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么样”秦穆公问。这些年来,百里奚公孙枝这帮人没少熏陶他,老婆穆姬也没少教导他。
“好啊好啊。”重耳挺高兴,原本他也属于没太多文化,整天跟着舅舅打狼的那种,后来拜了赵衰为师,才开始认真学习。再到后来娶了齐国的老婆,动不动来几段,有时候不背诗都不给上床,把重耳活活培养成了一个文学青年。
别以为只有林黛玉薛宝钗们才对诗,跟古人相比,她们还差点。
秦穆公开始了,大家竖起耳朵来听。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秦穆公的声音,高亢激昂,类似秦腔那种,听得大家心惊胆战。
赵衰一听,好嘛,秦穆公上来这首叫做采菽,后来被孔子收在诗经小雅里。这首诗什么意思呢简单介绍,这首诗描写的是诸侯朝见周王,周王给予很多赏赐,于是大家高兴,万众和谐。
“好,好。”马屁声四起。
重耳看看赵衰,赵衰轻声说:“下堂拜谢。”
重耳听了,起身,下堂,拜谢秦穆公。秦穆公见了,也急忙下堂辞谢。
“国君用天子接待诸侯的待遇来接待重耳,重耳怎敢有苟安的想法,又怎敢不下堂拜谢呢”赵衰在一旁解释,好像解说员一般。
大家纷纷点头,懂的人赞赏,不懂的人长学问。
双方入座,该重耳了。
“黍苗。”赵衰轻声提示。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重耳朗声念道,声音里夹杂着东西南北的口音,毕竟,他是一个走过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的人,声音里饱含着沧桑,催人泪下。
震撼,无语。
黍苗,见于诗经小雅,诗词大意是召伯经营谢城,慰劳百姓,百姓感激,周王也很满意。
“在”静默之中,赵衰说话了,第一个字重重出口,声音拖得很长,就像赵忠祥解说动物世界一样,显得神秘而深沉,“久旱不雨的田地里,黍苗,渴望着及时雨。啊,重耳仰仗国君,就像黍苗渴望下雨。国君若能帮助重耳成为晋国百姓的君主,晋国一定会追随国君,四方的诸侯也会听从您的命令。”
基本上,赵忠祥的解说是遗传了祖上的优秀基因来的。
沉默,继续沉默。
掌声,沉默得越久,掌声就越热烈。人们的掌声,既是给重耳,也是给赵衰。
“一切都是上天赐给公子的,我怎么敢居功呢”秦穆公谦虚了一回,然后继续对诗。
秦穆公的下一首诗是小宛,收于诗经小雅,原文略,诗词大意是:世界实在乱,古人看不见,
第67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