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兴汉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风云(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九四零年对于华国人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安分的年头,刚刚镇压了苏禄的叛乱没多久,就在爪洼那里,叛军闹得不可开交,在东北,一向是冤家死对头的的朝鲜人又和日本人大打出手,华国费了五十年的工夫所构建出来的曾经坚不可摧的整个远东联合体系,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一间忽然四处冒火的房子,脆弱不堪。

    就在华国政府像个专业救火员一样,忙着处理国外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的时候,在华国的华东地区,却不合时宜的又发起了大水,整个江淮流域,包括安徽、河南、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六个省份,全部成了灾区,受灾民众多达百万,以至于华国总统刘和森召开紧急国会,成立了紧急救灾委员会,亲自担任总指挥,领导人民进行抗灾救险。

    在丹东通往沈阳的一座火车站的报务室里,三架老式的电报机啪嗒啪嗒地响着,发送着只有内行人才能听得懂的这不绝于耳的密语。

    于铁山在电报局工作已经是四十个年头了,几乎大半辈子都在和这些字母和音节打交道,虽然论年龄来说,他早就已经可以不用再坐在这几十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头,而是自己拎着壶茶水,提着鸟笼,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喝茶聊天,四处溜达,反正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不用自己再替他们卖什么力了,可是他还是固执的选择继续留下,说到底,他还是不放心来接自己班的那两个年轻人,报务员可是项枯燥但是严肃的活,容不得一点差错,看着他们一脸稚气未脱,漫不经心的模样,你让于老头怎么放心得下。

    现在他正在收听并记录电文:"同文立即发往各站!同文立即发往各站!同文立即发往各站!"

    于铁山一边抄录,一边想:"大概又是抗灾救险的通知。"

    两个年青的报务员在一旁偷偷说着悄悄话,还不时笑出声来,这让于铁山感到很不满意,他重重的干咳了一声,于是屋子里就静了下来。

    “唉,这些家伙,还是太年轻啊。”于铁山心里在微微的叹息,这一会功夫,他已经漏过了一截电文,赶紧抄了下来。

    “一九四零年四月十日晚十九时三十五分”

    他迅速抄下这段电文,然后放下纸条,用手托着头,继续往下听:"在九州空军机场……"

    “这是个国外来的消息。”不知道为什么,于铁山脑子里忽然传出来这么个念头。一般来说,从国外传出来的消息都不是什么好事,不是某某国政变了,就是某某地区打仗了。这几十年来,于铁山对于这样的消息已经见得多了,也没什么感觉了。

    机器嗒嗒地响着,他边听边译:"飞机失事"

    于铁山译出这四个字,微微松了口气。他已经猜出来接下来的内容是什么了,在九州那里有人坐飞机出事了。老实说,于铁山这辈子只坐过一次飞机,那还是二十年前作为地区劳动模范被派去北京授勋时候坐的,除了感觉机场很大很漂亮,还有飞机上的客餐味道不错之外,什么感觉也没有。

    收报机接着打出了间隔,他只用十分之一秒的时间瞥了一眼刚刚抄录下来的那个名字:“饶上峰”。

    机器还在啪嗒啪嗒地响着。于铁山刚才偶然碰到的那个有些耳熟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他又看了一遍最后那三个字:"饶上峰"。怎么?……饶上峰?……他把电报纸拿远一些,看着电报的全文,瞪大眼睛看了好一会儿,于是,他干这一行四十一个年头以来,第一次不相信自己亲手抄的电文了。

    他把电文反复看了三次,看来看去还是那句话:"饶上峰在九州空军机场机场飞机失事。"老报务员从座上跳了起来,抓起卷曲着的纸条,两眼紧紧盯着它。他不敢相信的消息还是被这段两米长的纸条证实了!他把煞白的脸转向两个年青的报务员,他们错愕的看着这个平时一脸严肃的老头此刻面如死灰,哑着嗓子道:"总理飞机失事了!"

    1940年3月10日,华国总理饶上峰从北京国际机场乘坐k-130座机,前往日本东京,试图就日朝冲突与日本政府展开会谈,促成双方和解。随行的有外交部长高同爵、国防副部长蔡杰、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郭伯钧等高级官员。饶上峰的专机本已抵达东京机场,后因缺少燃油,转飞往九州空军机场加油。饶上峰借机视察了驻守在九州的华国人民军装甲部队某团,并即兴发表讲话。当晚19时20分,饶上峰一行又登上k-130座机,准备前往东京。19时30分,飞机从空军机场起飞,同时起飞的还有两架护航的飞机。机队起飞后仅几分钟,护航机上的驾驶员突然向地面报告说,总理座机冒出烟雾和火花。报告话音刚落,紧接着又传来护航机驾驶员惊慌失措的呼叫声:“总理座机起火爆炸!”事后,据地面的目击者说,他们看见总理座机在该地区上空盘旋

第四十九章 风云(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