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粮食漩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大明帝国移民海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大明帝国此时海禁多年,但海上自私无法禁绝。..org正常情况下,大明帝国要解开海禁,阻力太大。此时国库内努双双空虚,中国人的政治头脑非常发达,可以为同样一件事情,正面,反面举出太多的理由。

    腊月十五的大朝会,就在户部哭穷,礼部为难(礼部掌管宗室玉蝶),崇祯算计(如果再不彻底变革宗室待遇,三十年后将无财可用),宗室委屈(此时宗室不能参加科举,不允许随意出城),郑芝龙诱惑(大肆鼓吹荷兰东印度的丰厚盈利),即便如此,大朝会一直持续到申时二刻,朝中文武才达成协议。这就是后世著名的移民协议。

    移民协议如下:

    自高祖皇帝起,至崇祯元年。宗室繁衍生息,已有亲王及以下男二十三万余人,并娶妇近五十万人,妇二十二万,并仪宾及子女三十余万,总计一百二十万人有余。后世孙由检无能,无力支付宗亲足够禄米。

    崇祯元年腊月十五,与二十七府亲王,满朝文武勋贵,旷日协商,各亲王府自愿出海,寻觅海外荒岛求生,以减轻国内财赋。

    为稳妥计,成立大明明远公司。..org

    明远公司,是朝堂庭推的结果。海外移民,只有经过了庭推,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可。亲王府以承诺削减禄米为代价,得到了海外封藩的权力。朝中勋贵和文武大臣,同样有了封藩的权力。明远公司,只是保障海外封藩顺利的一个后勤保障。

    和西方大航海最初的目的完全不同,大明帝国的海外封藩,主要目的是移民,不是抢掠。西方国家对海外殖民地征收的税收,大部分要交回母国。大明海外移民,不需要向大明帝国缴纳赋税。

    原本崇祯想在移民地征收赋税,被各亲王府和勋贵连番反驳,只能放弃海外赋税。这样这些海外藩国,实际上都是独立的政治体制。

    最终有权在海外建立藩国的,是宗室中的亲王,郡王,镇国将军,公伯勋贵,二品以上文臣。考虑到海外建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就先从开封的周王,太原的晋王,英国公张维贤三家开始,其他各王府及勋贵按照船舶运输能力,由大明明远公司顺序安排。

    明远公司,和荷兰东印度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org只是一个后勤保障公司。因此上有海外封藩资格的王府,勋贵,完全可以自己购买运输船队,而镇国将军以下的宗室,被海外封藩暂时抛弃了。毕竟只有镇国将军以上的,才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撑移民的巨大费用。

    明远公司以郑芝龙目前的船队为基础,派庶吉士傅启光奉旨协调,每年给宫中缴纳白银十万两。各王府,勋贵需要用船时,需要缴纳费用。另升郑芝龙为参将。同时派司礼太监沈良佐为办差总管,一行十人与郑芝龙返回福建。

    随着腊月十五大朝会的结束,京城一下子热闹起来。马上就要过年了。

第六章 大明帝国移民海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