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的女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道教熏陶下的王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r/>
    nbsp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宇回邺城。

    nbsp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夏,又被征诏而回京都。

    nbsp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冬十二月,曹叡患病严重,拜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共同辅政,嘱咐后事。

    nbsp曹宇、刘放、孙资长久地掌管国家机要,夏侯献、曹肇心中忿忿不平。

    nbsp殿中有一只鸡飞上树,两人互相说,“这也太久了,看他们还能活几天!nbsp”

    nbsp刘放、孙资怕有后患,私下想加以离间。

    nbsp曹宇性情恭顺温和,诚恳地坚决推辞,曹叡让刘放、孙资进入卧室问道,“燕王真是如此吗?”

    nbsp刘放、孙资答道,“燕王实际是自知不能承担重任,所以这样。”

    nbsp曹叡问,“谁可以承担?”

    nbsp当时只有曹爽一人在旁,刘放、孙资顺势推荐曹爽,并且说,“应当召回司马懿参与。”

    nbsp曹叡问,“曹爽能承担这件大事吗?”

    nbsp曹爽汗流满面,紧张得不能回答。

    nbsp刘放暗中踩他的脚,耳语说,“快说以死奉社稷。”

    nbsp曹叡听从刘放、孙资建议,打算任用曹爽、司马懿,不久中途又改变,下令停止先前的任命。

    nbsp刘放、孙资再次参见游说曹叡,曹叡再度听从他们的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刘放说,“最好亲自写下诏书。”

    nbsp曹叡说,“我疲乏极了,不能写。”

    nbsp刘放随即上床,把着明帝的手勉强写下诏书,遂拿着出宫大声说,“有诏书免去燕王曹宇等的官职,不得在宫中滞留。”

    nbsp曹宇等流泪而出。

    nbsp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夏,曹宇回到邺城。

    nbsp景初、正元、景元中,一直累积增加食邑,一共达五千五百户。其子常道乡公曹奂,在高贵乡公曹髦(máo)被弑后入继大宗,是为魏元帝。

    nbsp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曹宇被降封为燕公。咸宁四年(278年),曹宇去世。

    nbsp……nbsp……

    nbsp这还是曹操的儿子吗?怎么这么懦弱?他还有个儿子,就是末代皇帝曹奂,他和他爸何其相似呀?父子二人中间是不是有个人,使其然?

    nbsp对喽,真有这么一个人,她就是曹宇的妻子,曹奂的妈妈。

    nbsp张夫人很有来历,她是“五斗米教”张鲁大师的女儿,曹宇和曹奂就是在这种浓郁的道教氛围中做事的。

    nbsp“五斗米教”因入道者须交五斗米而得名。

    nbsp创教人张鲁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他教育道徒要互助互爱,“诚信不欺诈”。

    nbsp道徒有病,则“自首其过”,为此,设立“靖庐”,作病人思过修善之所。

    nbsp又设“祭酒”,主要为病人请祷。

    nbsp对犯法之人,不随便处罚,“三原然后乃行刑”,比孔子的“不二过”要宽容得多。

    nbsp他还命人在境内大路边建立“义舍”,教人们不要蓄积私财,多余的米肉交义舍,以供过往之人食用,不过,只能“量腹取足”,不可多吃多占,“若过多,鬼辄病之”。

    nbsp此外,他还实行禁酒等利民措施。因此,深受传教地各族人民的欢迎,使之成为传教地下层民众心中的一方乐土。

    nbsp估计,张夫人,是“五斗米教”的忠实信徒,也是她丈夫和儿子的虔诚地传播者,没有这么个人,能有那样的丈夫和儿子吗?

    nbsp曹宇(200——278)享年78岁,这在曹家寿数,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nbsp他当皇帝的儿子也享年56岁,少见。

    喜欢。

第64章 道教熏陶下的王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