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父死于路,已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许多郑国人对子产恨之入骨,他们说:“他爹就死于非命了,他就变成了蝎子尾巴来祸害百姓。这样的人来治理国家,这个国家怎么好得了”
这个时候,如果子皙还在,振臂一呼,率领无数野人杀来,估计子产就真要跟他爹一个命运了。
“大家都在咒你死啊。”大夫子宽来告诉子产,他对子产的新政也很不满意。
子宽,郑国公族,又叫浑罕,是浑姓的得姓始祖。
“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子产知道子宽的来意,毫不犹疑地这样回答。“好的治理不能随便改变政策的标准,这样才能成功。老百姓不能纵容,政策的标准不能轻易改动。丘赋早就应该有,不能因为从前没有就否定丘赋的正当性。诗经里说: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我是依照礼法来行事的,又何必怕别人说什么我不会改变政策的。”
见子产的态度决绝,子宽告辞出来了。
“子产这样加重民众负担的做法,其后代大概要先灭亡了;而郑国如此做法,肯定会比卫国先灭亡。”子宽自言自语。
子产作丘赋是否正确,历来也是说法不一。从历史的角度说,子产的做法无可非议。
首先,作丘赋具有合法合理性。时代变化,兵赋不可能还按照祖宗时候划分的土地一成不变;
其次,子产先做封洫后作丘赋,先利民之后取之于民;
再次,郑国处于晋楚之间,贡赋负担为各国之最,因此不得不从民间征收。
子产说得对,“为善者不改其度”,对老百姓好不等于要改变国家的法度。“民不可逞”,老百姓的要求不应该无原则地满足,因为老百姓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而国家领导人要综合考虑国家的利益。
到此,我们可以看到,子产是一个非常强硬的领导人。但是,强硬的背后,子产是一个深思熟虑,懂得掌控节奏和力度的人。
此外,子产并不是一个对内强硬,对外软弱的人。
第二一六章叔向的痛苦
郑简公三十年公元前536年,子产继续他在郑国的改革。
子产也许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改革,开创了中国法治史的先河。
左传:三月,郑人铸刑书。
子产命令人把刑法刻在了鼎上,是铁鼎还是铜鼎历来有争议,不过这不重要。什么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中国的法律第一次被公布于众。
在此之前,贵族之间用“礼”来约束,老百姓才用“刑”。“礼”是有明文
第191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