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明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石之轩好歹也是“大唐”庞大的忠实粉丝团一员,先前没想起“李小刀”这名有何特别,现在“岳刀”一出,双刀并耀,还不晓得眼前二人是谁,当真脑残了。
据说,他妈和我“妈”是亲姐妹。那我们岂不表兄弟了?李渊啊李渊,没想到能在此处见着你,你一个“糖果公世子”不好好在长安呆着,跑洛阳来干嘛?
石之轩暗暗想是不是替阿摩灭了这丫的,好让李建成李世民以下均成为历史尘埃。再瞧李渊“表弟”身旁那位,也就死心了。莫说你武功全失,就是卐解了,人家了也是不了你的。
这一位自然便是“霸刀”岳山,方时的北国第一刀法大家。
石之轩与岳山,他们俩因为几个女人一个男人,关系变得很是复杂。女的不表,男的叫徐子陵。
所以石之轩此时望着身材高大的岳山,眼里一片绿油油。
岳山虽不是色盲,但也不会在这厮眼里看出什么颜色,不耐几人这般耗着,当即冷哼道:“走了,小刀!明月那孩子还等着你呢!”
李渊讪讪一笑,正要转身离去。这着实让石之轩心脏狂跳,渊弟,三哥身上没有银两啊!
李渊忽而想起什么,朝石之轩笑道:“小刀忘了,石兄也未用过午膳罢,与我二人同往如何?”
石之轩羞羞笑道:“那怎么好意思呢?”
岳山冷哼一声,石之轩浑身一震,拱手还礼:“恭敬不如从命,岳兄,小刀,请!”
岳山满意点头道:“这方像个江湖儿女。”
石之轩羞涩笑了笑,暗道所以为什么妍姐喜欢我不喜欢你,岳绿帽子。
因石之轩孤身一人,李小刀二人索性牵马陪他同走。三人瞧着骄阳当空的洛阳街市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景象,李渊笑道:“圣上年前下旨从全国各地迁来了数万户富商巨贾,又将河南三千多家工艺户安置到郭城东南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显是有心要回复因魏、周前朝战乱颓败洛阳这千年东都的繁盛景象了。”
整个洛阳城以南北为中轴,让洛水横贯全城,分为南北两区,又以四座大桥接连,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时各地大城多有引江湖之水贯城而过,本没甚稀奇,但却少有如洛水般宽深笔直,使洛阳别具严整调谐的气象。这日后的东都,规模当然非一般城市可比。
三人离开了人潮涌涌的街市,沿着洛水西行,宽达十多丈的河面,巨舟并列,以大缆维舟,铁锁钩连,蔚成奇景。
后世有载,隋时,洛阳的漕运已经非常发达,杨广下令大运河的开凿,以洛阳为中心,西到长安,东至沧海,南达余杭,北抵涿郡,水上交通极度为便利。
而洛阳城内更是渠道如网,处处通漕。北市更是开一新潭,书云“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贩贸易,车马塞满。”那时的洛阳正真称得国际贸易大都市。
为了保证在洛水两边重建东都的物资供应,朝廷在洛水之上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天津桥,这座用铁链联结大船构成的浮桥长达500米左右,亦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浮桥。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着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杆看落晖。
一袭僧衣的石之轩倒是很符这般意境,不过……看这空荡洛水,两岸来往渡船繁忙,不由自嘲,现在可见不到洛阳八景的“天津晓月”啊!没有西苑池塘、天津晓月的洛阳啊!
至少,曼青院已经是名扬北国的风月场。
李渊指向曼青院鲜亮招牌,笑道:“石兄想必是第一次到洛阳来,那这洛城规模第一的青楼定会叫石兄大开眼界。”
石之轩终于见到期盼已久的这“大唐”N大著名建筑之一的东都青楼,不过全然没有兴奋之意,暗想老子饿得快破碎虚空了,你不请我上馆子也罢了,还带我来妓院显摆?靠!
李渊见石之轩望得出神,还当他已被这曼青风情心神牵引,正要继续介绍,却听一旁岳山淡淡发话:“小刀,明月的事你准备怎样安排?”
李渊闻言闪过一丝不满,不过他为人城府甚好,随即故作轻松,叫岳山也没瞧出什么,只听他低声道:“大哥,不是小弟推脱,只是,唉,你也知道我爹那个脾气……”
岳山哼道:“你莫要再说,明月是我自小看大,岳某心里正真当她作小妹,何况尚姨昔年对我岳家有恩。小刀,你也是我的义弟,我瞧得出来她对你是有几分意思,你若不管,难道真要她嫁给辅大海那个混账?!”
岳山心内激气,声音也渐高昂,引得周围人群好奇观望,李渊暗自无奈,只得叹道:“大哥之命,小刀自是无不从之。可是,也没有消息说辅大海要强娶尚大家。更何况,尚大家未必瞧得上小弟的……”
岳山喝道:“胡说!她若不是为你,怎会避到洛阳来?”
李渊微笑反问道:“大哥,她若真是为了小弟,也该到长安去才是。”
第二十七章明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