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宋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历史上的宋江,可绝不是《水浒传》里的那个宋江。历史上的宋江可比《水浒传》里的那个宋江可爱得多了!
据《宋史侯蒙传》载:“宋江蔻京东,(侯)蒙上书曰‘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这是当时任亳州知州的侯蒙给徽宗皇帝奏书里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宋江,虽然是“逆匪”,但肯定有相当的才干,否则,以他为首的一个区区三十六人的团伙,不可能那么多的官军也奈何不了,而且也不可能,惹得一个堂堂的朝廷要员竟然对他如此地赞赏!
可见,说宋江“才必过人”当非虚谬。那么,宋江的“过人”处都有哪些呢?我感到至少有三点。
第一点“过人”处:盗亦有道――行动纲领顺乎民心。据明人朗瑛所著《七修类稿辩证类宋江原数》载:“宋江三十六人,……有‘替天行道之言。今扬子、济宁之地,皆为立庙。据是。逆料当时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自亦异于他贼也。”此书作者郎瑛的思想很显然是正统的,他说的“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当然有看不起宋江为寇的意思,不过,对宋江“异于他贼”的“盗亦有道”处,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试想,如果宋江只知道杀人放火,净干缺德事儿,老百姓能为他立庙吗?可见,他非但没有杀人放火,净干缺德事儿,有可能还干了不少得民心、顺民意的事儿,那就是宋江提出并践行的“替天行道”的纲领:打击贪官污吏、打击恶霸地主。正因为此,他们才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从而能够在和官军的战斗中游刃有余,屡屡得胜。
第二点“过人”处:文武兼备――个人品质出类拔萃。据元人陈泰所著《所安遗集补遗末卷江南曲序》载:“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又据宋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续集上宋江三十六人赞》载:“古称柳盗跖为盗贼之圣,以其守壹,至于极处,能出类而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几乎。”其实,宋江不光有“侠”的一面,他文学修养也很高,还有风流倜傥的一面。据明人杨慎所著《升庵全集词品拾遗李师师条》载:“宋江潜至李师师家,题一词与壁云:‘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龙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小词盛于宋,而剧贼亦工如此。”此书作者杨慎也是个“正统派”的大才子,他虽然骂宋江是个“剧贼”,但对宋江的才华还是心诚悦服的。
第三点“过人”处:义字当先――身体力行凝聚人心。据宋人所著《宣和遗事元集一亨集》载:“宋江统率三十六将,往朝东岳,赛取金炉心愿。……宋江题了四句放旗上,诗曰: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还乡!”从这段文字不难看出,正是宋江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这种生死与共的信念,紧紧地把这些兄弟们凝聚在了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有纲领有信念的颇具战斗力的集体,才能够使得他们“横行齐、魏,官军莫敢抗。”
可以这样讲,正史也好,笔记也罢,关于宋江的记载,尽管闪烁其辞、惜墨如金,但从这些零星的文字里,不难看出宋江的确有“过人”处,以上所说的三点当符合他的真貌。
那么,宋江的结局如何呢?据宋人李埴所著《十朝纲要徽宗记》载,宋江起义在宣和元
历史上真正的宋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