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盗至极偷天换日(19)[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土是由神州大地上所有的洞天福和十洲三岛汇聚而成地组合而成。
全文字(tzqOGFQrOT).
十洲三岛是两组意义相似的道教仙境名称。源于战国秦汉间方士们的“三神山”说。据《史记?封禅书》等记载,东方燕齐方士传称蓬莱、方丈和瀛洲三神山在渤海中,山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药,仙人宫阙皆黄金白银构造。齐威王、宣王、燕昭王和秦始皇先后派人入海求之,汉武帝亦望祀蓬莱,冀求仙人。此说之出现,盖受更古老的西方昆仑仙山神话的影响。托名东方朔集的《十洲记》,所谓“汉武帝既闻西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十洲”
全文字(sR7VG530JlKVk1FjG).
一。其基本结构是以中国为核心,列出相关洲、岛的方位、范围及离中国若干*,生仙芝,出醴泉,有仙人主治,岛上的人如何长生不老,等等。也有以昆仑为中心者,如《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云:“十洲三岛、五岳诸山皆在昆仑之四方、巨海之中,神仙所居,五帝所理,非世人之所到也。”
全文字(cMVUuZ9RI3pytD5tSZ).
二。“十洲三岛”说大约形成于东晋以后。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称“或弃神州而宅蓬瀛”,
全文字(XGLTiUezHK5cDgtD55a).
三。犹承秦汉旧说;《金丹》篇称,若不得登名山合药,海中大岛屿亦可,“若会稽之东翁洲、亶洲、纻屿,及徐州之莘莒洲、泰光洲、郁洲,皆其次也”。
全文字(HAAR7PkgGrIPNTSNganR).
四。而《明本》所云“或造玄洲”
全文字(ruqQUKqYG9).
五。《祛惑》所云“造长洲而伐木”,
全文字(k9kKxPPC2XE3K9.
六。即为十洲中的二洲。托名葛洪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的《元始上真众仙记》也提到“扶桑”、“玄洲”、“方丈”、“蓬莱山”、“昆仑玄圃”等名,并谓“玄洲、万丈,诸群仙未*者在此”。
全文字(SzaaE7acgF).
七。具体描述十洲三岛的则为《十洲记》。所记十洲是:
全文字(XG4DXPkYltAf).
祖洲。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离西岸七*。上有不死之草。
全文字(tKVeEQXYTgZuWjtU1).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对会稽,离西岸七十*。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出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
全文字(OIM56tzrpZTl9IQ).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地方一千二百里,离南岸三十六*。多丘山,饶生金芝玉草。
全文字(JIDN9NGFrJ3o).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离北岸九*。上有风生兽似豹,取其脑和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年。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取其毛以缉为布,号为“火浣布”。亦多仙家。
全文字(eMvoPPjFZwrEBPu3).
长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五千里,离岸二十五*。多山川、大树,仙草灵药、甘液玉英,靡所不有。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全文字(0Nn8SBH).
元洲。在北海之中,地方三千里,离南岸十*。上有五芝、玄涧,水如蜜浆,饮之长生,与天地相毕;服五芝亦得长生不死。
全文字(FRfIza5UA31X4W85Q).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离东岸十九*。上多山川,积石为昆吾,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如泥。亦多仙家。
全文字(ZO7y1NGn6LUNflu).
生洲。在东海丑寅之间,接蓬莱十七*,地方二千五百里,离西岸二十三*。天气无寒暑,芝草常生地。上有仙家数万。
全文字(UPXh48NB8.
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环绕,鸿毛不浮,不可超越。洲上多凤麟,数万各自为群。又有山川池泽,神药多种。亦多仙家。
全文字(NtRbGccftlkpg95DEg).
聚窟洲。在西海中未申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离东岸二十四*。上多真仙灵官,宫第比门,不可胜数。又有各种奇兽。大山形似人鸟之像,故命名为“人鸟山”。山多反魂树,能自作声,如群牛吼,闻之心震神骇;伐其根心煮汁为丸,名为“惊精香”或“震灵丸”、“返生香”、“震檀香”、“人鸟精”、“却死香”。
全文字(ynGau8iXs3Z4qLtNQmY).
三岛是昆仑、方丈、蓬丘,加上沧海岛、扶桑,实为五岛:
全文字(ihw0i2zoSX3raF).
沧海岛。在北海中。岛中有紫石宫室,九老仙都君所治,仙官数万人。
全文字(3cl97Wumqr).
方丈。在东海中,正方形。三天司命所治,群仙不愿*者,皆往此受太玄箓。仙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
全文字(9jfApGD9vfXN).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太帝官,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故名扶桑。蓬丘。即蓬莱山。在东海之东北岸,其中高山当心,有似于昆仑。乃天帝君总九天之维处。
全文字(rT8Cp4w1k3).
昆仑。号昆陵,在西海戌地、北海亥地,乃西王母所治。
全文字(x126IMFMoQCB).
八。关于昆仑,诸道书多有所记,如《抱朴子内篇?祛惑》便有绘声绘色的描述:“天不问其高几里,要于仰视之,去天不过十数丈也。……有珠玉树沙棠琅碧瑰之树。每风起,珠玉之树,枝条花叶,互相扣击,自成五音,清哀动心。……昆仑山上,一面辄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真济之快仙府也。”
全文字(s2SOM7N1qBMEgsqtCaP).
九。此外,《十洲记》又称:“其北海外又有钟山,……之南有平邪山,北有蛟龙山,西有劲草山,东有束木山,四山并钟山之枝干也。”《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又于十洲外增一穆洲,三岛则增千辰山、方壶山、连石山、沃焦山、钟山、岱舆山、酆都山;并谓海中亦有五岳:东岳广桑山在东海中,青帝所都;南岳长离山在南海中,赤帝所都;西岳丽农山在西海中,白帝所都;北岳广野山在北海中,黑帝所都;中岳昆仑山在九海中。
全文字(A2TIqiriq6PDPf3k).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东晋《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所列十大山洞名与十大洞天一一对应。《真诰?稽神枢》谓句曲山“居月弗地,必度世,见太平”。多为山洞泉源,与风水观念不无关系。道书所列福地,多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次于洞天一级的仙境。
全文字(WPxLoWYqpZ).
“洞天福地”的观念大约形成于东晋以前,编集上清派仙人本业的《道迹经》《真诰》均已提到有“十大洞天”、“地中洞天三十六所”,《道迹经》还称引道书《福地志》和《孔丘福地》。战国以来盛传“三神山”说和“昆仑山”说,但三神山是海中仙境,昆仑山则远在西方。道教形成以后,随着道士入山隐居、合药、修炼和求乞成仙,群山壮丽的景色,奇峭的峰峦,幽奥的洞壑,从洞中涌出的溪流,和山中变化的万千气象,都足以引起共鸣并激发他们的幻想,加之原有的种种传说,从而逐渐形成大地名山之间有洞天福地的观念。早期道经如《抱朴子内篇》《真诰》等都讲到,欲求神仙,须登山请乞、入山居住或合药。葛洪按引仙经,其中提到华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长山、太白山、终南山、女儿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犊山、安丘山、潜山、青城山、峨眉山、緌山、云台山、罗浮山、阳驾山、黄金山、鳖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盖竹山、括苍山等二十余座,并谓:“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难,不但于中以合药也,”而其中不少就被道教认为是洞天福地。
全文字(5ko49UQLbJDSh).
按照道教观点,天、地、水乃至于人皆一气所分;仙境也是“结气所成”,它们相互感通,构成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
全文字(ZkgMceY1duMWvbVq4U7N).
但因气质清浊之异,而上下有别。故《天地宫府图序》称:
全文字(Jf6L104Icb).
“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诚志攸勤,则神仙应而可接;修炼克著,则龙鹤升而有期。至于天洞区畛,高卑乃异;真灵班级,上下不同。”《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亦云:“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则有灵宫閟府,玉宇金台。或结气所成,凝云虚构;或瑶池翠沼,注于四隅;或珠树琼林,疏于其上。神凤飞虬之所产,天驎泽马之所栖。或日驭所经,或星缠所属;含藏风雨,蕴蓄云雷,为天地之关枢,为阴阳之机轴。”按照这一理论,不仅天上有仙境,而且地上海中皆有仙境;不仅地上海中有仙山,而且天上亦有仙山。天上仙山乃真气所化,又下应人身宫府。
全文字(3PYN1xXA1YsVqEB35uY).
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还崇拜五镇海渎、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等,中国五岳则包括在洞天之内。
全文字(TbKxwtES).
洞天福地多系实指。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
全文字(uhFVb8qpirUJjkkIdoqJ).
十大洞天
全文字(fbvUZ3w8h0).
《天地宫府图》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东晋道经《道迹经》胪列十大山洞及与此相应的十大洞天,后为唐司马承祯《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道书所据。它们是:
全文字(kioniLFSmXdP).
第一,王屋山洞,号“小有清虚天”。在王屋县;
全文字(QmhYYNiSUJB61DiN5).
第二,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
全文字(YQ9gJLaeGt92HUEn8AN).
第三,西城山洞,号“太玄总真天”。未详所在,陶弘景《登真隐诀》疑在终南太一山,杜光庭云在蜀州;
全文字(IKXexGfVFaNFRy4wjF18).
第四,西玄山洞,号“三玄极真天”。亦莫知其所在。杜光庭云在金州;
全文字(sFNdlBlDFR).
第五,青城山洞,号“宝仙九室天”。在青城县;
全文字(LfGfkYewtFtFM1K0lfS).
第六,赤城山洞,号“上玉清平山”;
全文字(v0ve0Tkdsm9iWD0jxk5A).
第七,罗浮山洞天,号“朱明耀真天”;
全文字(f5ldXOqVs4).
第八,句曲山洞,号“金坛华阳天”。在句容县;系上清道坛,茅山宗本山;
全文字(lbeFgxzHwRrp).
第九,林屋山洞,号“左神幽虚天”;
全文字(EL8HgVszlE).
第十,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天”。在乐安县。三十六小洞天
全文字(XmZJfimsaru8TEnjbfu).
三十六小洞天是相对于十大洞天而言。《天地宫府图》云:
全文字(uNQ0nzH3paMRz).
“三十六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统治之处也。”《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引《龟山玉经》则谓,三十六洞天“别有日月星辰灵仙宫阙,主御罪福,典录死生,有高真所据,仙王所理”。三十六洞天一词,始见于东晋上清派道书。《真诰?稽神枢》云:“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据道书所载,它们是:
全文字(ckHjKf60HVy1ie).
第一,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
全文字(8lz3NzcoJG).
第二,东岳太山洞,名“蓬玄洞天”。在兖州乾封县,自汉以来认为系考校死魂鬼神处;
全文字(DprCuAQois7jLl).
第三,南岳衡山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治南岳山。按安徽霍山,古名衡山,一名天柱山。《抱朴子内篇》所谓“衡霍正岳”指此。
全文字(ypjlxUXCkd).
第四,西岳华山洞,名“总仙洞天”,亦号“极真洞天”。在华州华阴县;
全文字(EwcORE7op2UP).
第五,北岳常山洞,名“总玄洞天”。在恒州曲阳县,明清以后改祀于山西浑源;
全文字(0A5pxFKoXNj6vbCtM).
第六,中岳嵩山洞,名“司马洞天”。在登封县;
全文字(uyVgYilRtwdVHAZ).
第七,峨眉山洞,名“虚陵洞天”。在嘉州峨眉县;
全文字(pyMY3Ct6vgnY).
第八,庐山洞,名“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
全文字(UCEzID7644LeaHCB).
第九,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
全文字(37vRsBYrPNibRZYbN4X).
第十,会稽山洞,名“极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或云为蜀郡阳平山;
全文字(AxlhASj25vAVx).
第十一,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长安县;
全文字(6BeSgUX2DhZbMsFNPD).
第十二,西山洞,名“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
全文字(qz5JHwyu91T2YR3U).
第十三,小沩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县。按小沩山洞,一作大围山;
全文字(y4V1ruqQUKqYG9ntX.
第十四,潜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
全文字(iXLZfpwyTr6CPMMD0CuB).
第十五,鬼谷山洞,名“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传为张陵炼丹处;
全文字(3RAY4kBgT0).
第十六,武夷山洞,名“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
全文字(9Ztrm4L2XXoI).
第十七,玉笥山洞,名“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
全文字(D3m346o2wJMYw5LI1).
第十八,华盖山洞,名“容成大玉天”。周回四十里,在温州永嘉县,按此与江西华盖山同名异地;
全文字(LwdjN4gnitjUdm7i4OQl).
第十九,盖竹山洞,名“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
全文字(wr3iBYl5ha).
第二十,都峤山洞,名“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
全文字(ByWLUHvQmYC1).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名“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
全文字(k6NVhnSXEKoa).
第二十二,句漏山洞,名“玉阙宝圭天”。在容州北流县,传为葛洪炼丹处;
全文字(CGGXhLLQtx).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名“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
全文字(INzqAuUBxk5Z).
第二十四,洞阳山洞,名“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
全文字(eRs1hvyB78tfFf.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名“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
全文字(0RjJkPFP9RCiT).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名“大酉华妙天”。在辰州西北;
全文字(5SbsoaN5aCMl7BBmr.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
全文字(OM1rc5SM0j).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名“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
全文字(UTTUvO3xe86r).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名“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
全文字(duMWvbVq4U).
第三十,青田山洞,名“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
全文字(jBFoOU5b8ILg).
第三十一,钟山洞,名“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
全文字(BbyqOiX5WvMClk7jRH.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容县,近小茅山;
全文字(l7opCc4LVdr).
第三十三,紫盖山洞,名“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当阳县;
全文字(EGgrCAWEK1sVTho).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名“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
全文字(oB7qqv3mJH8fqqc66mBk).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名“白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县;
全文字(0vWoeq94Ip).
&
第一百九十二章 盗至极偷天换日(19)[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