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林英雄抗日传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十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吃完饭后,三人来到病房,见到那个从马上摔下来的伤员。李允胜让他下地,那伤员痛苦地摇摇头,说是腿动不了,一动就痛。

    李允胜用手顺着他的腿上下摸了一遍,用手捏了捏,一边捏一边和伤员说着话。突然用力将腿一扭,只听见“咔嚓”一声,那伤员痛得大叫一声。李允胜对司令和院长说:“行了,好了。”

    李允胜让伤员下地,那伤员小心地下了地,结果站住了,李允胜又让他走几步,伤员小心地走了几步,真得不痛了。伤员高兴地说:“谢谢医生,好几天了,痛得睡不着。”

    李允胜说:“幸亏让我碰上了,如果时间长了,就麻烦了。”

    李允胜对司令和院长说:“他是大腿关节脱位了,一般来说,胳膊肩膀脱位比较常见,大腿因为肌肉多,一般不容易脱位,他是从马上摔下来的,所以脱位了,如果时间长了,就无法复位了,这条腿就残了。”

    院长说:“我们医院没有骨科医生,内科医生也没办法。”

    司令说:“看来气功治病也是有道理的,不能完全否定,我的看法是,只要无害,试试也无妨。但要说能治死人,就言过其实了。以后,小凤可以用气功做些辅助,但主要还是靠医生治疗。”

    院长点点头,说:“就按司令的命令办。”

    离开了医院,在路上,司令问李允胜,刺杀训练进行得怎么样了。李允胜回答说:“才上了一节课,主要是要让他们对我服气,这样,下面的课才好进行,如果人家不服你,那就没法训练了。”

    司令说:“我听说,你把人家的枪挑飞了?”

    “确有此事,但我不知那个人是全支队的刺杀标兵,否则会给他留点面子,别让他下不了台。”

    司令哈哈大笑:“留什么面子,就是要杀杀他们的傲气,要不然,这些人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李允胜说:“下一步要练力量,需要一些石锁,你得安排一下。”

    “没问题,大青山有的是石头,也有的是石匠,很快就会做出来。”司令说。

    第二天上课时,李允胜提着二把石锁上来了。

    李允胜对大家说:“要说练力量,有很多方法,最常见的就是举重,但咱们不具备条件,另外,我认为练举重,对手劲的作用不大,刺杀时,手劲起很重要的作用,手要能握紧枪,要能用上力。我出身武林世家,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练武的。我们家传的练力方法就是石锁,练石锁,能练全身的力量,特别是对手劲,能起很大的作用。所以今天我让大家和我一起练石锁。”

    李允胜提起一个石锁,说:“这一个石锁重五十斤,咱们先练一个。”

    这时,一个战士站了起来,说:“五十斤算什么,我先举。”说着,就上来提起一把石锁,轻而易举地高举起来。脸上现出得意洋洋的表情。

    李允胜说:“不错,五十斤在你们这些年轻人眼里,确实不算什么,但是,石锁的练习方法有几十种,举高,只是最简单的一种,下面,我先教大家一种常用的练习方法,这种方法叫做‘翻花。练好以后,对手劲的增长有很大的作用。”

    李允胜说完,就提起一把石锁,从跨下向上一扔,扔的时候,手腕向下一压,石锁就在空中翻转起来,当石锁落下时,李允胜将手向不断翻转的石锁里一伸,正好抓住了石锁的把柄。

    李允胜笑着说:“谁先试试?”

    还是那个战士上来了,学着李允胜的样子,将石锁向上一扔,石锁翻转起来,当落到头上前方时,他将手一抻,但没有抓住把柄。这时,李允胜早有防备,猛地推了那个战士一下。战士一下子被推到一边,石锁落下的地方,正好是战士双脚的位置,如果不是这一推,石锁就砸在脚上了。

    那个战士摸了一下头,尴尬地笑了。

    李允胜说:“如果砸在脚上,你就去当炊事员吧,专门坐在地上拉风箱。”

    大家一听,都哄堂大笑起来。

    李允胜说:“刚开始练,一定要注意,不要扔太高,不要转得太快,关键是练手劲,以后再慢慢加大难度。下面,我给大家表演一个,不是让你们练,只是让你们知道,练石锁,並不是件容易事。”

    说完,李允胜拿起一把石锁,向上一扔,石锁落下时,李允胜伸出大拇指,用大拇指接住了石锁,石锁稳稳在停在大拇指上。”

    大家一看,都鼓起掌来,佩服地五体投地。

    李允胜说:“今天只有两把石锁,首长已经安排了,过两天就会送来一些,现在大家轮流着练吧。”

    春节快到了,马成龙和游击队员们抓紧时间研究怎样用扭秧歌的方法来杀鬼子。马成龙通过临湾县的地下党组织,已经联系好了一个村庄,这个村离县城较近,而且这个村的秧歌也比较出名,马成龙带着几个人来到这个村。

    村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这个村长就是地下党的负责人。村长向马成龙介绍说:“我们村的秧歌全县有名,鬼子没来之前,每年正月十五,我们都要到县城里扭秧歌,一是图个热闹,二是挣几个小钱,扭秧歌时,一些商家会来给几个赏钱,我们收到钱后,就要高声喊,某某商家某某老板赏钱多少。但自从鬼子来了以后,这几年就没到县城扭秧歌了。都是在自己村里自已扭着玩玩。现在要我们到县城里去,很多人不愿去,特别是听说八路要掺在里面杀鬼子,很多人害怕。这个工作很难做,主要还是靠我们党员,但这个扭秧歌里面有男有女,你们八路掺进来的都是男的,我们女党员没几个人,又到附近几个村找了些人。勉强能凑够人数。”

    马成龙听完以后,说:“非常感谢,真是难为你们了,这事是有一定的风险,不过,我们也都想好了,一旦出现危险,我们首先要保护群众的安全,这一点你可以放心。我们八路军就是保护老百姓的,决不会扔下老百姓不管。”

    村长点点头:“这个我们都向大家说清楚了,大家也相信八路。这个秧歌是分角色的,男的角色只有两种,一个是‘棒槌,还有一个就是‘鼓子。棒槌就是男青年,手里拿着两根棒槌,实际上就两根胳膊粗的木棍,在表演时,不断通过各种花样来敲打木棍。鼓子,就是老年人,实际上都是青年人粘上胡子,化装成老年人,模仿老年人的动作。你们八路只能份演这两种角色。”

    马成龙问:“这两种角色可以有多少人?”

    “一般来说,整个秧歌也就是十来个人,但也不是固定的,可多可少,男的最多也就是八个人,相应的,女的也要增加人。另外,还有锣鼓家什,还要有吹唢呐的两个人。”

    “我们八路就派八个人掺进去,我们设想是将短刀安装在木棍里,到时候把木棍一位开,直接杀鬼子。”

    “你们不是用枪啊?”村长有些惊讶。

    “我们的设想是,扭秧歌时,鬼子肯定要出来看热闹,我们扭到鬼子面前时,用锣鼓发出一个信号,大家一齐动手,就是用刺刀,因为没有枪声,教堂里的鬼子不一定知道,我们就可以快速地撤退。另外,我们会在城里和城门外埋伏部队,如果鬼子追出来,就掩护大家。”

    村长说:“这个办法我看行,不过,不怕看热闹的鬼子是带着枪的,万一鬼子开枪,那就不好说了。”

    “我们动作很快,不等他们开枪就完事了。”

    “如果鬼子出来看热闹的人很多,那怎么办?

    “如果人数很多,比如说超过二十多人,而且都带着枪,那任务就取消。我们不会打没把握的仗。”

    村长说:“那我就放心了。你们尽快派人来,和我们一起练一练,相互配合好。”

    马成龙说:“明天我们就来人。”

    虽然快过年了,但刺杀训练班照常训练。通过这些日子练石锁,大家都全身酸痛。但大家都是咬紧牙坚持着。

    今天李允胜给大家上刺杀课,李允胜手拿两枝步枪对大家说:“都是当兵的,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一杆是三八大盖,一杆是咱们的汉阳造。”李允胜将两杆枪并排向地上一站,“这三八大盖比汉阳造长了十厘米。我们武术界有句行话,叫做‘一寸长,一寸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同样的兵器,用长一点的,就比短一点的沾光。大家要记住,我是说同样的兵器,如果是大刀对长矛,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各有各的长处,长矛虽然长,但如果被大刀挡开了,大刀向前一窜,长矛就没办法了,只好后退。但如果双方都是用同样的兵器,还是长的沾光。”

    大家听了,都一齐点头。

 &nbs

六十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