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泽兰长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画师授意无中生有 刘启醉酒祸从口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过两天,差不多有两个月没在猗兰殿露脸的刘启突然出现在了王娡面前。王娡大为惊讶,赶紧笑脸相迎,跪拜请安。两人从几乎天天相见到现在很久不见,多少有些生疏,有些尴尬,只能相互笑了一笑,算是心照不宣了。

    刘启看样子并没有打算马上离开,他抱了抱刘彘,逗上了一会,然后把小鬼交给怡姐带走。之后他拉上王娡,坐在了榻上。

    刘启说道:“珠儿啊,你看朕刚继位不久,朝中公务繁多,再加上儿姁现在也是有孕在身,多少要留些时间来陪她。朕现在当真是分身乏术,时间不够用,如此许久都不来看你,你不会因此怪朕吧?”

    王娡还是那位通情达理的女人,她浅浅一笑,顺便摇摇头,说道:“珠儿怎么会怪陛下呢?陛下乃大汉天子,一国之君,每天要处理的奏章想必是堆积如山,要思考的问题只怕是要塞满脑袋。珠儿别的不图,只望陛下要爱惜自己的龙体,少些操劳、多些休息才好。至于珠儿这里,陛下在闲暇之余,能够过来看看彘儿,珠儿就心满意足了。还有儿姁妹妹嘛,她本来就是珠儿请进宫来专门伺候陛下的,她能获得陛下的恩宠,是她的福分,珠儿也是开心还来不及,怎么会因此埋怨陛下呢?”这些话王娡也算是言不由衷,但又不得不这么一说。

    刘启什么事都明白,就是弄不清女人的心思。他伸出手,扶着王娡的肩膀,让她的头能靠在自己的肩膀上,顺便用手指熟悉地转起了王娡的头发。说道:“真是朕的好珠儿,朕对你有愧啊!等朕忙过了这段时间,再找个机会和珠儿出宫去走走,顺便再去趟那骊山脚下的茅草房怎么样?”刘启松弛一点,这调侃的话就会脱口而出。

    王娡岂能不知刘启口中的“茅草房”是什么,不由得脸上一红,用拳头假装捣了刘启两下作为回应。

    两人依偎着缠绵了一会,刘启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冷不防地问道:“这阵子皇宫中传着那首童谣,想必珠儿也知道了吧?朕想问问珠儿是怎么看待这个事的?”

    王娡把头抬起,疑惑地望了望刘启,不解地说道:“就栗子的那个?陛下您别拿这个来考珠儿了吧!这还用说,这肯定是谣传呀!陛下啊,您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会看不出这中间的蹊跷?”

    刘启一本正经地问道:“哦,这样啊。珠儿说与朕听听,怎么个蹊跷法了?看跟朕想的是不是一样。”

    王娡无法,只得解释道:“您看啊,栗夫人是个急性子,即便她想当这皇后,也断然不会编纂这等小儿科的谜语来制造舆论的。这不是没事找事,往自己身上泼脏水么?”

    刘启笑了笑,说道:“不过呢,近日宫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京城的栗子商人们为了提高栗子的价格而故意弄出来这首童谣,好伺机哄抬栗子的价格。”

    王娡不动声色思考了一下,点点头说道:“这么说来就像是这么一回事了,陛下遣人去看看外面栗子的价格,如果真是涨了价,那估计真相就是这个了。”

    刘启哈哈一笑,说道:“珠儿还是我的那个珠儿,既聪慧又识大体。这个朕已经去调查了,现在京城的栗子价格已经就之前涨了三倍之多,这帮奸商朕已经下旨处罚他们了。”

    听到刘启这话的时候,王娡才算彻底反应过来,皇上来猗兰殿固然有看望彘儿和自己的成分,但好像还有一个小小的目的,那就是为了试探自己,看自己有了彘儿之后是不是不安于现状,起了夺储之心?当然也有可能是别人私下在皇上那诋毁自己,但皇上并不相信,顺便利用这档子事来探探自己的口风。不管这次倒栗事件自己是不是参与其中,或者借这件事对栗妃落井下石,这都会让皇上对自己做出一些有依据的判断。

    王娡已经明晰了栗妃在现阶段的不可取代,要不也不会指示怡姐去解栗妃的围。刘启问起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借机发难。她不经意之间又在刘启面前好好地表现了一把,让刘启满意而去。

    流言止于智者刘启,他是不会相信这种无聊的传言的,随着京城栗子商人被朝廷处罚,这个事件就嘎然而止了。栗妃在这场风波中安然无恙,什么事都没揽上,反而还收获了一波同情。至于这场风波在宫中的传播者查来查去竟然是长公主,刘启也不会因为这件小事去找姐姐的晦气。

    窦太后自从当了太后,终日待在长秋宫好生无聊。因为没有了与权利的直接对话,这太后不比当皇后时痛快。想那时正因为先皇常年的身体不好,自己或多或少地干预了一些朝堂上的大事。这权利说起来真是妙不可言,让人欲罢不能。只是现在的身份是太后,刘启又年富力强,自己自然也就缺少了干政的理由。权利这个东西没有的时候还好,但得到后又失去了当真难受。窦太后心痒痒着,但理智告诉她不得不接受这种状况,心再痒也要忍着。

    看着每天到长秋宫给自己请安的薄皇后,窦太后打心里不舒坦,好像是因为她抢去了自己的权利一般。当然讨厌的理由里面还有那长乐宫的太皇太后,都瞎了那么多年还精神着,始终高高在上,压着自己一头。

    窦太后唯一能想明白的是,自己身体很好,一点毛病没有,比熬,她可比那老太太结实多了。她想着哪天等老家伙归西后,第一时间就要督促皇上把这没有生下皇子的皇后给换了,总之薄家的人是一个都看不顺眼。别的事先不提,这后宫的事现在还得是她太后说了算,谁来都不好使。

    既然想到迟早要撤换皇后,那由谁来顶替这个位置好呢?窦太后闲来无事思考着这个问题,如果按现在的常理分析,那自然是栗妃了,就因为大皇子刘荣是她所生这就足够了。但一切都顺理成章,那岂不是没有自己什么作用了?这样当然不行,窦太后想着自己必须好好地审视一下皇上这后宫中的几位“夫人”,只有自己选出来的才应该是最合适的,即便是栗妃也是如此。无论将来会是谁替换薄皇后,有了自己体现出来的价值,料她也会对自己感恩戴德,这样,老窦家的将来又会多上一层保障。

    刘启继位以来,他的众位夫人天天都会来长秋宫给窦太后请安,窦太后对她们并不陌生。只是说心里话,谁也没能能真正入得了她的法眼,窦太后开始有些为难了。这阵正巧她的手上有一位道法高深的相师,她突发奇想,何不请他帮忙来瞅瞅这刘启的各位“夫人”,让他看看谁更适合当这皇后呢?当然,相师直接和皇上的妃嫔们见面那还是不妥,传言出去不合适。于是窦太后给长公主发出懿旨,让她着宫廷画师将皇上所有的“夫人”统统画上一副肖像画,一起送到长秋宫来,好让相师一起评判评判。

    刘嫖领命而去,径直就到了程妃和唐妃的寝宫,她想和她们聊一聊太后刚交代的这个事,看看其中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程妃一听长公主说明来历,心里开始盘算,想着这短枪使着还算顺手,老枪也跟着来了,真是天助我也,正好一并加以利用。她不露声色,隐藏着自己的心思,就着刘嫖的话,笑着对她问道:“姐姐你看,我程姬的面相如何啊?”

    长公主疑惑地望着程妃,说道:“程妃你让我瞅你干嘛?我又不是那相师,哪能知道这相面之术啊!再说这是老太太的懿旨,我说的可不算啊!”

    程妃继续笑道:“我的长公主啊,妹妹可没有为难您的意思。您看

第四十二章 画师授意无中生有 刘启醉酒祸从口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