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贾志刚说春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1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始担心孔子会连累自己;而三桓对孔子日渐讨厌,尤其是季孙斯。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就是孔子当时的状况。

    可是,孔子很执著,他要按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做。

    孔子断案

    有一对父子之间发生了诉讼,具体什么原因没有记载,不过不外乎土地钱财。父子二人吵吵闹闹,来到了孔子这里。

    按照孔子的习惯性审案方式,是这样的。

    孔子会安排两名讼师,类似于现在的律师或者陪审团。首先,诉讼人提出各自的主张和论据;之后,孔子让一名讼师首先发表意见,论述自己对于案件的看法;再之后,又让另外一名讼师发表意见。两名讼诉的意见发表之后,孔子断案:“某某讼师说得正确,按照他的意见判决。”

    基本上,孔子也算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原始的律师制度。

    按说苑。孔子为鲁司寇,听狱必师断,敦敦然皆立,然后君子进曰:“某子以为何若,某子以为云云。”又曰:“某子以为何若,某子曰云云。”辩矣。然后君子几当从某子云云乎。

    不过,这次孔子没有采用这个办法,他采用了什么办法

    孔子把父子二人关在了一个牢房,之后并不审理。这一关,就是三个月。三个月之后,父亲实在忍不住了,请求撤诉,孔子准予撤诉,释放了父子二人。

    父子诉讼的案件很快传到了季孙斯那里,季孙斯非常不高兴。恰好冉有就在面前,季孙斯当着冉有的面批判起孔子来。

    “孔子忽悠我了,他从前对我说,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提倡孝道,如今这个不孝的儿子不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吗为什么不杀掉他来教导百姓呢真是太无理了。”季孙斯话说得很气愤,借此发泄他对孔子的一贯不满。

    “哈哈,老师大概有他自己的想法吧。”冉有小心地为孔子辩解了一下,见季孙斯的脸色难看,于是找了个别的事,把话头岔开了。

    从季孙斯那里出来,冉有感觉到事情比想象中要严重,仅仅这件事情,季孙斯犯不着如此光火。

    冉有来到了孔子家中,他要把季孙斯的反应告诉老师,看老师有什么说法。

    “唉,执掌国政的人治国无道,却要杀掉有过失的百姓,这是不合理的;不能教育民众遵守孝道,却以不孝来处置案件,这是杀害无辜的人。军队打了败仗,不应该拿士兵开刀;法治不健全,又怎么可以处罚百姓呢身处上位的人教化不力,百姓犯罪的罪过就不在百姓。法令松弛,可是处罚随意,这就是残害百姓;随意征收税赋,增加税种,就是残暴百姓;不经试行就要求百姓去遵守,这是残虐百姓。当治理国家时没有这种三种情况,才能执行刑罚。康诰里说得好啊:刑罚要合乎礼义,不是随心所欲,不是执法者想怎样就怎样。其含义

第231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