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贾志刚说春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7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之外,其余人选各执己见,宋襄公、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以及郑庄公、楚成王争夺剩下的两个席位。不过,综合打分之后,晋悼公作为黑马胜出,越王勾践则昂首入选。

    这样,说春秋的春秋五霸就是: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熊侣,晋悼公姬周,越王勾践。

    整个春秋,最震撼的故事排名前三的是重耳流亡、伍子胥报仇和勾践灭吴。仇恨的力量太大太毁灭,毁灭了对手,也可能毁灭自己。

    春秋第一能人当属管仲,第二名则是范蠡,范蠡的故事没有完,第六部仍有继续。第三名有得一争,在子产、祭足和狐偃之间产生。

    三百年来,霸主更替,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将霸主地位维持到下一个君主。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齐国得益于管仲的改革开放,国家富裕百姓富足,但是人民安于享乐,于是齐桓公之后就再也无力称霸。晋国民风彪悍人才辈出,可是晋文公之后,权争激烈;晋悼公之后,全面。内阁制是晋国强盛和人才辈出的法宝,但是也是权力斗争泛滥的温床,晋国权力斗争的残酷令人叹为观止,权力斗争的技巧成为随后几千年的范本。楚国原本拥有一个强势的中央集权,可是,地盘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同样让这个疆域第一大的国家成为一盘散沙,在国际斗争和国内叛乱中不堪一击。至于吴越两国,因仇恨而强大,因残忍而无敌,这注定了东南之地不过是春秋历史的匆匆过客,只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现在,除了吴越已经交代之外,来看看春秋最后一年的国际格局。

    晋国:貌似强大,实际上政出多门,无暇外顾。智赵韩魏四卿忙于化公为私,假公济私,瓜分这个国家,也就是正在搞o管理层收购,化国有为私有。这个国家人才众多,不过都不为国家效力,而是效力于四大家族。其中,智家实力最强。

    事实证明,晋国的内阁制太过超前。

    楚国:貌似强大,貌似楚王集权,实际上楚王早已经没有了威权。在楚国,政令基本上出不了郢都,各地方各自为政。王子王孙等既得利益阶层人数太多,而人才根本没有上升的通道,令尹司马等等都是王族。人才要么被压制,要么投奔敌国。吴越的崛起,都是楚国人才的贡献。

    楚国十天被吴国所灭,楚昭王逃难无人保护,处处遇险,十分悲惨;白公胜三百人就能政变,而偌大的郢都无人出面。

    事实证明,楚国的王权制有些落伍。

    对于晋国和楚国来说,尽管疆域广阔,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治理,国家大未必就是好事。

    这里也提出一个问题:大国怎样治理

    齐国:有财力没军力,人民富足但是国家不强。此外,陈家虎视眈眈,也在积极筹划o。

    秦国:地处偏僻,多年来变化不大,国君集权维持得较好

第177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