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纵论宁锦定战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大明帝国,历经长期的以文御武,可以说到了万历皇帝继位之时,已经严重缺乏军事战略家。闪舞小说网..org再加上儒家的正面战斗想法,以及军屯制度的崩溃,已经在军事战斗力上严重下滑。 王在晋,熊廷弼,孙承宗,三个人的军事思想,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大明朝廷对辽东用兵策略的各种应对方案。都有利弊。 王在晋说到:"回皇上,臣以为应当尽撤关外军民,我大明仅防守山海关,可以节省大量军需物资。每年至少节省军费200万两白银。" 崇祯有后世的记忆,知道宁锦防线就是一个超级大坑,拖垮了大明财政。就进一步引导王在晋。"王爱卿,如果你指挥建虏,当用何法应对宁锦防线?" "回皇上,建虏以骑兵为主,行军迅速。我军以步兵为主,行军迟缓。从山海关到锦州,将近五百里,如果分割包围,各地明军将陷入重围之中,被建虏分儿破之。" 平心而论,大明此时无敢战之军,无野战之军。放弃山海关以外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之一。可儒家的迂腐,使多数人不支持王在晋。而朝中明白孙承宗防守反击方案缺陷的也有少数人。 崇祯和王在晋,孙承宗二人,经过半个时辰的交流,最终决定采用综合王在晋和熊廷弼的方案,从锦州宁远撤回军民。其实经过天启六年正月的宁远大捷之后,山海关以外已经没有多少民户了。 崇祯下诏,因锦州数次失守,军粮需要大量从南方运来,故尽撤山海关以外军民。为了对建虏保密,此诏书在撤军完成之前,所有人需要保密。同时以东江镇交通不便,改蓟辽总督为燕山总督,不再干涉天津,登莱,东江,旅顺等地军务。此时的蓟辽总督是王之臣,已经有多人弹劾王之臣。 大明帝国将以山海关及长城沿线主守,以天津,登莱,东江等地为后盾,骚扰建虏,并采纳了崇祯的意见,放弃以城池占领为目的的拉锯战。这样东江镇的意义,就是存在于建虏后方。 按照王在晋的估算,宁锦一带的城防,军堡建设,每年耗银在二百万两以上。在当时,城墙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粮食。 随后崇祯升王在晋为兵部尚书,孙承宗主持宁锦撤军,撤军完成后孙承宗负责新军训练。由京军,净军选拔精壮,组建两万骑兵。 孙承宗到达锦州时是二月十七,锦州外围各军堡从二月十八陆续撤回锦州,再顺势陆续撤回宁远,山海关。..org直到三月初四,军民全部撤回山海关内。等三月初建虏行军至锦州外围,大明军民早已经离开锦州城了。建虏此次的目的是遮蔽战场,讨伐林丹汗的蒙古部落。正是这次讨伐,一方面大明在锦州损失不小,一方面林丹汗开始向西退去,为原本历史上的己巳之变打开了进军路线。  第三章 纵论宁锦定战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