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缘儒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1、闲来屈指从头数,恩怨情仇皆有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这里,叶昊天等人禁不住面面相觑,既感新鲜,又觉困惑。

    女娲看着众人吃惊的样子,知道他们有很多问题,于是笑道:“先别急,听我讲完你们就都明白了。” 然后又接着道:“魔祖离开的时候将量天神尺也带走了,说是量天神尺既然不能再量天,干脆就用来‘量魔好了。

    盘古也没有阻拦,因为神尺沾染的魔气太重,与其费力消除魔气,还不如另起炉灶炼制神器来得方便。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魔祖,不知道他是到了天外还是躲在人间某个角落里。

    盘古一点也不敢大意。他苦苦思索了数千年,想出了‘清净无为,众生平等的八字天条,然后化身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等多种形象,渡化了包括玉帝、佛祖和五老帝君在内的数十位三清天神,建立了天庭的初步管理体系。

    众位天神齐心协力号召人类向善。他们的努力卓有成效,开始的数百万年,人类的佛心数不但没有下降,而且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但是人类繁衍得很快。宇宙中适合生存的星球渐渐的挤满了人。人群密度越来越高,物资供应日渐匮乏,于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后来矛盾越来越激化,也就有了小规模的争斗,因此整个宇宙的佛心数下降得很快。

    终于有一天,整个宇宙所有人类的佛心数与神丹数之比降到了一比三。盘古觉得如此下去前景不妙,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将管理天下的重任交给了玉帝和佛祖,自己孤身一人到天外探索未知世界并顺便寻找魔祖去了。

    玉帝执掌天下之后,先后做过很多变革,可是始终无法阻止人类佛心水平的不断下滑。直到五万年前的时候,魔劫第一次降临世间。从那以后,魔劫每过两千年光临一次,再也没有爽约。

    开始的几次魔劫规模很小,轻轻松松就被诸位天神扑灭了。最近的几次却愈演愈烈,每次都赤地千里,血流成河,伴随着成千上万的神仙战死或失踪。尤其是这一次,你们都看到了,端的是非常凶险。若是到了下一次,恐怕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我一直在闭关苦思,试图寻找消除魔劫的方法。”

    兰儿最喜欢听人讲故事,而且善于刨根问底,听到这里,禁不住问道:“娘娘,您找到好法子了吗?”

    女娲眉头紧锁道:“要想消除魔劫,归根到底需要提高人类的佛心,这点很难很难。我想了数万年,所有想到的方法都试验过了,可是收获不大。”说到这里她便停了下来,眼看又要陷入到沉思之中。

    风先生怕她一想就是几万年,赶紧插言道:“娘娘,我们在经过仙岩宫的时候看到王母留下的玉佩和观音菩萨的佛珠,就顺便给您带来了。”

    叶昊天这才想起玉佩和佛珠的事,急忙双手捧着递了过去。

    女娲伸手接过,眼中的神光一扫之后,脸上现出了喜色,笑道:“好!如此一来,有希望炼制消魔招魂幡了!”

    众人都惊奇地看着她,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东西。

    女娲看了一眼众人诧异的神色,并没有立即做出解释,而是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要想消除魔劫,必须劝谕百姓修心养性,那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化解眼前的这场魔劫。然而如何才能化解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

    少康第一个叫道:“伏魔卫道,除暴安良,尽力拼杀就是了,不必太计较结果。”

    女娲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风先生试着道:“能不能用大阵将妖人困住,然后慢慢想办法铲除。”

    女娲轻轻颔首道:“用阵法困魔是一条思路,不过难度很大。因为每个大魔头都很聪明,普通的阵法根本困不祝蝴,复杂的阵法又很难引其上钩。比如说此处的大阵,名为虚无飘渺原始混沌太一阵,困住魔头是没有问题的,可惜他不进来怎么办呢?”

    听了这些话,叶昊天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于是不无担心的问道:“娘娘,您和盘古大帝以及魔祖都是从至尊宝鼎中出来的,既然您能破解大阵,魔祖应该也可以,那么魔祖的弟子是否也能破阵呢?”

    女娲摇摇头道:“虚无飘渺原始混沌太一阵是至尊宝鼎内的原始阵法,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此阵一分为二,变成了万灭王鼎中的洪荒三阳阵和九天坤鼎中的洪荒六阴阵,合称为洪荒九阵,威力下降了很多。当我和魔祖出生的时候,至尊宝鼎内只有洪荒九阵,已经没有完整的虚无飘渺原始混沌太一阵了。仙岩谷的大阵是盘古临走前亲手布下的,穿行大阵的方法也是他亲口传给我的。所以不用担心妖人进来。”

    众人听后都舒了一口气。

    叶昊天接着先前的问题答道:“娘娘,我听说如果功力够高的话,可以用开天神斧降伏真神。不知道这方法行不行?”

    女娲点点头道:“不错,对付真神那样的大魔头,只有开天神斧才行。”说到这里她深深叹了口气:“灭魔有两大难点,人们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斩杀魔头只是灭魔的第一步,更难的则是如何消灭多如牛毛的魔众。魔众大都是刚刚沾染魔性的百姓,总数不下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若是杀了实在有违天道,不杀又很难控制魔性的播散,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众人闻言都傻眼了,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办。

    叶昊天跟着叹气:“是啊,不管是魔头还是魔众,要是一下子灭掉几十亿,怎么下得了手啊?”

    女娲接下来做了个比喻,同时将话题转回消魔招魂幡:“除魔就像治病一样,比如身上的肿块,初起较软时可以通过行气活血的方法使之消散,后期坚硬时必须用刀切除。对付十恶不赦的大魔头,必须动用神斧将其铲除;然而对付普通的魔众,还是应该通过消解的方法使其转化为正常人。对此我已经有些思路,不过还不是太成熟,也不知道能否成功。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炼制消魔招魂幡。”

    众人都觉得耳目一新,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兰儿兴奋的道:“娘娘,您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炼制?”

    女娲却转头望了叶昊天一眼,笑道:“炼制之前还要准备几样东西。第一个是足够的佛心,这个我们已经有了。玉佩和佛珠中的佛心合在一起,不下一百五十亿佛心数,足以消解普通魔众甚至小魔头的魔气了;第二个是‘魔引,也就是对魔众很有吸引力的魔器。有了魔引才能将魔众吸引到招魂幡周围,然后用蟠中的佛心中和他们的魔性,将其转化为正常人。”

    云华夫人 “咯咯”笑道:“娘娘需要什么样的魔器?我兄弟这里有好多呢!”

    女娲微微一笑道:“我现在正等他自觉拿出来呢。最好多拿几件出来,魔力越强,效果越好。”

    叶昊天故意捂紧了乾坤锦囊道:“娘娘有话就明说嘛!我这人一向财迷心窍,需要往外拿东西的时候总是反应很迟钝的。”

    众人闻言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未歇,叶昊天将所有的魔器一股脑地倒了出来,大声道:“这些宝贝我不要了,全都送给娘娘,干脆做一个魔性超强的招魂幡,最好能把所有的魔头都能吸过来,也省了大伙儿杀得费劲!”

    女娲笑着摇摇头道:“不是魔性越强越好,我还要仔细计算一下才行。这不是炼制魔器,而是炼制神魔合一、以神控魔的神器。玉佩和佛珠现有的佛心数为一百五十亿,我自己再注入五十亿,总数可以达到两百亿。魔器的总‘魔性数不应该超过一百五十亿。”

    “魔性数?什么意思?”连见多识广的云华夫人也没有听到过魔性数一说。少康还没觉得怎样,叶昊天和风先生都是心细如发的人,自然明白了解魔门新概念的价值。

    女娲笑着解释道:“魔与人的区别在于真实佛心数的多少,真实佛心数不包括购买得到佛心数。作为人类,心中拥有爱,佛心数应是正数;而作为魔,心中充满恨,佛心数往往是负值。将佛心数的负值翻转过来就是魔性数。魔性数越大,表示那人喜欢作孽,而且作恶多端。”

    众人都点点头,觉得这些还不难理解。

    兰儿又问道:“除了佛心和魔引之外,炼制消魔招魂幡还需要什么?”

    女娲似乎被问住了,停顿好大一会儿,才面有难色的道:“还缺一件关键的东西,那就是‘定魔尺,能够划分魔道界限、衡量魔性深浅的标尺。”

    少康兀自不解:“魔性也能衡量?炼招魂蟠还要标尺?”

    女娲道:“魔的特点在于偏离常规专走极端,可是正常人也有轻度失常的时候。比如每个人都会生气,有人生气时发发牢骚就算了,有人拍桌子砸碗大吵大闹,有人却动刀动枪杀人放火。这些行为哪些属于正常范围?哪些入了魔?入魔的深浅程度如何?这就需要一把能够辨明善恶、刚正不阿的标尺了。唉!这样的尺子不好找啊!我最发愁的就是这个。要是当年的量天神尺还在就好了。”

    众人都跟着她发愁,一时之间都沉默了下来。

    叶昊天的心中却起了波澜:“辨明善恶,刚正不阿,说的不就是监天尺吗?作为儒家在天界崛起的关键,监天尺的意义非同小可,自己该不该贡献出来?是儒家的崛起重要?还是消除魔劫救助魔众重要?”他心里挣扎了好大一会儿,最后还是将监天尺取了出来,双手捧着递给女娲:“娘娘,您看这东西有没有用?”

    女娲接过监天尺看了一眼,开始时没觉得有何奇特之处,看第二眼时才忽然轻“咦”一声,自言自语道:“里面蕴含的佛心数不少啊!还有不下千年的功力……还有什么……哎呀!还有浩然正气,平和之心,不偏不倚,不急不徐,天地交泰,水火既济!好,此尺甚好!正合我意!嗯,这好像不是道家的东西,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叶昊天平心静气地将监天尺的来历略微讲述了一下。

    没成想女娲却对儒家的修行方式很感兴趣,笑道:“看来日后提高人类的佛心可能要借助儒家的方法了。这些我们有空时再谈,现在接着说招魂幡。有了佛心、魔引和定魔尺,我就可以在万灭王鼎中炼制消魔招魂幡了。”

    兰儿眼看监天尺就要被炼化,心中很是不忍,于是插言道:“娘娘,我总觉得招魂幡的样子有些恐怖,能不能保持监天尺本来的形状?此尺对于儒家有着特别的含义,就这么毁了总让人舍不得。”

    女娲“嗯”了一声,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监天尺,沉吟道:“这可难了。万灭王鼎能够化尽万物,那么多东西投进去,天知道最后炼成的是什么样子?很难控制啊!”

    叶昊天安慰兰儿道:“没关系,回头我们按照监天尺的样子再造一把算了,毕竟炼制消魔招魂幡非常重要。”

    云华夫人最感兴趣的还是如何除掉真神,可是听来听去都是如何化解魔众,心中有些着急,于是道:“娘娘,天尊离去之后,您就是天下至尊了,只有您才能挽救天下浩劫。我看,您还是早日出山吧!如果能一下子将真神除掉,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女娲闻言叹了口气:“我的功力下降太多,在神仙榜上只排到第十七位,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云华夫人忙道:“那种排名都是虚的。我娘说过,她的功力不及您老人家的十分之一。”

    女娲苦笑道:“你不知道,我当年修炼数百万年聚集的功力在造人的时候就消耗了六成,后来补天又消耗了很大一部分,现在已经大不如前了。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层顾虑,我即使功力完全恢复,也不能亲自出手。魔祖不出手,我和盘古怎好意思亲自出手呢?有事弟子服其劳!盘古化身千万,渡化的众神都是他的弟子。你不是也学过他一项神功吗?”

    云华夫人连忙摇头:“我虽然学过天尊亲传的‘徊风混合万景炼神飞化神功,可是却不管用。当时我还是小孩子,跟着父亲朝见天尊,蒙他传了几手功夫,无奈资质太差,炼了几十万年始终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大魔头真神不是一般的厉害,别说是我,就连五老帝君也不是他的对手。”

    女娲微微一笑道:“不要怕。盘古临行之前,特意将九宝散落于各处,说是收齐九宝者将会成为他的正式弟子,可以传他衣钵。如今这个弟子已经来了。”说到这里,她转过头来看着叶昊天。

    除了兰儿以外,几乎每个人都吃了一惊,没想到叶昊天身上藏着极大的秘密,竟然能跟盘古大帝联系在一起。

    叶昊天叫屈道:“娘娘,我这算什么正式弟子啊?天尊走得那么急,连点神功秘笈也没有传下来!我空有七宝,无奈功力这么差,怎么灭魔啊?”

    女娲笑道:“天尊说过,他练的是清净无为原始混沌神功,一切全凭自己领悟,所以没有功法传下来,否则就落了下乘。所以你就慢慢领悟吧。功力差不要紧,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增强功力。刚才七宝已经告诉我了,你想将九天坤鼎和万灭王鼎合为一体,进入其中快速增长功力。这个方法按说可行,不过却很凶险,能否闯得过去实在不好说。”

    兰儿听见“凶险”二字就心中忐忑,连忙问道:“会有什么凶险?很严重吗?”

    女娲看了她一眼道:“你知道盘古为何将双鼎分开放置?原因是至尊宝鼎既可造神,也可铸魔,成神成魔存乎一心。如果不是心智坚定之人,一点小小的偏激就能被无限放大,造出的就是大魔头了!盘古害怕又造出一个魔祖,所以就将宝鼎分成两半,上面的一半自己留着炼丹,下面的一半交给我看护。”说到这里她转头望着叶昊天道:“不过,你既然能闯过外面的虚无飘渺原始混沌太一阵,说明心智方面问题不大,成功的可能性超过五成。”

    兰儿听得心中一凉:“才五成的可能性?这……这……”

    女娲面色严肃地点点头:“宝鼎之内天机莫测,就算以我现在的状况进去,也只有八成的希望。所以我始终不敢动这个念头。”

    叶昊天故作轻松地笑道:“看来只有凭运气了。好在我的运气一向不错,比如刚才闯阵的时候,眼看就要完蛋,忽然有‘六丁六甲相护,结果不就进来了吗?” “六丁六甲?”女娲望了他一眼,一时没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于是叶昊天将自己在雁荡服下蟹黄汤后体内多了六颗救命宝星的事说了一下。

    女娲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这孩子,福缘不浅啊,竟然得到了弱水三珠之一的蟹黄珠!难怪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弱水三珠?那是什么东西?”叶昊天十分好奇地问道。

    女娲笑道:“说来话长,那都是先天神兽了!当年盘古开天的时候,从鼎中带了十种生物出来,除了碧金之外,还有一龙,一凤,一虎,一龟,一蛇,一牛,一犬,一蟹,一鱼。龙虎凤蛇就不说了,牛就是太上老君出函谷关骑的青牛;犬是二郎神的哮天犬;蟹是万年蟹母,生有蟹黄珠;龟乃不死神龟,藏有龟髓珠;鱼是瑶池灵鱼,可结百碧珠。蟹黄珠,龟髓珠,百碧珠,并称为弱水三珠。如果服下任何两种,将可以易筋骨,通百脉,不论遇到多么重的伤,只要还有一口气在,都可以迅速复原。如果三种全都服了,则可以百邪不侵,定力增强百倍,对于抵御魔功有着莫大的好处。看样子你已经服过龟髓珠和蟹黄珠,所以才能够屡次逃过大难。可惜只差了百碧珠,否则……”说到这里,她笑着看了兰儿一眼。

    兰儿听了忙将挂在脖子上的珠子取了下来,双手捧着给女娲看:“娘娘,您看这是不是百碧珠?”

    女娲看都没看珠子一眼,便道:“没错,这就是百碧珠,我初见你时就知道了。你们的运气真好!瑶池为王母禁地,外人很难进去。百碧珠又极为罕见,纵使在瑶池边守候百年也不一定见到。你们能得齐三珠,真是天降奇缘啊!”说到这里,她对兰儿微微一笑道:“你把百碧珠挂在项上,好看固然好看,只是有些可惜。否则刚才的大阵恐怕难不住你。”

    兰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弟子老早觉得这就是百碧珠,也听说百碧珠能够避邪,却没想到必须服下才有效果。”

    叶昊天却凑近她的耳边问:“你怎么知道这是百碧珠?”

    兰儿轻声道:“我对厨艺很感兴趣,听说‘醴水之魚,名曰朱鱉,六足,有珠百碧,那种鱼是天下美味,百碧珠可以宁心定志。听了你描述的鱼的形状,我一直觉得这就是百碧珠,只是不能肯定。”

    女娲一边笑吟吟地看着他们,一边将百碧珠取下十五颗来,给在场的每个人分了一颗,然后将剩下的珠子还给兰儿,说道:“收好,以后还有大用。”

    少康一直等着叶昊天开口借九天坤鼎,可是等了好久也没有动静,此时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着女娲扑通跪倒,无比虔诚地恳求道:“求娘娘借九天坤鼎一用,帮我父亲和众仙恢复肉身。”

    女娲手一招便将他托了起来,面色和蔼的道:“借鼎没有问题。九大神丹和十八种神材都带来了吗?”

    叶昊天替少康回答:“全都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

71、闲来屈指从头数,恩怨情仇皆有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