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贞观叫化县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抽丁拔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坐在新收拾出来的会议室,李陌恍如隔世。

    nbsp这个会议室已经有后世三四分的样子了。

    nbsp四张长桌拼成的大会议桌,周围摆了十把圈椅。

    nbsp会议室前方还摆了一块黑板,方便写些要点。

    nbsp坠儿挡不住李陌再三要求,每把椅子前都放了一杯竹叶茶。

    nbsp李陌实在是喝不惯大唐的茶,现在竹叶茶乃是太平的官方指定用茶。

    nbsp对于县务,李陌一直持开放态度,太平的发展没什么可保密的。所谓大会说小事,小会干大事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nbsp真正重要的事也不会当着这么多人说。

    nbsp今天的晨会算是到场比较全的一次了,挨着李陌,左边依次坐了刘仁轨、马周、薛仁贵、颜令宾,右边则是杜如晦、王凝雪、姚仁礼、罗会。

    nbsp左政右商,泾渭分明。

    nbsp等等,李承乾你一小破孩儿来凑什么热闹,居然还坐在本府的正对面。

    nbsp李陌颇有怨言,但也没好多说什么,毕竟这可是大客户。

    nbsp“今天的会议人数稍多,诸位长话短说,只说问题,大家商量如何解决。”李陌简单做了个开场白,“正则兄长,就由你先开始吧。”

    nbsp刘仁轨也没做推辞,直奔主题。

    nbsp“自‘以工代赈以来,大量流民涌入太平。”

    nbsp“截至昨日,太平人口已达一万七千户,近七万人。”

    nbsp“随之而来也引发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大部分尚可应付。”

    nbsp“难以解决的有三个:”

    nbsp“其一,流民涌入致使周边府县缺少壮丁,已影响其春耕,周边各府前后发函声讨,某担心持续下去,传到朝堂,会对太平不利。”

    nbsp“其二,人口聚集,导致物价持续攀升,如今运至太平码头的粟米价格已由之前的三文每斤,涨至四文,长此下去,粮价或将失控。”

    nbsp“其三,近期已有不少胡商出入太平,该施以何政?”

    nbsp刘仁轨介绍完当下的问题,杜如晦听了暗自吃惊。

    nbsp他知道太平现在人口众多,但再怎么想,也想不到居然已经有七万人之多,这都已经赶上一州的人口了。

    nbsp怨不得朝堂之上自己的叔父杜淹会有这么大的意见,肯定是太平的做法已经影响到了周边各个州府的勋贵了。

    nbsp他对刘仁轨的发言也持赞赏的态度,这个年轻人思维严谨,讲话条理分明,对周边以及朝堂都有所洞察,当属可造之材。

    nbsp“流民来都来了,总不能全都遣返回去吧,但凭本事吃饭,有本事把太平的乡民也抢走啊。”

    nbsp李陌暗骂周边这些官吏,冬天的时候不愿意养这些灾民,现在开始春耕了,知道缺人了,又开始大放厥词,好事全让他们占了。

    nbsp“我们是太平的父母官,管好太平就是了。”

    nbsp“至于朝堂之上,固步自封、不求进取之辈有之,太平发展伤其利益者亦有之,党同伐异之辈甚有之,这些人少不了对太平口诛笔伐、大放厥词。”

    nbsp“然则,本府相信当今圣上乃少有的千古明君,太平之事若传到朝堂,也必能明辨是非,给太平以公道。” 第四十七章 抽丁拔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