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妻神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改变性格不容易 迫于压力和刺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在5岁之前最容易塑造,过了这个年龄段,因为很多情感的“神经反射弧”已经固定,改变起来,将难上加难。有些持有极端观点的心理学家,甚至干脆断言人的性格不可改变,那些所谓人格发生了变化的人,也是因为他的人格,原本就具备了可变性。

    根据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从根本上是很难改变的,人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出有限的调整”。

    性格难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经过艰苦努力,还是可以发生积极变化的。

    性格的改变受以下因素制约

    首先,是年龄制约。性格的可塑性,与年龄成反比例。年纪越大,越难改变。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性格改变的年龄上限,大概在4247岁。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极个别人在70余岁的时候,还可以做出一些性格调整。

    性格改变的第二个制约因素是,最初的性格是否具备改变的潜力。衡量性格改变潜力的指标,有以下三方面对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是否有批判和排斥力;对于改变自己的性格,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神能量;对于性格改变的承受力。

    在年龄适宜、具备一定的改变潜力的情况下,性格的改变自然会发生。性格发生改变的核心机制,就是“在寻求改变的内在驱动力之下,通过环境刺激、或者生活经历塑造人格。换句话说,性格的改变,是生活经历塑造出来的,生活和时间,是性格的雕塑师。这还可以分为自然经历、心理治疗经历、宗教体验等几方面。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自然生活经历与体验。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经历。生活经历,还可以被分为日常体验和超常体验。所谓超常体验,就是强度超常的、接近人的忍受极限的体验,比如频死感或死亡体验、极度冷热、孤独、饥饿、危险体验等等。

    有一少部分人,就是在极度超常的生活体验的刺激下,改变了人格、改变了生活态度、改变了人生观。日常体验,就是普通人每天的自然体验。日常生活的体验,对于性格的塑造效果,必须天长日久,才能发现。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人的性格的变化,就是一个经历和时间的函数。心理治疗经历和宗教体验,只是人的性格改变的小插曲,是性格改变的催化剂。在理论上,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应该能够促进人的性格的改变。但是,无论心理治疗还是宗教体验,都不是人的性格能否改变的关键。最关键的,是人本身的改变潜力、改变欲望和改变能力。

    结语

    谁都有脾气,本能在保护。

    理由有很多,改了很可惜。

    遇到大麻烦,这是催化剂。

    局部作调整,心里很憋屈。


第三百零三章 改变性格不容易 迫于压力和刺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