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贾志刚说春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3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重父母的意见,不要跟他们争吵。

    按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按论语。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按论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按论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并不主张为了父母就牺牲自己的前途,也不主张无原则地顺服父母,所以,孔子说:“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不要去远的地方打拼。”不过随后加了一句:“如果去的话,一定要事先有目标,让父母知道自己去了哪里。”

    按论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有一次,曾参锄地的时候把瓜的根锄断了,老爹曾皙大怒,一手杖打过去,正打在曾参的脑袋上,当场将曾参打昏在地。过了一阵子曾参醒过来,挣扎着站起来,对父亲说:“敬爱的爹,刚才儿子做了错事,您老人家用力教训我,没把您累坏吧”

    之后,曾参又弹琴唱歌,以表示自己已经没事了。

    这件事情传到了孔子那里,孔子非常生气,命令守门的:“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我没有这样的学生。”

    曾参听说之后很纳闷,老师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我这不是做得很模范吗于是,曾参请了个师兄弟去帮自己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不懂道理的混账东西,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孔子的火还没有消,所以先骂了几句,然后解释。“当年舜是个孝子,他父亲瞽叟是个糊涂虫。在他父亲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随时都在;可是当他父亲跟后娘要害他的时候,他跑得比兔子还快。所以,轻轻的打就忍受了,要命的打就一定要逃跑。曾参在他父亲暴怒的时候还等着挨打,如果被打死了,不就是陷他父亲于不义他这叫孝吗再者说了,曾参是个公民啊,他父亲杀他就是犯罪,害己害父,这不是混账是什么”

    这件事,见于说苑。

    所以我们说,孔子对于那种盲目无原则的孝,一向是不赞成的。

    说到曾参,就好好说一说。

    曾参是曾皙的儿子,因此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他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曾参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孝著称,经常问些孝的问题。孔子去世之后,写了一本孝经,世代流传。据称,大学也是曾子根据孔子的论述记述下来的。

    孔子之后,孔家私立学校主要由曾参管理,孔子的孙子子思师从曾参,因此曾参是孔子正统儒家思想的传承者。

    论语中有关曾参的有十三条,显示曾参在孔子学生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第243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