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降喜事一门俱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能如她那般,不是府里的家生子儿该多好?那一定会想尽法子,让家里人赎了咱们出去,明儿寻下一个忠厚老实的男子,做正头夫妻去,那样儿即便过的日子平凡贫苦一些儿,心里亦是甘愿的,她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儿‘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未料到紫鹃身处这样的富贵窝儿,却犹想着“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简单平凡的生活,黛玉不由对她刮目相看起来,正欲赞她两句,忽然外面一个上夜的婆子匆匆进来回道:“老太太来了。” 黛玉听说,只得令紫鹃复又服侍自己更了衣,也未再刻意梳理发髻,只随意披散着一头青丝,便急匆匆去了厅里。 果见贾母正坐在花厅正中的榻上,正吃茶呢,见得她来了,忙招手示意她过去挨着她坐。 “这会子夜已经深了,外祖母怎么还没歇下?”黛玉上前福了一福,方一面坐下,一面含笑问道。 贾母拉过她的手,边摩挲边慈爱的笑道:“外祖母想着你今儿初来乍到,难免会有所不习惯,所以特地来瞧瞧你。”说着拿眼满屋子细看了一遍,方继续道,“先也不知道你喜欢屋子里有什么样的布置成设,是以只能命人暗原样儿来,你先能着住下,明儿看缺什么,只管打发人到我那里取去。” 闻言黛玉忙笑道:“很不必麻烦了,玉儿觉着这样儿就好很。”她说的确是实话,对她来讲,能住在母亲原封未动的屋子里,便是对母亲最大的怀念了。 “外祖母知道你是个省事儿的,不然亦不会当众说出要自理一应吃穿用度这样的话儿来。”不料贾母却嗔道,“那些都是官中的,你不欲接受,我也勉强不了。但只明儿我打发人送来的东西,你一概不能推辞,不然外祖母可是要生气的。” 无奈黛玉只得含笑应道:“如此玉儿就多谢外祖母的厚爱了。” 贾母方喜悦道:“说什么谢不谢的?你和宝玉皆是我心里最亲最疼的人,多疼你们一些儿,那不是该的?明儿千万不可再说如此外道的话儿。” 她再四坚持要接得黛玉进京陪在自己身边,固然是想着让她与宝玉自小呆在一块儿,培养出超乎寻常的感情,将来方好顺理成章的结为秦晋之好,以便贾林两家能永为姻亲;但她的心里,却也是由衷疼爱于她的,毕竟敏儿已经没了,她便是自己在这个世上唯一的骨血了,她不疼爱她,难道反倒疼爱别个去? 祖孙二人又叙了一回,贾母因见黛玉眉梢间的疲色已渐渐显露,恐累坏了她,方扶了鸳鸯一径去了。 自此,黛玉便在雪浪阁住下了。然因她原不甚喜贾府众人,是以除过每日到前面贾母屋里请安外,她一多半儿时候都是呆在自己屋里,或看看书,或写写诗作作画儿的,兼之迎、探、惜姊妹亦时常过来坐坐,与她或下棋或做针黹,日子倒也过得不算寂寞,只除了宝玉隔三岔五的过来献殷勤让她十分烦恼外。 展眼已是十数日过去。 这一日,黛玉如往常般,梳洗打扮用过早膳后,便带了紫鹃雪雁,去往贾母的上房请安。 不想才进了屋子,就见满屋子的人皆是一脸的喜气洋洋,尤其坐在上首的贾母和左下第一位的王夫人,更是喜气盈腮,笑得几乎连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显见得有什么大喜事降临了。 黛玉本不甚关心贾府之事,因此也不欲问,只向贾母与邢王二夫人请完安,便欲退到一旁三春的行列中去。 岂料她还未及举步,贾母已笑容满面的冲她招起了手,“玉儿过来这里坐,外祖母告诉你一件天大的喜事儿。” 无奈黛玉只得上前坐了,含笑作洗耳恭听状,“外祖母请讲。” “你知道你元春大姐姐年前才因贤孝才德,选进宫里作女史去了?不料昨儿忽然喜从天降,你大姐姐竟蒙今上亲自下旨,指与理亲王爷作了庶福晋,一跃成了正经尊贵的主子,可不真真是天大的喜事儿吗?”贾母笑着说道,眼里还有几分掩饰不住的得色,只因这元春先前在家时,亦如宝玉一般,乃是跟着她长大的,是以在她看来,自己的大孙女儿能有今天,自己实在是功不可没的。 一旁凤姐儿亦笑着凑趣儿道:“咱们大姑娘原生在大年初一,也怨不得她福大。依我说,以大姑娘这么大的福气儿,过不了一年半载,势必添上一位小阿哥,到时老太太太太才更喜欢呢。” 一席话说得大伙儿俱越发喜悦起来,都七嘴八舌的奉承起贾母和王夫人来,惟独黛玉心里明白,当今皇上对理亲王府有所猜忌,已非一日两日之事了,元春此去,是凶是吉还是未知呢!作者有话要说: 累死了,累死了,终于将这章再次憋了出来,亲们赶紧拿票子来抚慰一下人家受伤的心灵啊,呜呜呜……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第十七章 天降喜事一门俱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