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妻神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稿子寄到广播站 编播看中闪光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稿子寄到广播站,

    编播看中闪光点。..org

    圣德事迹感人心,

    安排广播又推荐。

    第二天一早,王学奎陈玉梅两位老师就来到了学校。先找出两个学生把活报剧的词抄了去,让他们先背着。要等他们把词背过了,再教他们填唱、表演。

    把两个学生安排好了,陈玉梅便忙着改她的琴书《火车头》和歌曲《人老心红》,王学奎也开始改他的《王圣德心里的闪光点》。他不仅加上了陈玉梅“文章之中没有向读者倡导一种信念。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和圣德老人一道,共同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意见,还改了抄,抄了改,反反复复,千锤百炼,直改到他们都觉得满意为止。

    《王圣德心里的闪光点》寄出去了,《火车头》、《人老心红》也分给了选出的小演员,让他们学习、排练。一星期两节劳动课,各年级都集中到星期二,他们力争到下星期二再上工地劳动时演出。

    《王圣德心里的闪光点》很快有了回音。原来,王学奎是把这篇文章寄到了县广播站。编播组的领导一眼就看中了它,马上就安排广播。..org同时,他们又把这篇稿子向省台推荐。省台的编播也和县广播站的编播一样,不但选用了这篇稿件,又向中央台进行了推荐。

    这是公历的12月12日1800,王学奎和陈玉梅正在学校办公。广播喇叭里响起了县广播站播音员那熟悉而又动听的声音

    各位听众,大家好!新闻节目,现在开始广播。这次节目的内容主要有,本站通讯员王学奎写来的通讯,《王圣德心里的闪光点》。介绍王家沟大队社员王圣德老人热爱集体、热爱国家、多劳动不多要报酬。为集体尽自己的所能,按需所取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下面请听新闻的具体内容。

    “王圣德老人是王家沟大队第一生产队的社员,今年七十五岁。他德高望重,人老心红。他用热爱集体、热爱国家、多劳不多得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共产主义高尚道德的凯歌。

    我大队从今年古历的十月十五日转上搞冬季生产,在前坡整大寨田。从那时至今,算来已有三十几个日日夜夜了,王圣德老人一直坚持不懈,早晨披星戴月第一个到工地干活儿。他学过垒墙,对垒地堰情有独钟。队长怕他年龄大,给他安排个轻活儿,让他在后勤烧水,他婉言谢绝。

    垒堰组的组长见他早晨出工早,垒的地堰又快又好,要给他加点工分。他一听就恼了,坚决不多要。他的意思是给集体干活就得尽力而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理所当然的。要是多要了工分儿,再来就不好意思了。也就是说,多干活儿不是为了多挣工分儿,他只要他需要的那些。由此可见,他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各尽所能按需所取的共产主义思想。

    看,这就是王圣德心里的闪光点!他这种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迸发出来

第七十一章 稿子寄到广播站 编播看中闪光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