精神上的回归,思想上的回归。5阳明欲剧时相阳明欲剧时相要分两方面谈,一方面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欲剧时相,另一方面是特殊的欲剧时相。1寅至辰上这方面的欲剧时相与太阳的意义一样,即与欲解时相对、相冲、相反的时相即为欲剧时相。阳明的欲解时为申至戌,那么,欲剧时当然就在寅至辰。申酉戌为西方,为秋三月,其性主凉、主降,寅卯辰为东方,为春三月,其性主温、主升,正好与阳明的性用相反。因此,对于阳明病它很容易成为一个不利的因素,它很容易导致阳明病的加剧。寅卯辰的这样一个时相特征,对于我们诊断阳明病应该有比较大的帮助。2日晡所发潮热阳明欲剧时相的另外一个特殊方面就是日晡所,更具体一点说就是日晡所发潮热。潮热在这样一个日晡所发生,对于诊断阳明病,特别是对诊断阳明病的府实证,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翻开阳明篇,随处都可以见到这个“潮热”。前人将阳明病分作经府二证,阳明府证的确定就主要依据这个“潮热”。而阳明府证中大小承气汤的运用,尤其是大承气汤的运用,更是以潮热为第一指证,即如208条所云:“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上述潮热的发作点即在日晡所,因此有必要对日晡所及潮热在日晡所发生的特殊意义作一番讨论。日晡,玉篇云:申时也。淮南子天文训云:“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我们再从文字的角度看,晡之声符用“甫”,“甫”有吃义,故哺、脯等字皆用“甫”。那么,日甫又是什么意思呢日被吞吃掉了,很显然就是形容太阳落山的这个时段。另外,说文云:“甫,男子美称也。”日为阳为男,故日甫,亦形容日之美者。而日将落时实为日之最美者,故日落时亦称日晡时也。“日晡”在这里与“所”连用,“所”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字词,它既可以表时间,又可以表地点。表时间当然是指上面讨论的这段时间,玉篇把它定死了,就在申时,而其他的却比较灵活,因为太阳落山会随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经纬度区域而有较大幅度的差别。比如夏天,我们这儿6、7点太阳就下山了,而在新疆却要到8、9点,这个差别显然很大。那么,地点呢从自然的角度讲,太阳落下去了,落到哪儿了呢落到西半球去了。在东半球看来是“落”,在西半球看来可就成了“升”的过程。而在人体这个系统呢人体的太阳落到哪去呢当然是落到阳明里了。我们从酉字的直观结构看,酉为西一,一是什么一就是易卦的阳爻,它表阳气,表太阳,一入西中,不就正好说明了日落西的这个过程。证之实际,日落亦正好处于酉的这个时候。而申酉戌为阳明所主,因此,这个阳不是落到阳明里,还能落到哪里去呢另外,说文云:“所,伐木声也。”诗云:“伐木所所。”而伐木者,金也。因此,日晡而用所,是表日晡为金时也。既然指金时,当然就应该包括申酉戌三时。这与方中行所言“申酉戌间独热,余时不热者,为潮热”的解释相合。这里讨论潮热,大家要清楚潮热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其一,言有时也。这个“时”即日晡所,即申酉戌;其二,言其高也。这一点需特别的注意,这一点也很容易被忽略,以为光有时,凡是在日晡所发的热都可以叫潮热,要是这样来理解潮热这个概念,那还不完整。用这样一个理解来看阳明,来看阳明府证,那就会有问题。既然叫潮热,那就不是一般的热,这个热与“潮”相关。石头打下去产生的涟漪能不能称潮,显然不能称潮,“洪湖水,浪打浪”这个浪能称潮吗,也不能称潮。所以,潮,它必须有一个高度,有一个气势,联系到潮热,一般高度的热,甚至是低热,就不能叫潮热。我们回过头去看方中行的解释,他的潮热也只讲对了一半。我们在前面用了不少的篇幅来讨论潮,潮涨之时在月满,故云:月满观潮。而潮最盛大的时候又在哪里呢在八月。八月卦为观卦。八月卦为什么就叫观卦呢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潮为什么有涨落我们前面讲过这是阳气作用的结果,阳加于阴谓之潮。既然是阳气作用产生潮,那这个最盛大的潮为什么不在夏日为什么不在阳气最盛大的时候反而要在阳气开始收潜的八月这就关系到潮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因素当然是推动的因素,这个完全要靠阳,另外一个就是阻挡的因素,这个当然是阴的作用。光有推动能不能形成潮呢不能形成潮最多你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你成瀑布了,可你还是不能形成潮。要想形成潮,必须是一个推力一个阻力,你推我阻,潮便很自然地形成。而这个推阻之力恰到好处的时候,这个阴阳的作用恰到好处的时候,就会形成最盛大的潮。潮盛八月,也正是这个道理。潮的道理搞清楚了,潮热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潮热我们既要注意它的时间性,也要注意它的高涨性。前人讲阳明,多从经府的角度谈。经也讲热,府也讲热,那这个热有什么区别呢就在这个潮与不潮。阳明经热它不讲潮,而阳明府热它不离潮,潮与不潮便是经热府热的根本区别。我们讲阳明经证之热与阳明的凉降失用有关,阳明的另外一个重要性用“通”虽然也同时受到一定影响,但,在“经”这个阶段,对这个“通”的影响程度还不很大。而一旦到了“府”的阶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通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障碍,阳明篇不是有“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吗燥屎将阳明的道阻滞了,而这个时候的阳热又很盛,推动力又很强,就这样一推一阻,阳明府证的潮热便应势而生。因此,热的潮与不潮,除了说明热势的亢盛程度以外,更根本的是反映这个阻滞的程度。为什么说“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呢就是因为热不潮,阻滞的程度就不重,阻滞不重,干吗要用承气汤呢所以,中医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松散,其实它很严密,像潮热这样一个证你说严不严密呢确实很严密。

    6对高血压病的思考

    日晡所本为阳明的欲解时,可是这里的日晡所发潮热却不仅成了阳明的欲剧时,也成了阳明府实证的重要诊断依据,还成了应用大小承气汤的重要指征。可见这个欲剧时是非常的欲剧时,正是这样一个非常处引发我们思考一些其他的相关问题。前些年曾看到过日本人的一则报道,他们将高血压的动脉硬化与阳明的脉大联系起来,因而运用了以石膏为主的白虎剂来进行治疗。当初对这个报道我并没有往深处想,只是觉得这样一个联系未免太生硬。此次写作阳明这一章,等到对潮热作了上面一番思考后,对高血压这样一个问题便突然觉得有了陶公当年的那个感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血压的作用是什么,现在血压为什么要升高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可以先不从医学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可以先从一般的物理意义去考虑。血压的作用无非是维持一定的血流量,人体的组织器官需要一定的血液来供养,单位体积内,每分或者每秒需要有一个血供量,达到这个量新陈代谢就可以得到保障。单位体积内的血供量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恒定的,但也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有一定幅度的差异,所以,血压的变化它也有一个正常的允许值。例如低压6090hg,高压90120hg都算正常的血压。而现在血压升高了,大大超过了正常值,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单位体积内的这个血供量发生了改变,血供量不足了,达不到原来的正常量,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机体只有启动血压这个调节机制,通过升高血压来维持原有的血液灌注。而在正常的血压下,单位体积内的血供量为什么会下降为什么达不到原来需要的那个值很显然,必定是运血的道路出现了障碍,血管壁变厚了,血管变窄了,或是其他的原因阻滞了循环的这个过程,循环道路的阻力增加了,而压力维持不变,那单位面积的血流量必然减少,血供必然不足。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在无法拿掉血循过程中的这个阻滞,而又必须保证组织器官的血供量的这样一个前提下,机体万般无奈地选择了提高血压的方法,而正是这个无奈的选择使机体掉进了高血压病的恶性循环之中。当然,上面这个思路还很粗糙,还需要大家一起来深化细化,但是它已经在宏观上向我们道明了高血压病产生的关键因素,这个因素就是阻滞,就是循环过程的障碍。因此,治疗高血压病的根本办法不是降压,压降下去了,它还会重新升起来而且会升得更高。因为要解决血供不足的矛盾就必须升压,所以,西医的降压药要你终身服用,这真不是一个好办法。那么,根本的办法是什么呢根本的办法是消除这个阻滞。血循过程的障碍减少了,甚至拿掉了,血压自然地就会降下来,根本不劳你去用钙离子拮抗剂,根本不劳你去用血管扩张剂。为什么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什么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就是因为形成上述这个阻滞、这个障碍的因素增多了,方便了。可见高血压病的形成,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人为因素、社会因素。而如何拿掉这个阻滞,消除这个障碍,进而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这是需要中西医同仁乃至社会各方携手努力解决的问题。阳明病就讨论到这里。

    第七章少阳病纲要

    一、少阳解义少阳这一章我们仍从篇题谈起,篇题的其他内容前面两章已作过讨论,这里仅就少阳的涵义作四方面的简述。1少阳本义何谓少阳少者小也,未大也。所以,若从字面来直接理解少阳的本义,那么,少阳应该就是初生之阳,未大之阳。素问阴阳类论将少阳喻为“一阳”,亦就包涵有这个意义。这是少阳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道家于四方设有四帝君,而东华帝君即号少阳。东华帝君主东方之事,以东华帝君命少阳,说明道家将少阳定位在东方。少阳与东方相关,当然就与春三月相关,当然就与寅卯辰相关。这样一个定位很符合少阳的本性,古云:医者、道者,其揆一也。诚非虚语。第三层,少阳以一阳言之,以初生之阳言之,以未大之阳言之,以东华帝君言之,它显然具有木的性用,而在运气中少阳却明确定为相火,这就说明在经典里少阳兼具木火两重性用。这样一个两重性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体用性。我们看易的先后天八卦,离卦属火,在后天八卦中它处于南方正位,南方火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从用的角度谈。可是在先天八卦中,离火却位于东方,却位于木位。这就关系到一个体的问题、源的问题。火从哪里来火从木中来

第25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