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军婚甜蜜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随军落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秋的阳光斜切进缝纫社宿舍楼的窗户,苏晚晴的银顶针在《闪闪的红星》绘本上投下小光斑,女儿小羽正指着潘冬子的红星帽出神:"妈妈,这个星星是不是和爸爸肩章上的一样?"

    话未说完,铁门被钥匙拧开的声响打断,婆婆的蓝布衫带着长途车的尘土味,手里攥着的牛皮信封边角发皱,正是从湖北老家寄来的户口迁移证。

    "妈,您怎么不提前说?"

    苏晚晴慌忙起身,发现婆婆的布鞋还沾着村口的红胶泥,蓝布包的提手处新缝了圈弹壳碎

    ——

    那是上个月她教老人的

    "拥军加固法"。老人没说话,颤抖着展开户籍页,"城镇居民"

    四个字在阳光下泛着红章的光泽,突然从布包里掏出双千层底,青布鞋面上用红棉线纳着五角星,针脚密得能拦住秋风吹来的沙。

    "1962

    年他爸参军时,"

    婆婆的拇指划过鞋底的耐磨层,那里用弹道比例尺压着极细的

    "平"

    字,"我纳了十双鞋,"

    喉结滚动,"想着等他凯旋,"

    指了指顾沉舟的作训鞋,"没想到,"

    顿了顿,"等到的是张烈士证。"

    小羽突然握住奶奶的手,发现她掌心的老茧比王婶的还深,每个纹路里都嵌着经年的布屑,像极了苏晚晴改衣时留在裁剪台上的痕迹。

    顾沉舟的作训鞋声在楼道响起,进门时战术腰带还别着刚从武装部领的

    "随军家属联络卡"。他望着母亲手中的千层底,突然想起

    1994

    年军校毕业,母亲塞进行李箱的鞋垫,边缘同样藏着极小的

    "安"

    字

    ——

    那时他不懂,直到在边境巡逻时,鞋垫的耐磨层救了他的脚掌,才明白每个针脚都是未说出口的牵挂。

    "现在政策好了,"

    苏晚晴接过婆婆的蓝布包,发现夹层里还装着半袋红景天种子,"缝纫社的宿舍楼有专门的军属套房,"

    指了指阳台晾晒的、用退役作训服改的家居服,"王婶她们早把暖气管道按您老家的火炕原理改了。"

    婆婆摸着户籍页上的钢印,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三十年的等待:"当年你爸说,"

    喉结滚动,"军人的家属要像胡杨,"

    指了指窗外的双拥林,"现在才知道,"

    顿了顿,"胡杨也能搬进楼房。"

    顾沉舟接过母亲递来的鞋垫,发现

    "平"

    字周围用弹道线勾边,恰是他在部队教新兵的

    "安全警戒区"

    画法。鞋垫背面用红景天汁写着行小字:"沉舟的路,娘的针脚铺",墨迹已淡,却比

第172章 随军落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