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师徒父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亲失踪、兄弟阋墙,这一年来的种种变故令伯邑考心如死灰。每日只知道听话干活,他的心已近乎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姜尚让伯邑考跟着他住下,并没有提其他事情,而是每天将自己的在阐族的所学所得交给伯邑考。姜尚在阐族这么多年没有学会什么技术,农耕、冶炼之类一窍不通,但是他却把阐族流传的兵法、管理学等等书籍看了很多,学了很多,吸收了很多。
人类的大脑,就是这样的渺小,小到你学习了兵书,就很难再精通农耕;你学习了冶炼,就很难再学习裁缝。但是人类的大脑也很大,大到能够包罗几个世纪的战争、人文、历史都可以装在同一个脑袋里。
姜尚不事农耕、不做裁缝,他的脑海中满满的都是运筹帷幄、军国大事,这些让他过日子不行,但是遇到伯邑考那真是正对上了。
两人日夜深聊,相见恨晚。伯邑考远渡重洋,见识深远;姜尚博闻强识,学富五车。两人在一块真的是有聊不完的东西。
“先生,我看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什么不入朝为官,蒙荫后人呢?”这一日,伯邑考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问道。
姜尚心道,我这年近八旬,入朝为官倒是愿意,可是如果做不到高位,又如何施展胸中抱负呢。但是这话姜尚不能说,这些日子的交流就是为了让伯邑考举荐自己,而今看来也是到了时候。
姜尚不知,伯邑考此行正是受纣王委托,前来寻找姜尚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这两个人说是没有缘分,可偏偏在这广袤的渭水河畔相遇了,要说是有缘,互相认识这么久却迟迟没能相认。
“小侯爷,我不愿高居庙堂自然有机缘等待,那小侯爷究竟是为何沦落至此呢?”这句话姜尚曾经问过伯邑考一次,但是伯邑考当时没有回答,两人就像憋气比赛一般,都等着对方先开口。
伯邑考也是心思通达之人,跟着姜尚学习交谈这么久,早就有所预感——这渭水河畔的姜尚就跟纣王口中的飞熊有关系。
“先生,我在朝歌为官,因为西岐家事让我无颜面对纣王厚爱,心态崩溃之下在朝堂上做出了自尽的举动。”伯邑考一脸悲苦,认真的说道:“纣王爱惜我,劝我不要轻生,并且让我来着渭水河畔寻找飞熊。辗转数月,行进至此。”
姜尚大惊失色,自己谋求许久的机缘竟然就在眼前唾手可得,纣王虽然久闻起名却不见真神,而今却是在王宫之中等待自己。机缘啊,机缘,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伯邑考见姜尚面色各种变化,知道此事就应在了姜尚身上,正准备劝姜尚出山,就见姜尚起身,整理衣服冲找个方向跪倒,行臣子大礼。
“皇天后土在上,纣王安康,今姜尚得此恩典,当以身报国!”姜尚再顾不得颜面,端不起架子,跪拜而哭。
远在朝歌的殷受突然感到心头一热,一旁侍候的妲己察觉到了纣王稍纵即逝的情绪,见殷受没有说话,默默地给殷受添上一杯热茶。截族走出的妲己的灵识也越来越敏锐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师徒父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