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入红楼梦不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第二十一章 请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值暮春之际,湘云偶成一小令,调寄《如梦令》,与宝钗看了,又来找黛玉,二人便拟了柳絮之题,众人依着限调填出词来,写出来大家品鉴。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黛玉因笑道:“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不多时宝玉、探春、宝钗、宝琴也拿出各自的都放起来。

    顽了一回,黛玉和宝玉相继绞了籰子线,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象要来绞的样儿。”这时东面升起一个黝黑的方形风筝,飞到半空“呼喇喇”一阵响,迎风展开成了一个四脚俱全、龇着白牙的猴子,探春笑骂道:“好一只皮猴儿,也来凑热闹了。”众人齐声哄笑,都当这个风筝是贾琮放的,殊不知宁府会芳园中,籰子正持在昆仑的手里,贾琮坐在四轮车上笑道:“想不到你还藏了这个本事。”

    有平儿站在一旁看热闹,昆仑嘴咧得活像天上那只猴子,自吹自擂道:“如何?这就叫真人不露相。”

    说话间两只凤凰已经绞在一处,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贾琮的眼神蓦然冷了下来,指着那个喜字风筝说道:“能不能把它绞开?”昆仑答应一声,手腕连动,两只风筝很快也绞在一处,又顿了一阵,平儿笑着拿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可巧那边的线也断了,不多时两只凤凰也断了线,四只风筝飘飘摇摇,展眼便不见了踪影。

    贾琮静静地看着,眉宇也慢慢舒展开来。响鞭,响净鞭也;玲珑喜字,和亲也。哪怕只是个预兆,我也要把它彻底绞死在摇篮里。

    心情大好,遂调侃昆仑道:“果然真人不露相,露相不是人哪。”

    昆仑斜了贾琮一眼,笑道:“穿上坎肩儿也未必是个人,话说这里谁是属猴的?”贾琮听了大笑,算啦算啦,当着你老婆的面,给你留点脸皮吧。边笑边转动车轮往前走,昆仑正要上前来推,贾琮推开他的手说道:“你们忙去罢,我去瞧瞧珍大嫂子。”

    原来这架四轮车上还镌刻了风符阵,只要不遇到障碍,光凭手腕的力量便能前行。不多时已来到尤氏的院门口,贾琮抽出一支拐杖,拄着杖进了院子。请安奉茶毕,正想着该怎样开口,尤氏冲贾琮福了一福,说道:“有件事请琮哥儿能实言相告,我们感恩不尽。”

    一丝不好的感觉悄然爬上心头,贾琮来不及细想,忙还礼道:“大嫂子怎么说起这话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了。”尤氏问道:“琮哥儿也知道蓉哥媳妇丧礼那会,有一日宗祠后面丛绿堂忽然塌了,而后家中罹难。我只想问一句,这件事跟明威将军究竟有没有关系?”

    贾琮的脑子飞速转动起来,双手拢在袖子里,下死命掐着手背,努力维持着平静的表情,“大嫂子不知,这事儿和玥大哥确实有点关系。”说到这里见尤氏的面色越发紧了,贾琮淡淡一笑道:“我后来听说那会子皇上在宫里遇刺,背后涉及一个修仙的宗门,玥大哥因此奉命追查。谁成想刺客端的狡诈无比,不知在哪里得到消息,竟藏身咱们家宗祠之中。当夜玥大哥与他交手时不慎劲力外泄,才冲垮了丛绿堂。”

    “本来这事儿都已经结案了,谁知皇上疑心家中与此事有牵扯,才带了珍大哥去问话。最最不该的是大伯父一篇阴鸷文注解,居然直斥皇上残害手足,有违人伦,大嫂子想想,这岂不是火上浇油?谁能落得着好?”

    “之后玥大哥花了半年时间将幕后的宗门一网打尽,希望籍此为珍大哥脱罪,可惜珍大哥、蓉哥儿、蔷哥儿终究没能等到那一天。”说着贾琮抽了抽鼻子,瞄了瞄手背上如许来深的指印,扮出一幅潸然泪下的模样,引得尤氏、银蝶也跟着哭了一会。直到二人收了泪才抽抽噎噎地说道:“本想着有事情来求大嫂子,却说了些不相干的闲话,惹大嫂子伤心了。”

    尤氏试着泪说道:“琮哥儿这是哪里话,听你这么说我也就安心了。有事只管吩咐,我再没有不尽心的道理。”

    贾琮忙说道:“大嫂子言重了,还是为昆仑成亲的事儿,玥大哥向来不管这些事的,昆仑和平姐姐又不好意思为自己张罗,我一个人没操办过,整日里像只无头苍蝇,不知该干些什么,就想请大嫂子出面帮衬一下,”见尤氏面露沉思之色,又赶紧说道,“大嫂子若不方便,请银蝶姐姐在旁边指点指点也成。”

    尤氏笑道:“琮哥儿别多心,我虽不好抛头露面,这种事情到底也经手过几回。不说别的,只看你们几位素日里的情义,我还能站干岸不成?”

    欧耶!贾琮在心里比了个剪刀手,《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办个婚礼对尤氏还不是易如反掌?又客套了几句方告辞出来。出了门才感到风吹背后冷嗖嗖的,坐在四轮车上长舒一口气。居然从前日的情形便能推断出贾玥跟抄家有关,说尤氏不精明打死作者我都不信了。

    次日尤氏让银蝶唤来林之孝两口子及各房管事,当着贾琮的面分派各项事宜,贾琮则站在一旁默默地学习。

    …………

    光阴似箭,不觉已至五月时节。这一日园中诸人皆收到一份奇怪的请柬:时维中天,醉烟景凝之时,祭饯花神之日,谨备寻常风味,于会芳园逗蜂轩中雅会,扫榻以待,伏望早降。

    且说宝玉见了这帖子,心下大奇,便袖了帖子去寻黛玉。还未到沁芳亭,迎面碰见雪雁说道:“姑娘们都去紫菱洲了。”又转身往紫菱洲而来。到了临水亭中,原来李纨、黛玉、宝钗、湘云等都在这里。一见他来,都笑道:“这不又来了一个?”宝玉拿出帖子笑问道:“敢情你们也接着帖子了?”

    李纨道:“大清早琮哥儿打发人送来的,措辞硬硬绷绷,倒有几分像战书,只这笔字不俗。”

    宝玉道:“去年琮哥儿送我一柄扇子,上面题的正是这一笔字。”一言未了,听得探春笑道:“你既然早看见了,为何不拿出来给我们也瞧瞧?”宝玉忙笑道:“那扇子我只带出去一次,竟不知放在那里了,方才袭人她们也没翻着。”

    黛玉也笑道:“想必你出去赴宴时,忘在哪里了也未可知。”

    这时李纹李绮问道:“姐姐们快说说,这字究竟好在哪里,我们见识浅薄,再看不出来的。”

    宝钗拿起帖子品析道:“要想写出一笔好字,运笔有提按转折、挫回纵驻,格局有地载天覆、脉络曲直诸多讲究。你们再看这字迹,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听任心腕之交应,已成‘无心有书之势,非功力精深,胆识过人者不能为。”

    湘云也说道:“这才是极难得的。自金文、石鼓文起,初备格局;秦篆、汉隶方有运笔;章草有‘尚美、尚用之争;钟繇法度备尽;右军妍利劲媚;唐书尚法,初唐时仍以劲瘦为美,自颜鲁公气魄方为一壮;宋书重义趣而不拘于法度。宋之后创制愈少,剽窃模拟、遗神取貌者愈多矣。”

    宝玉接口道:“正是这话,欧阳修曾言学书当自成一家,模仿他人,书奴尔。”

    黛玉冷笑道:“行书草书且不论,单说楷书一道:钟繇古雅醇厚,二王妍丽,智永圆润,欧书法度森严,柳书骨力遒劲,颜真卿气势雄浑,虞褚外柔内刚、丰艳流畅,苏东坡造意无法,黄庭坚纵横奇绝,米芾雄逸沉着,蔡京淳淡婉昧,宋徽宗瘦劲锋利,赵孟頫圆转遒丽。却不知前辈留下多少余地给后人。”

    宝琴说道:“话虽如此,可纵然有书圣、书仙在前,后人就写不得字了吗?”众人点头称是。正说着贾琮步履匆匆而来,从茶盘上端起一碗茶,一气儿饮尽,用手绢抹了抹嘴才说道:“已经回过老太太和太太了,芒种节那天姐姐们都去会芳园热闹热闹。”刚说完,发觉姐妹们都用狐疑的眼光打量着自己,探春将帖子在他眼前晃了晃,“给我从实招来,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贾琮无奈地摸

第10章 第二十一章 请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