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之密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亲密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比起陈晓琪因胎儿脐带绕颈的无奈之剖,杨莎莎的遭遇更痛苦,由于不想肚皮留疤,杨莎莎最初想尽量顺产,但是侧切也生不下来,还是做了剖腹产手术。杨莎莎出月子后,陈晓琪去看望她,姐妹惺惺相惜,想到好姐妹所受苦难,陈晓琪不禁落泪。

    杨莎莎还安慰陈晓琪别为自己难过,说:“我跟孩子都平安是最好的结果,而且那个月子中心我住得也十分惬意。现在医学技术发达,过去女性多少生子殒命的。就咱俩那状况,放过去都是小命难保。”

    “嗯,过去男性可能战死在沙场,女性可能横死于产床。哎,你的程子哥也很能干啊!始终没闲着。”

    “现在是和平年代,男性的体力不用也是浪费,好男人奔波事业工作之余自然要为家庭多做贡献了!夫妻都给家庭注入感情,家庭才会温馨嘛!”

    “公主”小爱丽睡醒哇哇大哭,谢方程跑过来,抱起孩子,杨莎莎接过去喂奶,谢方程担心妻子抱孩子用力刀口疼,就在下面托着,杨莎莎说都出月子了已经没事了,但是他还是执意地分担承重。喂完奶,谢方程又把“稀世珍宝”抱起来,小心翼翼拍嗝……陈晓琪羡慕他们夫妻间的亲密度。

    作家亦舒曾写道——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这种弊病在父母那一代人身上还是很明显的,陈晓琪接触到的很多长辈都非常爱面子,重视外头的“好名声”,热衷与外人彼此“戴高帽”和“恭维”,尤其有些男人,家门外的形象光芒万丈、温柔体贴,回家对老婆吆五喝六、四体不勤,不知家庭责任为何物,对于老婆的微小要求也充耳不闻还嫌烦,但面对外人报有利用目的的“捧杀”晕头转向,可以为之两肋插刀。可能就是童年不被家长关注爱护而形成的心理缺失吧。

    大学有个女同学就跟陈晓琪描述过自己的母亲,在家飞扬跋扈,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怒气冲天,或唠叨抱怨不绝,她和父亲一直忍气吞声,但是母亲只要一接到好友、亲属、同事电话,声音立马比蜜甜,如黄莺出谷、婉转动听。女同学就跟自己父亲抱怨:“我妈在家就没对我好好说过话,最幸福的时候就是一同出门在外或去亲友家,她就会立马变身慈母,待我周到备至。”她父亲对女儿说:“你老爸我也很痛苦呀,婚前一直好好的,谁想到婚后才两周你妈妈就变样了!”女同学长大后,母亲依旧没有改变,父亲依旧隐忍,估计也会一直隐忍,好在女同学自己已经看开,也没精神分裂,放假回家看母亲接电话就当欣赏表演,自己还偷着乐。

    之所以在家在外天差地别,无非是忽略“长期关系”,重视“短期关系”。人们曾经刻板固执地认为“长期关系”一旦形成就不会离散和失去,即便又作又闹,爱自己的父母、伴侣也不会离开。但是“短期关系”是需要谨慎维护的,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因此对待外人都是客气、热情、隐忍又礼貌,并压抑自身缺点。通常,人们还是知晓自身缺点的,在外绷得太紧太累,一回家就又松懈、放肆起来,在亲近的人面前毫无保留、一览无余。

    时代变迁,陈晓琪觉得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亲密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