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陈喜离奇命丧北宫 墨者贾妃秘会剧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刻在她的对面站着一位黑衣人,三十来岁,器宇轩昂、气质英武。贾妃等待了太久太久,此时望着来人终于是忍不住了,一把冲过去抱住黑衣人,把头埋进他的胸膛,放肆地哭泣了起来。黑衣人也紧紧地抱住贾妃,一手安抚着她的头,两眼湿润,激动不已。这是他们两人阔别十年后的相逢,谁都没想到竟然会等待了这么久。
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两人保持这种姿势已经很久,这会终于是收拾好情绪,握着手相拥坐了下来。贾妃含情脉脉地望着黑衣人说道:“师兄,不曾想我们这一别竟然已经十年了。我在宫中都能偶尔听到你的侠名,想必师傅的遗命师兄已经开始准备实现了吧?”
黑衣人轻轻地眨了几下眼睛,叹了一口气,回答道:“现在应该算是准备好了。十年来,师兄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怕辜负师傅的在天之灵。只是……”
黑衣人望了望师妹,这位十年不见,依旧是他最信任的人,继续说道:“只是条件越来越成熟,我却变得越来越犹豫。师妹啊,师傅的话固然没有错,我们报仇也有充足的理由,但师妹你告诉我,我们为了报仇,然后让万民重新回到水深火热之中真的对么?我们墨家提倡兼爱和非攻,现在难道真的要选择背道而驰吗?”
贾妃听着师兄的话,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是保持沉默。
黑衣人继续说道:“师兄我在民间游历了十年时间,看到了各地的百姓逐渐安定了下来,繁衍生息,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这阵子,民间兴兴向荣的画面时刻在我的脑子里浮现,一想到又要重燃战火,这内心就会疲惫不堪。”说完,黑衣人耷拉着头,用手在自己的脑门上重重拍了几下。
贾妃见罢也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难为师兄了,其实师妹我也是很纠结啊!这些年我身在宫中,看着朝廷上下齐心协力、忧国忧民,国家也日渐强大,大是大非面前我也是拿捏不准啊!师兄你潜入这皇宫,应该能够看到整个皇宫都很节俭,就这点看,刘恒真算得上是位好皇帝了。”
黑衣人抬起头,师妹的心思他其实并不意外,只是没料到会说得这么直接,他转而问道:“那刘启呢,他将来会是个好皇帝么?”
贾妃紧锁眉头,像是陷入思考之中,沉默了起来,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师兄的提问。
黑衣人见罢,才感觉自己好像问得太过于唐突,赶紧说道:“算了算了,这个我们以后再说,师兄问得鲁莽了。”
黑衣人这么一说,贾妃反而自然了起来,说道:“没事的,师兄也不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我想过很多次,现在的刘启他将来应该也会是一位好皇帝吧?也许以前的他不是,但是现在会是了。”
黑衣人拍了拍贾妃的手,问道:“那就是了,那天晚上出手相救刘启的,想必就是师妹你了吧?”
贾妃点点头,说道:“这个师兄也知道?是呀,这也是刘启命不该绝,我很少出去转悠的,那天却正好被我碰上,犹豫之下还是忍不住出手了。哎,可能也是命中注定我欠着他的,十年前我意外从野猪的獠牙下救过他一次,现在又让我碰到了。只是,那个刺客是师兄派去的么?”
黑衣人摇摇头,贾妃素描淡写的解释显然是不够力度的,黑衣人不想继续追问。
贾妃继续问道:“那刺客会是谁指使的呢?会是刘武吗?”
黑衣人继续摇头,说道:“不清楚,师兄没有去调查,这个事咱也先放下吧,和我们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十年了,师妹想必在宫中也待得厌烦了,师兄给你讲讲这些年在外面碰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吧。”
黑衣人故意把话题扯开,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和十年不见的师妹单独在一起讨论另一个男人,心中总觉得不是滋味。
这位黑衣蒙面人叫做剧孟,他从小就是孤儿,在路边饿得奄奄一息的时候被他师傅救到山里。和众多师兄弟、姐妹一起练功习武,慢慢长大。
剧孟天生是练武的奇才,不到二十岁,他的武功造诣就已经超过了师傅,其他师门的兄弟姐妹这点是远远不及他。剧孟武功又高,又颇有人缘,明显具备了当领袖的本领和气质。
也是在那个时候,情窦初开的剧孟和自己情同意和的小师妹也在多年一起生活习武中渐生情愫,一段大侠佳人的故事正在孕育而生。
十年前的一天,师傅忽然把所有的男性弟子都集中了起来,给他们讲述了一段尘封了很久的故事。
当年楚汉相争,汉军得胜后,刘邦乘势亲率东征大军击溃了打着复国旗号集结起来的齐国旧部,墨家巨子——齐人田横率领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的墨者参与了对抗汉军的战争。最终寡不敌众被汉高祖刘邦围困在东海一个海岛之上。
田横不愿妥协,战场上所剩的五百多墨者也不愿接受汉庭招安,而选择集体自杀,无一生还。经过那一仗,几乎让当时的墨者损失殆尽了。
田横临死之前猜测岛上的墨者会因为他而全部牺牲,就提前发出了巨子遗命:中原所剩墨者势必前赴后继,以诛杀刘邦,推翻汉王朝为己任,誓报墨家血海深仇。
剧孟和贾妃的师傅就是当年那场墨家浩劫中存留下来的墨者之一。通过多年的联络及组织,墨家已经重新强大了起来,并且在淮河以北各地均有了分支。而师傅因为资历最高被推举成为了新一代的巨子。
巨子见墨家恢复了元气,开始着手准备复仇。他提前将自己所有的女弟子派遣出去,要求大家用各种方法打入皇宫或滞留在京城,潜伏下来,以做将来起事的内应。小师妹跟随姐妹们领命下山,都来不及和师兄道别,这段情缘也就此被无情地割断。
讲完墨家历史之后,师傅现场将巨子之位传于他最倚重的徒弟——剧孟,拜托剧孟领导大家,完成墨家的历史使命。最后他面朝东方,三叩九拜,当众自刎以血祭墨家誓言。
这十年来,剧孟以劫富济贫的游侠身份游历江湖,在绿林中打起了自己响亮的名号。因为他最先在洛阳开始的侠义之举,并广为传颂,于是江湖人称洛阳剧孟。只是大家并不知道,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墨家巨子。
剧孟游历着江湖,看多了民间百态,明白了修身养息、安居乐业才是广大百姓的夙愿。心智愈发成熟的他对师傅的遗命越来越动摇。推翻一个爱民如子、体恤民众的好皇帝来报墨家一家之仇真的合适吗?这个问题反复困扰着他。
剧孟的考虑不无道理,汉文帝韬光养晦二十年,始终推行的‘无为而治正在获得奇效。老百姓从秦末的大混战中已经基本恢复过来,人口得到迅猛的增长,现在正是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此时如果墨家带头起事,势必天下会因此而大乱,各诸侯国也一定会借机大举诸侯之兵进京勤王。
各王爷厉兵秣马、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无一不想过过皇帝的瘾。如局面失控,华夏大地又将陷入空前的诸侯国大混战时代。如再加上匈奴铁骑借势南下烧杀抢掠,汉王朝的确是保不住了,墨家大仇得报,但是这场混战中又会有多少百姓将被战火吞噬,又有多少百姓会流离失所?
到那时民不聊生,国家山河破碎,民间满目疮痍,战事无休无止,墨家又有何面目面对黎民百姓、天下苍生。即使墨家大仇得报,剧孟又有何面目去面对泉下的那五百墨者。
正是考虑了这些,剧孟始终没有发出任何武装反叛或刺杀的命令,当不少墨者质疑他的决定的时候,他都以现在汉王朝根基稳健,时机未到为理由搪塞、拖延着。为堵众人之口,还传出若新皇登基,朝廷人心不稳之时就是举事的最佳时机一说。为了报仇,墨家已经等了很久,也不在乎再等上一段时间,于是所有的墨者又都继续潜伏着。
此时京城早已经混进了大量的墨者,人数已不下千人,即便是在这皇宫中,墨者人数也有近百。他们隐藏在皇宫和京城的各个角落,有着各种不同的身份,而贾娘娘现在就是这皇宫墨者的领头人。
墨者纪律严明,严格遵循上级命令而行动。贾娘娘不发话,大家各尽其职,没有暴露任何不轨的行为。
第十七回 陈喜离奇命丧北宫 墨者贾妃秘会剧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