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粮食漩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变卖皇庄引发的变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变卖皇庄,一方面是土地进行分散,另一方面是让大明的白银快速流通。白银只是商品的等价物,在小冰河时期,最重要的是粮食。

    崇祯的目光,一直在快速普及抽水机。只有用市场需求去推广抽水机,才能实现崇祯变革大明的目标。

    四月十八,新的机制银币,在新设的大明皇家钱庄亮相。钱庄的大掌柜是内官太监陈大金。银币采用银九铜一的比例,压制出的崇祯头像栩栩如生。统一的重量是一两,完全采取了后世的锯齿外缘。内努的白银,将会源源不断制作出银币,并在钱庄兑换白银。

    同时准备在大型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并实行全国汇兑业务。

    崇祯已经迈入了机器制造时代,一台压力机,每天的加工能力是一千枚左右银币,约合一千两白银。目前拥有这样的压力机五台。具体的压力机数量,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银币和白银采用平价兑换。毕竟崇祯并不看中利润。

    崇祯之所以一直没有急于变革商税,最大的原因,是明朝的财政,就是宗室和军事失利拖垮的。形势急转直下,一方面是崇祯十三年北方大旱,一方面就是连续加税。明代的商业总规模并不是很大。

    粮食价格的快速上升,和百年以上的持续通货膨胀,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只有提高粮食总产量,才能在小冰河时期掌握主动。

    借助于原兵仗局工匠的铁场设立,卷扬机很快在大明南方形成需求。这些工匠在有了卷扬机,压力机之后,抽水机的产量和其他器具的产量大幅增加。此前处于保密的圆锯,图纸也被崇祯下发到各地。压力机可以很方便制作出圆锯。造船厂的造船速度大大提高。

    工业生产的力量一旦形成,农业所能带来的利润就无法相比。毕竟土地产出很难大幅度扩张,而工业有快速扩张的优势。

    当陈承芳在南直隶变卖皇庄开始之后,很多大宗的买家被拒绝。土地只能分成小块,这是崇祯不可变更的底线。

    由于海外建藩的进展顺利,所以崇祯的一举一动,都被高官和勋贵重视。很多人都先后向陈承芳打探皇庄出卖的原因,陈承芳也不知道。

    一时去,以苏州为中心,原本冷清的土地交易,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此时,大明的海外贸易,并不高。原本历史上的海贸**,是郑芝龙击败荷兰人之后,海盗减少,到顶峰时期,郑芝龙仅售卖平安旗年收入千万两白银。

    金银只是一个等价物,而且许多人的家产,是数代人的积累。除了南方商业发达,北方商业很落后。毕竟当时是农业社会。

    与众人的密切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皇庄的售卖很慢。没有钱的买不起,买的起的又嫌地块太小。但这对苏州,松江的土地交易造成冲击。南直隶皇庄,多数在这两府。好在近年来,南方粮价稍有上升,每石大米价格低时,也在半两银子以上,春季会涨到一两以上。故而田地还是可以卖掉的。


第23章 变卖皇庄引发的变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