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渡亡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一渡,华发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这样,二人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r

    项王领兵,虞姬必随行,因为,他喜欢看她舞剑,她喜欢为他舞剑。\r

    然而,项王刚腹自用,最终穷途末路。\r

    垓下,楚军大营,项羽坐在帐内椅上,闷头饮酒,再不复当年意气。\r

    “大王,少饮一些吧。”身旁,为其斟酒的虞姬面带一丝愁容,时隔多年,岁月洗去了她一身铅华,比起当初看起来更加成熟,内敛。\r

    项羽将酒一饮而尽,酒水顺着他的胡须流淌而下,他却毫不在乎,反而自嘲一笑,道:“我倒是小看韩信了,没想到,这泼皮还有一腔义气。”\r

    不仅虞姬不语,就连旁边的我心里都有些戚戚然,其实在垓下之前,所有人都小看了韩信。\r

    当初的形式是,韩信帮项羽,则项羽主天下,韩信帮刘邦,则刘邦定中原,如果韩信两不相帮,则天下三分。\r

    在秦末,人杰何其多也,但众多人物中,在我心中能当的起英雄二字的,唯有二人。\r

    一是项羽,二是韩信。\r

    项羽自不必多说,后者韩信,虽然出身不好,但却知恩图报,重情重义,再加上用兵如神,宛如兵仙在世,足可称为英雄。\r

    可惜,韩信是兵仙不假,却也是个官痴。\r

    好大喜功,居功自傲,这两个词形容韩信十分恰当,也正因韩信不懂自保之道,再加上功高震主,所以汉室定鼎中原后,其下场才会这么惨。\r

    不过韩信虽然缺点很多,但对刘邦的感激和忠诚,却不容辩驳。\r

    十面埋伏之前,韩信对前来的楚国使者,如此说道:“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r

    楚国使者无奈走后,其谋士也曾劝韩信自立,但依旧被韩信严词拒绝,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r

    然而,有一句诗放到韩信身上十分合适:天下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r

    于是乎,一代人杰韩信,便和项羽一样,黯然退出历史舞台。\r

    说起来,这也是因果,项羽不重视韩信,以至于韩信背楚投汉,当韩信灭了楚后,又落得了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r

    这世间世事弄人,不过如此。\r

    不知此时的项王是否也和我一样有相同的感叹,酒一杯一杯入腹,身越来越暖,心却越来越寒。\r

    正当我默默站在旁边,等着什么的时候,从帐外忽然传来了阵阵歌声,项王手一颤,扔下酒杯,戴上头盔便走出大帐,却见外面的楚军士卒,个个低声应和着远方飘扬而来的歌声。\r

    四面埋伏,楚军个个士气低落,当听到家乡的歌谣时,脸上都浮现出厌战恋乡的神色,个别脆弱者,甚至放声痛哭。\r

    “不许唱!都给我回营房里!再敢扰乱军心,论律当斩!”楚军士官呵骂,那些楚军却个个不动。\r

    “罢了!”项王挥了挥手,道:“由他们去吧。”\r

    说完,不顾脸色诧异的众军官,便再度回了帐中。\r

    “大王,若听之任之,则军心危矣!”虞姬神色担忧的道。\r

    项王呵呵一笑,拿起酒壶,痛饮一口后,醉醺醺的道:“虞儿,如今即便我有通天之能,也回天乏力了,这军中许些子弟都是我从江东带出来的,如今我将他们置身险地,又有何颜面再去责罚他们。”\r

    “况且,即便是我,也有些想家了……”\r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r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说着说着,项羽指点桌面,摇头晃脑,醉醺醺的唱了起来。\r

    虞姬默然,不知在想些什么。\r

    过了片刻,项王摇了摇,壶中却再无滴酒,他索然无味的将酒壶扔到桌上,道:“传令下去,将所剩骑兵调集起来,我们天亮突围,回江东。”\r

    “那剩下的这些士卒呢?”虞姬问道。\r

    “我若退回江东,剩下这些人天亮后便会投降,以刘邦性子,不会杀俘,也算是一条活路。”\r

    虞姬下去片刻,再回来时已换上了一身红裙,手持三尺青锋,道:“令已经传下去了。”\r

    项羽看着手持利剑的虞姬,目光露出一抹

第三十九章 一渡,华发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