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刘启孤独父皇难助 栗妃愤怒不肯妥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初冬的天气很怪,刚晴了两日,又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气温下降得很快,宫中怕冷的主子们早早就把过冬的装扮、被枕都拿了出来。
刘启这场病拖得太久了,身体现在还没有完全康复。除了身体外,更严重的怕是他的心病,这让他心烦意乱,内心焦虑。不同以往,不明白真相的王娡用尽办法,也没能治得了他这心病。
夜里,刘启斥退了随从,独自一个人跪在父皇的灵位前。此刻的他感到了空前的无助,他只想单独和父皇说说自己的苦闷。
刘启继位已经有些年头了,经历过太多的事情,曾经的青春狂躁已经不在,他突然感觉到自己原来和父皇离得很近很近。现在这年纪越是增加一点,他对父皇就多了一层理解,记忆中父皇那消瘦的脸颊、柔弱的身体没有丝毫地淡化,反而愈发清晰了起来。
刘启望着父皇的画像,就像在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他喃喃自语道:“父皇,当着您说句心里话,儿臣继位之前对父皇的无所作为万分不理解,也曾经暗暗发誓,如果儿臣继位后一定要轰轰烈烈干出一番大事业,势必要把大汉朝在儿臣手中变成最强大的国家。为此,儿臣万般的努力,也的确有了一些成绩,但这还远远不够,离儿臣设定的目标还差得太远。”
刘启整理了一下思维,继续道:“这还没过几年时间,儿臣现在也不得不学习父皇,开始‘无为而治了。这真像是一个笑话,对儿臣来说也是莫大的讽刺。儿臣现在是想做而不能做,也许父皇您当年也有同样的感慨吧!父皇,您告诉儿臣,建立起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真的有这么难吗?儿臣真的很努力很努力了,但这个强大的国家离我还是太远太远。您用了一辈子不够,儿臣跟着用完一辈子还不够,难道还真的需要您的皇孙们持续下去,这才能够办得到吗?”
堵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刘启那眼泪止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他哽咽着继续念叨:“父皇,您带给了儿臣勇气、坚韧和智慧,甚至是能堪大用的满朝文武,那为什么不能给儿臣一个健康的身体呢?儿臣设计的这强国之路太难了,三十年呐,现在看来儿臣哪里还有三十年的时间,现在一个小小的风寒就能把儿臣折磨成现在这个样子。”
刘启叹了一口气,继续道:“荣儿这孩子仁慈、孝顺、识大体,而且现在又深得民心,按理来说是代替儿臣不错的人选。儿臣也可以把朝廷的制度、方略都提前修订好,让他萧规曹随好好继承下去就可以了。但想想还是有所不妥啊,荣儿学习能力太差,性情过于软弱,且毫无主见,完全不具备独断专行、力挽狂澜的帝王霸气。儿臣能交给他的国家可以是国库充盈、兵力强悍、国力雄厚,但外敌却没有时间再去帮他消灭了。那匈奴日渐强大,现在又扫平了西域,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还有那南越、闵越各自偏安一隅,对大汉朝也是阳奉阴违,随时都可能突然在背后捅上我们一刀。天下并不太平啊,离太平盛世还差得远,如果荣儿不能够消除他们对大汉的威胁,那父皇和儿臣几十年的努力就都会付诸流水,说心里话,儿臣我不甘心啊!更可怕的是,儿臣现在发现荣儿长得越来越像儿臣了,儿臣甚至开始担心他的身体会不会也像儿臣这般弱不禁风?如若这样,那就更加糟糕了。除开这些,现在朝廷中只有窦婴有大才,儿臣也可以把他留下给荣儿用,但如果荣儿自己不努力,反而把窦婴培养成了强臣权臣那也也是会有很大风险的。现在的窦婴是忠君爱国,有责任有担当,但谁能预料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情呢?人都是会变的,他也应该这样。更何况那窦婴和儿臣的年纪差不多,儿臣也无法确定他能不能坚持到最终胜利的时刻。”
刘启心中一团乱麻,对刘荣更是担心,他继续道:“现在更让儿臣糟心的是,明明知道荣儿可能不是现阶段最好的储君人选,但儿臣看似却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您看看您的皇孙们,他们在自己的封地都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如此即便除开荣儿,谁能有能力继承大统啊?唯一在不停学习和提高的只有德儿,但他从小就对政治没有丝毫的兴趣,这也是没办法强迫他的。想当年您只有儿臣和刘武两个,结果我们兄弟俩不敢说有什么大才,但至少不会给您丢脸啊!儿臣有这么多的皇子,这才刚洒出去几年,就烂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儿臣心痛啊!这一波皇子废得差不多了,如若儿臣舍弃不用,下一波的皇子们还都是娃娃,丝毫看不出什么来,难道儿臣非要在他们几个当中去挑选接班人吗?这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儿臣真的怕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啊!”
“儿臣真是失败,原以为儿臣的十几个皇儿,个个优秀,现在看来不过是自己欺骗了自己。这些年,儿臣把精力都放到了国事上,身边的人个个是报喜不报忧,让儿臣误认为每位皇儿真是有他们口中说的那么好,想想真是大错特错了。而朕的那几位夫人,脑子里想的也不是要把皇子们培养好,而是处心积虑,处处惦记着皇后的位置。那程姬要是能把满脑子的心思都用在几位皇儿身上,也不至于让他们哥几个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儿臣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窘迫,众多皇子中间竟然选不出一位优秀的继承者。父皇,儿臣现在心乱如麻,该怎么办,怎么去选择,该做些什么啊?父皇您睿智,您就教教儿臣吧!”
刘启这话音刚落,屋外那“轰隆隆”冬雷声应景般响起。
刘启情绪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大声地嚷道:“父皇,您是听到启儿的声音了吗?您这是在想告诉启儿该怎么做吗?孩儿愚钝,您能说明白一点行吗?”
这当然只是刘启的臆想,罕见的冬雷响过几声后就归于了平静。刘启发自肺腑的呐喊并没有得到父皇的回应,越来越低的音调逐渐淹没在了越来越大的雨声之中。
刘启满肚子心事,和父皇哭诉后并没有得到答案。他郁闷非常,又试着找窦婴,看从他那能收获到什么。他找着机会召见窦婴问道:“王孙兄,朕问你一个事,你要据实回答。你觉得荣儿他将来会是一位好皇帝吗?”
窦婴觉得刘启的问题有些奇怪,但不敢提出任何质疑,回答道:“禀陛下,太子品行端正,仁德兼备,将来自然是一位好皇帝。”
刘启继续问道:“那如果让荣儿继承朕未完成的事业,他能做得到吗?”
窦婴一下被问住了,犹豫了一下,回答道:“陛下您何出此言,微臣和陛下商议过的事业是您的事业,太子何来继承啊?”
刘启面无表情,继续道:“朕的意思是说如果。天命难为,谁能确保朕真的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宏伟的事业啊!”
窦婴不敢答话了,刘启继续问道:“咱先不说这个问题,王孙兄,那你觉得什么是帝王之术呢?”
窦婴更是诧异,答到:“禀陛下,微臣是作臣子的,如何知道这帝王之术?微臣想着陛下乃一代明君,前无古人,那您的为人处世风格应该就是帝王之术了吧!”
刘启尴尬地一笑,说道:“现在这里没有君臣,不过是两位老友闲聊,王孙兄就不要场面话一套一套的了。就说给朕听听你是怎么理解的,权当作为朕的参考好了。”
窦婴一看这推脱不了了,又犹豫了一下,说道:“禀陛下,如果说为臣,有能力敢直言敢担当,那应该就算能臣了。微臣觉得,能把能臣用好就算帝王之术了吧?”
这个说法很新颖,刘启
第五十九章: 刘启孤独父皇难助 栗妃愤怒不肯妥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