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军婚甜蜜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军校毕业答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国防大学的答辩厅飘着油墨与皮革的混味,顾沉舟的作战靴在胡桃木地板上敲出利落的节奏,战术腰带上的弹壳扣刻着

    答辩日期与苏晚晴首次获得

    "军嫂创业奖"

    的纪念日重叠。他的

    PPT

    翻到第三页,投影幕布上突然出现

    "舟晴服装厂"

    的流水线全景:自动剪裁机正按照

    37°

    弹道角切割布料,质检台上的弹壳检测仪排成整齐的队列,像极了他在连队带的工兵班。

    "这是我妻子设计的

    '

    军民融合生产线

    ',"

    顾沉舟的激光笔停在流水线终端的哺乳装,衣领处的弹壳防伪标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剪裁数据源自

    85

    式狙击枪的膛线旋转角,"

    指了指布料边缘的弧线,"既保证哺乳期妈妈的活动自由度,"

    喉结滚动,"又符合野战环境的耐磨需求。"

    后排教授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过,发出

    "沙沙"

    轻响。当

    PPT

    切换到

    "家庭后勤保障模型"

    时,顾沉舟特意放大了苏晚晴设计的

    "战术围裙"——

    腰间的多口袋布局参照战术背心,暗袋里能放婴儿奶嘴或缝纫机顶针,布料用的是他

    2003

    年抗洪的作训服纤维。"我妻子说,"

    他的耳尖在聚光灯下发红,"军嫂的厨房与军人的靶场,"

    指了指围裙上的弹道刺绣,"都需要精准的装备支持。"

    "顾少校,"

    答辩主席扶了扶眼镜,"作为军人,你如何定义

    '

    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

    问题刚落,投影幕布突然映出顾沉舟的弹道笔记片段:"晚晴的缝纫机

    =

    后方主战装备,儿子的弹壳风铃

    =

    敌情预警系统,妻子的银顶针

    =

    战略指挥中心",旁边贴着张偷拍的生活照

    ——

    苏晚晴在缝纫机前哺乳,女儿的小手正抓向她发间的弹壳发卡。

    会场响起低低的惊叹。顾沉舟望着幕布上妻子设计的

    "迷彩哺乳装",想起

    2001

    年冬在高原,她抱着孩子在零下三十度的帐篷里,用他的作训服改防风哺乳巾,顶针上结着冰花却仍在落针。"我的妻子就是最好的答案,"

    他的声音突然轻下来,"她用十年时间,"

    指了指

    PPT

    上的创业时间轴,"把军属的厨房、缝纫间,"

    喉结滚动,"变成了支持前线的后勤阵地。"

    掌声响起时,顾沉舟摸了摸西装内袋的银顶针

    ——

    那是苏晚晴用他第一枚军功章弹壳磨的,内侧刻着

    "沉舟"

    二字。幕布切换到

    "军民融合成果"

    页面,除了服装厂的专利证书,还赫然列着苏晚晴为边防连设

第132章 军校毕业答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