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古代奔小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文武之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方普降大雨,湘、鄂、赣、浙、闽、粤、桂、这几地的巡抚纷纷派送八百里加急,送往大康朝政治中心,京都。

    今日早朝的时候,金銮殿里面的气氛明显的压抑了很多。皇帝的脸色,此时写满了愁容,他很疲惫,虽然只有四十多岁的人,可是现在的样子却像是六十多岁的人一样苍老。这几年国事繁忙,他又亲力亲为,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吃不消了。

    “诸位爱卿,朕昨夜接到了南方六省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南方大水!波及六个省!大片农田被淹,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朕痛心啊!”

    “吾皇请息怒……”

    皇帝的一声叹息,让整个朝堂的大臣们纷纷跪下,这么大的天灾,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偏偏让他们遇上了,其实他们也是很绝望。每个官员,昨晚都被入城的快马给惊醒了,京城昨晚,朝南的大门就没关过,不时地有八百里快马奔驰而过,马上的信使高呼“南方大水!十万火急!”的口号,一路狂飙。

    昨晚注定是一个难眠的夜晚,所以一大早,朝廷的朝会之上,每个人的脸色都十分的凝重。以至于皇帝都叹息不已。

    众多的大臣们,都知道这救灾行动得赶快进行才行,不然将会造成更大的隐患。百万流民,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启禀陛下,赈灾之事,刻不容缓,臣等恳请陛下下旨赈灾!”

    文臣之首,林烟阁大学士,黄忠明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一开口,众大臣纷纷附和。皇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不过皇帝心中还是有点担忧,无他,没钱。

    “户部尚书何在?”

    “臣在!”

    “国库以及京都附近四大粮仓,如今储备如何?”

    “启禀陛下,国库如今存银三百万两,粮仓储备,目前只有广济仓是满的,其余的三个粮仓……额,都不足三成。”

    “混账!朕励精图治二十余年,怎么只会有这么一点钱粮?朕问你,这些年积攒的钱粮到哪里去了?”

    皇帝的一声怒吼,把户部尚书马立名给吓得跪在了地上。钱粮缺口这么大,马立名也是欲哭无泪。他从荆国侯史岚清手上接过户部尚书的职务以来,就只有这么多东西。每年朝廷各个地方都要用钱粮,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去节省了,人送绰号“马抠门”!

    就算是这样,这朝廷的钱粮还是维持在这么一点低储备的样子,他也是心里苦,说不出。

    “臣有罪!”

    马立名深知做官之道,先认错,板子就少一半。

    “哼!朕倒要问问,这些年的钱粮都到哪里去了。你给朕说清楚,就按照今年的开支来说!”

    其实皇帝心里也有点数,只是,他不好自己开口,想要借着户部尚书的嘴里说出来。

    “臣遵旨。今年年初统计,总共收到税收共计一千四百万两,粮食三百八十七万石。而每年的官员俸禄,折合银两二百万两。然后是几大边军的军饷,总共占了六百万两,粮食用作军粮消耗为两百三十万石。前些日子,拨款修筑黄河大堤,消耗库银两百万两,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开支,加起来一百万两。

    陛下,这些就是每年的开支,臣等竭尽全力,给国库留下了三百万两存银,和一百五十万石的存粮。臣为了这事,和不少同僚争吵得脸红耳赤,别人都叫臣‘马抠门!可是,臣实在是尽力了。我朝军队过于庞大,每年耗费巨大,臣恳请陛下裁军!”

    图穷匕见!

    这下子,才是真正的戏肉来了。从户部尚书的报账来看,消耗最大的就是军队。而文官集团们,就是要虚弱武将、勋贵集团们的兵权。这下,矛盾摆到朝堂之上了,就看皇帝怎么选择。

  &nbs

第二十四章 文武之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