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太皇太后理顺思路 王娡隐忍等待时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很大,现如今你最好还是要沉住气,要把你所有的想法都很好地隐藏起来,耐心等待时机。倘若有一天,栗妃和程妃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你的确会有一些获胜的机会。而且在这个机会出现之前,你都要忍气吞声地接受他们任何的挑衅而不反抗,甚至要勇敢去接受。不仅如此,你还要设法减少与皇上的接触时间来麻痹她们,缓解她们带给你的压力。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好这些后,你就可以静静地等待上天的安排了!”
太皇太后寥寥几语把目前她给王娡的建议是说得了个通透,王娡听得很明白,也能虚心接受。她赶紧离座,跪在太皇太后面前表示感谢。
太皇太后用手往前摸索着,想把地上的王娡拉起来,不料却直接摸在了王娡的头上,碰到了那支金簪。她颤悠悠地伸出另一只手,双手在王娡的发簪上仔细地摸索着,好像对这支发簪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王娡见罢,是动都不敢动,她不明白太皇太后怎么突然会对一支普通的金簪这么关注。
太皇太后仔细地摸索了一小会,终于是停下了双手,收了回来继续放到自己的腿上,平静地说道:“珠儿你起来吧。哀家问问你,你头上的这支金簪上面是不是有一只大鸟的图案,样子就像在长安城上空盘旋的鹰隼一般,而且它的眼睛上面镶了一颗蓝色的宝石,湛蓝湛蓝的宝石。”
王娡不明觉厉,赶紧把发簪从头上摘下一看究竟。这支发簪不过是她今天早上胡乱地在臧儿给她的那些首饰中拿出来的,这一看果然和太皇太后描绘的完全一样,感情这支发簪太皇太后是认识的,难道这发簪后面还有着什么故事?
太皇太后得到王娡肯定的答复后,继续问道:“珠儿你这发簪是哪来的,给哀家说说看,哀家很是好奇。”
王娡不敢隐瞒,把这金簪的来历详细地讲了出来。
太皇太后听罢,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造化弄人,珠儿你有所不知,这支金簪原本是当年戚夫人随身之物,也是高祖送与她的。她爱不释手,经常戴着。不曾想到,这辗转几十年后竟然会落在了你的手中,可能这真是天意吧。当年哀家和戚夫人关系也不错,有一次替她梳发的时候见过这支簪子,因为这图案不是中原的凤凰而是西北的鹰隼,所以哀家记得很清楚。刚哀家确认了这鹰隼翅膀上那残破的地方,和当时那支是一模一样,那就不会有错了。只是按道理这簪子应该待在皇宫中才是,怎么会出现在匈奴人那里?这宫中一定是谁把这簪子带了出去,献给了匈奴人,又或者是被匈奴人抢了过去,这才阴差阳错地又通过你母亲转回到了珠儿的手上。”
王娡看着手上的金簪,摸了摸那残缺的一角,感叹这簪子身上离奇的故事。忍不住跟着太皇太后的思想猜测了起来,说道:“如果这宫中真有匈奴人的间谍,带出去消息的同时也把这金簪也偷了出去,一并带了出去交给了匈奴人,这应该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吧?”
太皇太后点点头,说道:“珠儿是机敏,这种可能性很大。哀家也觉得这宫中臧着匈奴人的探子,要想把他们安插在皇宫中的间谍揪出来,也许真可以在这条线路上做点文章。珠儿你有机会可以和启儿说一下,让他派人盯紧长安城的东西两市,还有市场周围的那些妓院、茶馆。宫里的人只有经常去市场置办东西才不会引人注意,而且只有这些地方才有流通这种金质物品的可能,也许能因此找到匈奴人的秘密联络点也说不定。而且在宫外动手抓人不会打草惊蛇,借机还可以把皇宫中隐藏的间谍一网打尽也说不好。”
王娡“诺诺”地答应着,心想这眼前的这位太皇太后真是厉害,眼睛看不见,心里却亮堂得很,分析起事情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与师傅有着很深的渊源了。
去了一趟太皇太后那,王娡得到了她的肯定,以及对自己的建议,这让王娡对目前的形式又清晰了很多。她明白,现阶段她必须要服软,异常安静,不能和栗妃、程妃她们发生任何的直接对抗。现在要做的就要潜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出现。如若时机成熟,再把她们一并扳倒,为此之外并没有更好的方法。只是太皇太后最后说的调查匈奴间谍之事,王娡有着自己的主张,她并不想把太皇太后设计的方法告诉刘启,而是想通过墨家的力量去调查调查。她出于这种考虑,一方面可以把调查出来的结果暂时留为己用,另一方面她也可以有效地检验一下墨家真正的实力,对他们的能力做一次准确的评估。
长公主刘嫖是窦太后的掌上明珠,更是当朝皇帝刘启的亲姐姐。她一个女流之辈,不常待在自家的封地,却选择长时间逗留在京城,而且有事无事的经常出入在皇宫之中。如此,她可以更好地讨好窦太后,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和夫君堂邑侯陈午谋取政治资本和直接利益。看着亲弟弟刘启继位后,长公主按捺不住了,心想这个时间点是朝廷新老权力更替的时候,最好提前运作一些事情,要不等新的朝堂稳定了,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机会也就丧失殆尽了。
陈家她从来没有真正放在心上过,这爵位不算高,但也到头了,毕竟非刘姓不能为王这是铁的事实。为此她一直为当年父皇把她嫁给陈午之事而耿耿于怀,以至于常常嫌弃陈午的身份不够显赫,拉低了自己皇族的身份。现在自己有条件了,那儿女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和皇家结缘,让儿女把这皇族的身份重新找回来,这样才能顺回自己这口气。
刘嫖的长子陈须现在已经结婚,作为世袭陈午爵位的接班人,基本没有什么考虑的余地了。次子陈蟜和女儿陈阿娇都在她的设想中,那就是必须和弟弟的儿女们结合,一个娶公主,一个嫁皇子。如果阿娇能嫁给太子那就更好了,凭自己的身份和太后的支持,那将来就会是皇后的不二人选。至于陈蟜要当驸马,那有点难以开口,毕竟皇上膝下年纪最大的平阳公主还未满四岁,和陈蟜是足足差了十一岁之多。
长公主的算盘是打得哗啦啦直响,无论是自己的判断还是其他人提供的信息,都让她觉得刘启的长子刘荣是最有可能获得太子之位的皇子,而且刘荣的年龄比阿娇只大六岁也算合适。特别平时也常听阿娇说起,她和大哥刘荣的关系不错,大哥会经常照顾她,貌似这门亲事是水到渠成,只差一个开口的人来点破了一般。
思前想后,刘嫖觉得这种设想尚有一点障碍,那就是自己当年只顾得上去讨好刘启,以至于经常网罗各地的美女送给他,而忽视了刘启各位夫人内心的感受。特别是刘荣的生母栗夫人,不但和自己交道打得少,更有传言说她对自己当年不停往北宫送美女之事是颇有微词,甚至牢骚满腹。
刘嫖心里犯着嘀咕,她怕自己设计的这门婚事真被栗夫人回绝,那自己就有些尴尬了。但转眼间她又不在乎了起来,她长公主是何许人也?当今太后唯一的女儿,当今皇上唯一的姐姐,这等身份谁人能比?虽说自己是女流之辈,不可能有任何的爵位,但就凭目前这显赫的身份,别人巴结还巴结不来,那又有谁敢轻易得罪呢?现在只要自己提及,管她栗妃心里愿不愿意,料她也是不敢拒绝这门亲事的。至于刘启那里就更不在话下了,亲上加亲他应该也是求之不得,何况陈阿娇可是她长公主的亲生女儿。
第四十回:太皇太后理顺思路 王娡隐忍等待时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