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贾志刚说春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于是,晋国放弃了讨伐陈国的想法。

    初战告捷,楚共王看到了争霸胜利的希望。

    第二年冬天,也就是晋悼公八年前565年,子囊率领楚国大军,北伐郑国。

    郑国立即召开六卿会议,与会人员是子驷、子国、子耳、子孔、子展、子乔,其中,子驷为执政。郑僖公没有参加吗不好意思,郑僖公年初的时候被子驷用耗子药毒死了,他儿子公子嘉被立为郑简公,当时只有五岁。

    “各位,楚国人又来了。自从我们投靠了晋国人,这是楚国人第二次来了。大伙看看,怎么办”子驷提出问题。

    “还怎么办啊赶紧派人去晋国求救吧。”子孔建议求救。

    “哼,等晋国人来了,黄花菜都凉了。周诗说得好: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等到黄河水清了,人都死了;占卜的次数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我看啊,咱们先顾眼前吧。楚国人来了,直接投降吧。”子国发言。

    “那之后晋国人来了呢”子乔说。

    “那再投降晋国人。”子耳接了话头,他也是主降派。

    “我听说,小国在大国之间生存,靠的是信用。如果我们不讲信用,大国随时会来讨伐,我们离亡国也就不远了。我们与晋国五次订立盟约,现在要背叛他们,楚国人能靠得住吗晋国人在晋悼公的领导下,八卿团结一心,他们一定会来救我们的,我们为什么要背弃他们呢”子展,又一个主战派。

    三比二,主战派占上风。这时候,所有人都看着子驷,他的意见将是决定性的。

    “诗经写道: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出主意的人多了,决策就难了。提意见的时候大家很踊跃,负责任的时候就找不到人。跟没关系的人商量,有个屁用你们都不了解国际形势,说出话来都没谱。据郑国驻晋国地下办事处的消息,晋国今年大旱,粮食歉收。因此,即便我们去求援,晋国也没有办法来救我们。再说了,这根本就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斗争,没一个好东西,凭什么我们为他们拼命就这样吧,投降楚国,我来负责任。”子驷作了决策,他是个文化人,所以出口就是诗经。

    “谋夫孔多”是个比较生僻的成语,比喻出谋划策的人很多。

    既然有人负责任了,大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子驷亲自前往楚军,订立盟约。与此同时,派大夫王子伯骈前往晋国,解释郑国为什么投靠楚国。

    王子伯骈领了这个任务,一路叹气去了晋国,挨骂是肯定的,会不会被砍了都不好说。王子伯骈觉得自己就像郑国,两头不讨好,又两头不敢得罪。

    “荀元帅,不好意思了,我们投降楚国了。自从跟晋国结盟以来,晋国让我们

第123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