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医启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乌龟验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启明从三幅药方中拿出一副方子,说:“按照这副方子抓药就行。”

    马春秋愣了一下,说:“宋老弟这样不行,我们次来给疫民看病是官府拨款,并要纪录在案的,必须你亲自开药方才能入档。”

    “那好吧。”

    宋启明把药方抄好,马春秋立刻派伙计回县城抓药。

    宋启明说:“只有对症的药方治不好村民的病,还必须要找出村民得病的原因,不然村民的病依然没办法治好。”

    马春秋说:“宋老弟说的有道理,那你觉得村民为什么得热痢?”

    “病从口入,我怀疑村民应该是集体吃了某种东西,而且在服药后依然在吃。”宋启明看向赵正,问:“里长,平时村民都饮什么水?”

    “井水。村里有口井。”

    “带我们去看看。”

    在里长赵正的带领下,他们很快来到了村中唯一的水井旁。

    水井四周用石头铺着,井口呈浑圆形状,直径差不多一米,深三四米,从上往下看能清楚的看到里面的井水。

    用辘轳提上一桶水来,井水十分清澈,并撒发着一阵凉意,用肉眼看不出有任何问题,赵正介绍说这口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马春秋说:“宋老弟,井水应该没问题吧,毕竟不是村里所有人都生病了。”

    赵正说:“是呀,我们一家人也喝井里的水,并没人生病。”

    宋启明说:“村里人都喝井里的水,有三分之一的人没事,只能说明不是有人投毒,却不能说明水的细菌不超标。”

    “细菌?什么是细菌?”马春秋不解的问。

    细菌最早是在17世纪被一个荷兰人发现的,但当时细菌还不叫细菌,而被称为成千上万的“小动物”,后来大概在19世纪才明确有了“细菌”这个词,所以在明朝末年人们根本没有细菌的概念。

    “就是一种微生物,很小很小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宋启明普及说。

    几个人新奇的凑到水桶前,撅着屁股瞪大眼睛往水里瞧,马春秋问:“水里有生物?是什么人放进去的?”

    “不是被人放进去的,而是一直都存在,微生物存在的历史比人类都长。”

    “比大明朝还长?”

    宋启明哭笑不得,说:“当然,我不都说了嘛,比人类的历史都长。而且他们无处不在,土壤里,空气中,人皮肤的表面,甚至在沸腾的铁水中也有细菌存在。”

    几个人脸上不约而同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在他们听来宋启明的话如同异端邪说。

    此时,宋启明也意识到要想和这些人解释清楚“细菌”是什么会非常困难,便笑着说:“大家就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里长,你能找只乌龟来吗?”

    里长赵正说:“可以,我家里就有。”

    “取过来吧。”

    一听要取只乌龟来,不用宋启明解释,马春秋立刻明白他是要验

第22章 乌龟验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