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明,但是被老朱诛十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7章 老四,咱白费丞相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卷轴写的不错,将各事物都罗列的极其清楚,到省了咱不少的麻烦...”

    接着朱元璋意识到自己掉套里了,话锋连忙一转,怒朝着朱棣怒吼道,

    “是这回事吗?你让他们看折子就是不对!”

    朱元璋接连呵退马皇后,朱棣,

    见到马皇后和朱棣在一旁手足无措的样子,刘秀在心中暗叹了口气,便知道这两人是说服不了朱元璋的,

    没办法,刘秀只能上前一步开口说道,

    “陛下。”

    朱元璋抬起头瞪了刘秀一眼,说道,

    “秀儿,你他娘的这事儿是怎么办的?!枉费咱那么信任你刘秀!”

    朱元璋只要求后代两件事,

    第一便是再也不许复立丞相,第二遍是不要让太监干政,

    但在朱元璋死后,朱棣靖难之后,这两件事是都干了个遍,

    并不是朱棣不服朱元璋,为人叛逆,而是朱元璋的这废掉丞相实在是没得道理。

    可以说,朱棣设置的是内阁无丞相之名,有丞相之实,甚至比丞相的权力要更大。

    之后的历任皇帝也都沿用了这个,并且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这难道是朱棣一个人的问题吗?

    说到底,还是朱元璋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出出了问题。

    那么,刘秀本不想与朱元璋说这些,因为他知道朱元璋就是一头犟牛,跟他说这些非但不会采用,

    反而会被痛骂一通,叫刘秀不要再提,

    但眼下这个时候,刘秀不上前讲清楚是没办法的,

    刘秀直接开口说道,

    “陛下,让官员浏览奏折是大势所趋,并不是燕王殿下想要如此,而是实在没有办法。”

    朱元璋眼睛一瞪看向刘秀哼道,

    “这有啥有没有办法的?让他们看他们就看!不让他们看他们就不敢看!

    你看咱一个人十几年不也是一直一个一个奏折批过来了吗?!

    倒也没出什么问题,完全就没有问题!

    而这小子刚摄政,都没当上皇帝呢,就想着偷懒,这以后能干好吗?!”

    朱元璋满眼怀疑的看了一眼朱棣,朱棣连忙把头低了下去,

    显然,朱元璋在心中已经对朱棣不满意到了极点,

    刘秀继续说道,

    “陛下,别人和您的情况不一样啊,您自身精力充沛,或许燕王殿下也可以像您一样,几十年如一日的批阅奏折,

    但是您之后的后代又该如何呢?

    他们生在在深宫之中,自小没有陛下那般精力,所以也定是体力不济,长此以往,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大量的批阅奏折的话,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刘秀的一番话,直接把朱元璋说的沉默在了原地,这些事情也并不是刘秀编的,而是事实确有发生的,

    之后的大明皇帝多是生长在深宫,自生下来开始就是含着金汤匙的生活,他们哪里能忍受这么繁重的批阅政务呢?

    所以内阁的权力才越来越大,皇权是在有意的将这些权力倾向于内阁,

    并不是内阁夺权,这个是皇帝硬给的,

    再之后索性连奏折看都不看了,而是交给贴身太监直接批阅,更是有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奇葩事情,

    朱元璋的出发点没错,但是朱元璋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人就有问题了,

    朱元璋一路杀过来精力充沛,另外又深知治国不易,所以每一件事都亲自过手,但是之后的皇帝怎么可能有朱元璋这么高的觉悟呢?

    此举与皇室俸禄一样,都是朱元璋想当然罢了,

    刘秀一番话之后,不光是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棣脸上都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如果刘秀没说的话,他们确实也没想到这么远,

    只以为朱元璋做的是对的,废了丞相之后,权力就会回流到皇帝手中,

    但这也不过是暂时的,可以说都是因为朱元璋的个人能力,

    但是朱元璋设置这样的制度,之后的皇帝又该怎么办呢?

    相比于宰相的分权,无异于宰相的用处更大,宰相的设置必定是利大于弊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在中国古代王朝中通行了近千年之久,

    怎么老朱之前的那些,其他的明主就没发现宰相分权吗?

    怎么就老朱干了这件事呢?

    事实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之前的历朝雄主或许会有意的分割宰相的权利,如宋朝皇帝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政治上又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副丞相,军事上以枢密院共分宰相的军事权利称之为二府,

    而在经济上又建立了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平分丞相的经济权,

    所以,可以说直接将宰相的政治,经济,军事各项大权全部都分权制衡,

    但是就算做到了这种地步,宋朝的历任皇帝都没有去罢免宰相这个职位,

    朱元璋大可以有更渐进的手段去处理宰相权力过大的问题,但是朱元璋如此直接一刀切,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决断。

    可以说刘秀的一番话直接就说到了朱元璋的痛点上,朱元璋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正如刘秀所说的,

    之后的老朱家皇帝毕竟都是出生在皇宫中锦衣玉食长大,断然不可能像自己和老大那样,在前期有着丰富的阅历,从战场上死人堆里爬出来,

    而这些未来的皇帝们,毫无疑问,必定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担,况且又对民间的事物不了解,不仅缺乏处理政务的能力,也缺乏处理政务的耐力,

    所以也确实正如刘秀所说,批阅奏折的权力不可能常永远的被老朱家独占,终会流向各个官员,

    刘秀的意思再明了不过了,与其等到那时候突兀的将权力流向官员,倒不如现在直接就这么做,

    早做准备,设立一个完整的制度,既能帮助皇帝来处理政务,又能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的体系,这看起来才是最优解,

    朱棣开口说道,

    “爹,我觉得先生说的对啊!”

    朱元璋转头气呼呼的瞪了朱棣一眼,开口呵斥道,

    “你他娘的别说话,让咱自己想想。”

    朱元璋自己思考了一通后,随后长出口气看向朱棣,说道,

    “你把他们各部上来的折子都给咱看一眼吧,方才那个卷轴写的极好,是出自户部吧,咱记得户部尚书,你任命的是夏元吉,

    对了,夏元吉和解缙的折子,咱就都不看了,他俩确实是有能力担任尚书职位的,

    其余的人咱还得给你把把关。”

    朱棣见朱元璋松了口了,连忙一起从怀中噼里啪啦的掏出十几个卷轴,全部给朱元璋一并奉上。

    ....................................

    ....................................

    ....................................

第457章 老四,咱白费丞相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