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7章 慢慢改变中的大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知不觉间一个多月过去了。

    两大军团以势如破竹之势平趟了扶桑和爪哇诸岛。

    大明军队超出几代技术的火枪火炮,

    让扶桑人和爪哇各处的西班牙军队毫无抵抗之力,

    打的他们要不投降要不死,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这一个多月来,大明上下是异常的忙碌。

    海上大小船只南来北往,不断的把南洋的稻米、蔗糖、金银、铜锡,运往大明本土。

    而扶桑石见银山的银矿和铜矿,更是朱由校此次东征的最大目的。

    以朱由校的尿性,是不可能给扶桑留下任何矿产资源的。

    扶桑的青年男性也被当做了良好的劳动力,大批的被运到了大明。

    有了免费劳力,从北京通往广州的直道和铁路路基同时开工。

    徐霞客被任命为了第一任交通部部长和勘探学院院长。

    从此告别了自由自在的驴行生活,

    给朱由校做起了牛马,忙的是一塌糊涂。

    毕自严忙。

    政体的改制才刚开始,皇上就又开疆扩土了。

    增加了地盘,就得派驻官员。

    各部衙门在变更体制的同时,还得抽调官员外派。

    以往拥拥挤挤的翰林院,现在已经变的冷冷清清。

    就连那些落地秀才,也被作为基层官员大量的征召。

    一向没有存在感的道纪司、僧纪司、孔子研究院也忙碌了起来。

    他们接到圣旨,要抽派儒释道的精英去南洋各地教化民众。

    儒家的三纲五常、忠君思想,

    道家的道法自然、清净无为,

    佛门的慈悲、忍让,一切为空,

    这些都是需要教化给那些土著人的圣贤道理。

    至于数理化、冶金制造什么的,

    吕宋和爪哇的土著人太笨学不会,还是算了吧。

    大明各地的百姓也不知不觉的忙碌起来。

    巨大的运输压力,使得到处都在招收船员、脚夫。

    而大明皇家海贸公司的海量订单,

    更使得各种作坊日夜忙碌了起来。

    原来的作坊在不断的扩建,一个个新的作坊在增加。

    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男女被招进了作坊做工。

    在工商部门的监督下,

    做工的薪水准时开不说,工资还不低。

    只要踏实干活,每月都能拿到二三两银子的薪水。

    有的东家为了赶时间,中午还管一顿饱饭。

    这可比种地划算多了。

    作坊多了,做工的人多了,

    街上做各种买卖、小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意还都特别的好。

    人们忙碌间突然感到,这银子咋就怎么变的这么好挣了!

    欢喜的人不少,可也有的人开始发愁了起来。

    做工、做买卖的人多了,种地的人就少了。

    已经有不少佃户都表示了秋天要少佃地种了。

    甚至有一些自己开始做了小买卖的人直接就说下季就不种田了。

    他们就是在三里五村收个鸡蛋、鸭蛋什么的拿到城里卖,也比种地叫租子划算。

    等攒了银子自己买了地,再说种田的事吧。

    好多地主一琢磨,这到了秋季,怕是要有三成的田租不出去了。

    今年还行,不用交粮税。要是等到了明年还是这样,

    那些租不出去的田可是就要赔钱了。

    卖,舍不得。

    这可是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业。

    不卖,那些田不仅要赔钱,要是

第277章 慢慢改变中的大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