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入红楼梦不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第二十五章 归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说芳官自出了园子,茶饭不思,勾引上藕官蕊官,只要剪了头发做姑子去。恰逢周瑞家的差人来问愿不愿去东府,三人的干娘寻思东府声威赫赫,岂有不愿攀高枝的道理,亲手领来交于平儿过目,又得了赏钱,心满意足而去。平儿安抚三人一番,一时也想不出该派她们什么活计,只得暂时交给司棋,帮着照看晴雯。都是纯真烂漫的年纪,不出一月,天性复发,大有将会芳园闹得鸡犬不宁的架势,昆仑笑骂:“一群记吃不记打的东西,好了伤疤忘了疼。”皆是后话。

    又过了三两日,黛玉来看宝玉,闲话时说道:“才刚太太打发人叫你明儿一早快过大舅母那边去。二姐姐已有人家求准了,想是明儿那家人来拜允,所以叫你过去呢。”移时果有王夫人打发老嬷嬷来,吩咐他明日一早过贾赦那边去,细打听方知贾赦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贾政深恶孙家,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只得作罢。

    宝玉见娶亲的日子甚急,不过今年就要过门的,又见邢夫人等回了贾母将迎春接出大观园去等事,越发扫去了兴头,每日痴痴呆呆,在紫菱洲追忆、吟歌,正好遇着香菱,说起薛蟠迎娶夏金桂一事,谁知引起误会,便怅然如有所失,呆呆的站了半天,还入怡红院来。一夜不曾安稳,次日便懒进饮食,身体作热。此皆近日抄检大观园,羞辱惊恐悲凄之所致,兼以风寒外感,故酿成一疾,卧床不起。一月之后,方才渐渐的痊愈,贾母命好生保养,过百日方许动荤腥油面等物,方可出门行走。

    四五十日后,又闻得薛蟠已娶亲入门,夏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翰,恨不得就过去一见才好。再过些时,又闻得迎春出了阁,思及当时姊妹们一处,耳鬓厮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心中凄惶迫切之至,忽觉窗外秋风萧瑟,枯叶纷飞,随口问道:“我病了,姐妹们都来看我,宝姐姐为何不来?”

    袭人在一旁答道:“想是太忙没有空闲,先是薛大爷娶亲,不几日又生气。”

    宝玉问道:“生甚么气?”

    袭人答道:“听说新娶的薛大奶奶厉害的紧,把薛大爷辖制住了,后来越次要占薛姨太太的上风,多亏宝姑娘随机应变,暗中用道理弹压着,不然还不知要闹成什么样子。”宝玉听袭人说的不堪,便记挂起香菱,少不得潜心忍耐,暂同这些丫鬟们厮闹解闷,这百日内,只不曾拆毁了怡红院。

    终于挨过百日,堪堪已是腊月。宝玉出门行走,见过夏金桂,心中十分纳罕。这日与王夫人请安,正遇见迎春奶娘来家,说起孙绍祖恶行恶状,王夫人因说:“我正要这两日接他去,只因七事八事的都不遂心,所以就忘了。前儿宝玉去了,回来也曾说过的。明日是个好日子,就接去。”正说着,贾母打发人来找宝玉说:“明儿一早往天齐庙还愿。”宝玉如今巴不得各处去逛逛,喜的一夜不曾合眼。次日随了两三个老嬷嬷出西城门外天齐庙烧香还愿,焚过纸马钱粮,说过疗妒汤药,功课完毕,方进城回家。

    那时迎春已来家好半日,在王夫人房中诉委曲,一行说,一行哭的呜呜咽咽,连王夫人并众姊妹无不落泪。王夫人只得用言语解劝说,一面命人忙忙的收拾紫菱洲房屋,命姊妹们陪伴着解释,又吩咐宝玉:“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走漏一些风声,倘或老太太知道了这些事,都是你说的。”宝玉唯唯听命。迎春是夜仍在旧馆安歇,众姊妹等更加亲热异常,一连住了三日才往邢夫人那边去。先辞过贾母及王夫人,然后与众姊妹分别,更皆悲伤不舍。还是王夫人薛姨妈等安慰劝释,方止住了过那边去。又在邢夫人处住了两日,就有孙绍祖的人来接去,邢夫人本不在意,也不问其夫妻和睦,家务烦难,只面情塞责而已。迎春虽不愿去,无奈惧孙绍祖之恶,只得勉强忍情作辞了。

    不多时行至二门前,看见一顶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正候着,迎春不觉滚滚落下泪来,却听身后有人说道:“姑娘哭甚么?先去我那边住两日,商量个法子再说。”回身见平儿站在一旁,对迎春笑道:“孙家的人让我家里那位给打发走了,珍大嫂子和四姑娘都等着姑娘哪。”说罢又低声道:“司棋也在。”迎春惊喜交加,忙进了轿子,一路到了宁府,与尤氏、惜春等人抱头痛哭,司棋跪着哭道:“我是个糊涂脂油蒙了心的,做下没脸没皮的事情,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分上饶我这一遭,今后好歹生死在一处罢。”片晌功夫昆仑领着探春也到了,陪着哭了一会,待收了泪,探春向昆仑款款施礼道:“多谢将军援手之恩。”昆仑摆了摆手,袖出一张笺纸递了过去,姐妹们展开看时,见纸上仍是那一笔字迹,写着: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众姐妹如雷轰电掣一般,心中各有明悟,探春把笺纸紧紧握在心口,含泪问道:“琮哥儿怎么还不回来。”昆仑摇头答道:“这个我真不知道。还是说说二姑娘的事罢。”迎春哭道:“我不去孙家,能守着姐妹们过一辈子就心满意足了。”昆仑拍着手大笑道:“好,包在我身上。”说完作辞而去,平儿引着姐妹们自去安排迎春的住处不提。

    傍晚时分昆仑回到宁府,平儿迎上来问道:“可办妥了?”昆仑也不答话,拿出一封文书交给她,平儿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帖并帐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便看那上面写道:“孙绍祖谨立休放妻书……今对六亲放者,皆生欢喜。立此文书者,押指为凭。”后面一个大大的血指印。

    平儿看过,狠狠松了口气,又咬牙切齿道:“便宜了那猪狗不如的畜生!”

    昆仑道:“杀的没有吓的怕,但凡打女人的男人,少有不是怂包的,只掰断他两根手指头就服软了。”说着嘿嘿一笑,一把揽住平儿的纤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她脸上啄了一口,平儿猝不及防,想要拍开那支作怪的手,猛然看见昆仑脸色一滞,飞也似地冲了出去。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贾琮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斜影,昆仑来到他身边,问道:“你回来了?”

    贾琮的声音却极冷漠,“二姐姐呢?”

    昆仑答道:“先合离,过一阵子再收拾那个孙绍祖。”

    贾琮看了昆仑一眼,说声“拖沓”,登时不见了踪影,昆仑若有所思,脸色愈发凝重。

    夜幕降临,薛姨妈房中,宝钗和莺儿正照看着病榻上的香菱。自从挨了薛蟠一顿门闩后,香菱便把前面路径一心断绝,跟随宝钗去了。虽然如此,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本来秉赋怯弱,皆由血分中有病,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此时油尽灯枯,竟渐渐露出下世的光景来。薛姨妈百般无法,唯有坐着干哭,宝钗又恐母亲哭坏了身子,正在劝慰时,忽觉心头一震,快步出了屋子,蓦地望见贾琮站在院子里,全身裹在一袭青黛色长袍中,长发披散,脸庞苍白妖异,看到宝钗出来,走上前取出个小盒子,说道:“此物可救香菱性命。”

    宝钗刚欲发问,闻得一声庄严佛号由远而近,不多时一个癞头和尚也出现在院中,正是: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

    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

    贾琮眼睛一眯,缓缓转过身,那和尚双手合十道:“夺孙府三十余条性命施救,不知她受不受得起这份因果。”

    贾琮冷声道:“‘菩萨皇帝四次舍身,佛门得钱四万万,不知佛受不受得起这份因果。”

    癞头和尚道:“施主莫要顾左右而言他,舍大而救小,我不为,佛亦不为。”

    “够了!”贾琮断喝一声,长袍无风自动,露出身上瑰奇的铠甲,双手掣起一支漆黑□□,直指癞头和尚,“想阻吾,拿出手段来!”

    癞头和尚如临大敌,双手不断结出法印,片刻后居然失声叫道:“无命之人!你是域外天魔!”

    贾琮哈哈大笑,笑声说不出的诡谲,“吾本无命,尔等‘命修能奈吾何?”言讫□□上爆起烈焰,映衬着他的脸庞显得愈加妖异,“几个孽儒弄出的理学,生生将吾华夏子民变成食人民族!吾之使命,便是将他们打下神坛,万劫不复!”

    癞头和尚大声回应道:“人伦之道、三纲五常,你打的破吗!”

    “域外自有妙计,你投胎后慢慢去学罢!”

    天地元气急速汇聚在二人身上,四周一片静谧,时间也似乎就此停滞下来。一阵抽泣声骤然打破了氛围,不知何时宝钗已来到贾琮身后,双臂紧紧环抱在他胸前,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滴在铠甲上,那一处铠甲随之烟消雾散,滴在头发上,烟雾下显现出一片银丝。须臾蜜合色云烟氤氲缭绕在二人身边,贾琮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一幅幅情景画面:

    …………

    绣房里小女孩紧盯着大人手中被撕碎的书本…

    中年妇人惶恐地抱紧两个孩童,几个男人满脸趾高气昂…

    妇人哭骂小男孩,身边小女孩默默地把书丢进火盆…

    坐炕上妇人拿起刺绣,轻轻摩挲着少女的头发…

    灯

第14章 第二十五章 归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