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祭祀和盟会,不是国家的事是什么事公西华要是只能当助理主持人,还有谁能当主持人”
通过这一段对话,弟子们知道,孔子的志向已经从治理国家、拯救天下下降到了享受人生了。
按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弟子们的矛盾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学生多了,什么人都有。即便是孔子的学生,也同样如此。
孔子的学生,分为老中青三辈,三辈的情况各不一样。
老一辈的学生中,子路和冉耕追随孔子在卫国,最近曾皙也过来了,还带着小儿子曾参。所以老一辈的就是三个人,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处得不错。
中间一辈中,胡乱是整天没事干,和谁关系都好。子贡原本性格傲慢,喜欢说三说四,大家都挺烦他。不过周游列国回来之后,性格改变了很多,不再说别人坏话了,也谦虚了很多,再加上平时出手大方,常常周济生活困难的同学,因此,同学们渐渐开始喜欢他。
子贡最好的朋友是冉有。说来特怪,子贡一向目中无人,可是对冉有一直很客气,大致是被冉有的才能和沉稳的气质所折服。而冉有也很欣赏子贡的机智和慷慨,因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而子贡跟宰我始终不对眼,原因很简单:两人都很能说。平时没事了,两人就会争吵。争吵到最后,就成了仇人。
宰我的性格有点怪癖,而子贡又是人人喜欢,因此宰我就不太受欢迎了。
小一辈中,孔子比较看好的有四个人:子夏、子游、子张和曾参。
论才华和聪明程度,子夏比其他三个人都要出色。不过,子夏有一种傲气,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而其余三个人尽管在聪明程度上不如子夏,但是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的人品比子夏好。
就这样,子夏成了小一辈中的的公敌,受到孤立。不过,子夏不在意。
第239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