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人类的趋利避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在人类的历史上,多数时间都是时世造英雄。当然英雄都是具有同样价值观的人才会认可。从军队诞生开始,战争就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人类的贪婪,注定了战争的多发。 人类一直在吸取前人的教训,但人不可能超越历史大潮流。当持续的干旱降临到黄土高原之后,生存的信念,主导着一部分人开始考虑并反抗官府的统治,从而得到生存权。 到崇祯三年时,流寇起义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王二,原本历史上,死于崇祯二年。由于祖大寿到达西安府,兵力众多。所以王嘉胤王二等人,就多数活动在黄龙山。陕北黄土高原粮食不足。选择去山西抢粮。 在古代,人们对外地的情况所知很少。山西很多地方并没有严重干旱,人口的稀少,导致抢掠的粮食低于预期。 同时间,多股流寇趁冬季黄河冰冻,从黄河上来到这山西。一时之间,没有人知道流寇的总规模有多大。流寇进入山西之后,一开始是无意识的会合,小股流寇开始合并为大股流寇。当人数到一定程度之后,流寇意识到人数众多的优势,就这样形成了流寇的第一波**。 交通的落后,流寇的裹挟,直到很久之后,人们才逐步认识到此次流寇的巨大规模。..org南起蒲州,有王子顺苗美。而王永祚所在的太原府,在明代有很大的地域,流寇的规模也很大,大到王永祚吃惊。 到三月十二日,王永祚对太原府的流寇,总算稍有了解,王嘉胤王二所部,已经攻破数个县城。此次王永祚到达太原府,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供应。一万人的军队,每个月就是三千石到四千石的粮食和大量的马匹草料。以当时的运输能力而言,从太原城购买粮食运送,也是一个大问题。 从京城出发时,崇祯就告诫王永祚,一定要确保净军有足够的粮食。以每辆车载重四石计算,军队出击半径越大,需要的车辆和民夫越多,而消耗的粮食就越多。所以王永祚就分兵进击。这样可以在各县就地依托官府拨付或采买粮食。而行军至少准备半个月的粮食。 王永祚在静乐县,主要是为军队转运粮食。太原城的粮食主要掌握在晋王手中。由于海外建藩以及开始,晋王和皇宫的关系较好。 王永祚初步判断出,太平县已经被流寇攻破。而原本准备进驻兴县的千总刘二牛,回报兴县被流寇攻破,已经遇到逃难的流民。闪舞小说网..org汾州府的临县也被流寇攻破。这样原定的计划一下子被打乱。 原计划的后勤基地,一下子距离流寇很近。 此时刘二牛的军队,刚与流寇前锋遭遇。流寇正处于盲目的流动之中,此时对于大城市有天然的恐惧,主要目的是村寨和小县城。 王嘉胤王二先后攻破河曲县,保德县,兴县多个县城。准备在兴县和岚县之间稍作修整,在讨论下一步的行军路线。 兴县第21章 人类的趋利避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