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利坚大法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4章、谁都不是好惹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布鲁克林根本不认识库尔将军跟迈克尔·格雷迪,三人中他唯一认识的就是马克·米来·奥尔丁顿。

    前两人是随着事态发展逐渐被他所知的。

    他还跟库尔将军打过一次交道。

    尽管那次交道双方并不太友好。

    但却让布鲁克林对库尔将军有了初步了解。

    迈克尔·格雷迪他更是连面都没见过,但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副主席却给了布鲁克林极大的压力。

    马克·米来曾经变相承认过,他在军方内部的地位并不稳固,也不是高枕无忧的。

    如果猜的不错,马克·米来最大的对手应该就是这位迈克尔·格雷迪。

    马克·米来跟迈克尔·格雷迪的对立是因竞争导致的「私人恩怨」吗?

    现在迈克尔·格雷迪又突然舍弃了库尔将军,看库尔将军的状态,他似乎并不敢公然反对迈克尔·格雷迪。

    库尔将军是迈克尔·格雷迪这一阵营的?

    从现在大家所展现的实力来看,布鲁克林觉得马克·米来·奥尔丁顿根本不是迈克尔·格雷迪的对手。

    这可以从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是迈克尔·格雷迪,而不是马克·米来就能看出。

    再有就是这次军方代表团的领导权在迈克尔·格雷迪手上,不在马克·米来手上。

    马克·米来更像是一个「过河卒」,用来投石问路。

    他与整个军方代表团显得格格不入。

    这些都说明了马克·米来其实不如迈克尔·格雷迪。

    ——这里的「不如」指的是个人能力,手段,头脑,决断力等等。

    但现实是马克·米来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更优秀的迈克尔·格雷迪是副主席。

    所以,马克·米来代表的不是他自己,是有人支持的。

    如果马克·米来有人支持,跟他唱对台的迈克尔·格雷迪也必然有人支持。

    在一个团体内部,尤其是军队这样特殊且封闭,形成自己一套规矩的地方,能对抗团体的只有团体。

    迈克尔·格雷迪就算再长十颗脑袋,也无法对抗有后盾的马克·米来。

    个人在集体面前,真的很渺小。

    依照马克·米来的性格,他会把迈克尔·格雷迪折磨死。

    但迈克尔·格雷迪不仅没被折磨死,还有压住马克·米来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说明迈克尔·格雷迪背后也有人支持。

    这两方的实力应该相差不大——至少以前相差不大,甚至马克·米来这边略胜一筹。

    但从现在的局势来看,迈克尔·格雷迪这边似乎占据了上风。

    马克·米来被排挤到边缘,却毫无作为,或者他们也有作为,只是暂时还不被人所知?

    这已经是两股势力了。

    布鲁克林在心里默默计算着。

    除此之外,他还隐隐看出了迈克尔·格雷迪要借由这次的机会大干一场,翻身做主的架势。

    但吊轨的是,迈克尔·格雷迪刀下的第一条亡魂,不是马克·米来,也不是马克·米来这边的人,反倒是库尔将军这个疑似自己人?

    库尔将军跟迈克尔·格雷迪不是一伙的?

    他是马克·米来这边的?

    可从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现来看,马克·米来对迈克尔·格雷迪处置库尔将军当挡箭牌的行为视若无睹,他没有任何反应。

    在这种落入下风的时刻,就这么云澹风轻地舍弃自己人,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而迈克尔·格雷迪意气风发,马上要大干一场,这时候更

    是绝不可能做出推自己人出来挡箭的愚蠢行为。

    也就是说,库尔将军既不是迈克尔·格雷迪这边的人,也不是马克·米来这边的人!

    但布鲁克林结合那天在机场里库尔将军嚣张的模样断定,库尔将军也不可能是无人支持的小透明。

    敢那样嚣张,且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还是他亲自主持,再结合之前的调查资料,这一切都说明布鲁克林没选错人。

    库尔将军也是有人支持的。

    只是这股支持势力是很弱小还是怎样?怎么面对迈克尔·格雷迪的打压连个屁都不敢放?

    布鲁克林思忖良久,觉得有很多地方根本说不通,决定再观察观察。

    他自然不知道,不是弱小,不是屁都不敢放,而是迈克尔·格雷迪动作太快,快到人家根本都还不知道消息呢。

    中午飞机落地,出机场在快餐店等待租车,开车抵达曼哈顿酒店,稍作调整后就是马不停蹄地开会,确立迈克尔·格雷迪的绝对领导地位,约法N章,令行禁止,明确军方代表团接下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然后仅仅隔了五分钟的时间,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他们从上午坐飞机出发,舟车劳顿,除了中午等租车的功夫吃喝了点儿快餐,到现在水米未进!

    迈克尔·格雷迪以快打慢,打的不仅是布鲁克林,还有库尔将军背后的人。

    新闻发布会在一片吵吵闹闹中结束了。

    迈克尔·格雷迪并没有给所有记者都提问的时间,他在回答完第三个问题后就表明只会再回答三个问题,因为他们从上午搭乘飞机到现在还没吃过饭,现在大家都很饿。

    这是个很无耻却又无法反驳的理由。

    怎么样?

    你总不能不让别人吃饭吧?

    主持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的确是工作,是正事,但也不能让人家因为工作,因为正事就额昏过去吧?

    这在联邦这片土地上可是极为ZZ不正确的做法。

    记者们只能放过迈克尔·格雷迪一行,恋恋不舍地结束新闻发布会。

    然后好像马拉松一样,一窝蜂地火速冲出去,跟自家编辑联系,开始汇报更详细的内容,争取让自家哪怕早一秒钟的功夫,将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报道出去。

    虽然因提问环节只限六个问题,让人感到遗憾,但这趟新闻发布会大家收货还是很大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迈克尔·格雷迪在发布会上的态度转变。

    他舍弃了库尔将军。

    就是不知道这是军方的意思,还是迈克尔·格雷迪这个本次事件负责人的个人意思。

    …………

    布鲁克林不清楚军方内部的派系分配与斗争,一切只能依靠猜测与试探,慢慢捋清。

    为此,他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

    也因此,他做出的许多推测都很符合事实。

   &n

第644章、谁都不是好惹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