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侠探传奇之长安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回 将军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长安鏖战之后,萧沫得知汴梁的京师禁军兼程袭来,还有雁门关主将杨元帅、副将呼延将军率领宋军突袭燕云十六州,进逼草原国都龙城,于是迅速挥师折返,撤离关西。

    雁门宋军正在攻击龙城的途中,得悉萧沫率大军回师河套,惧恐后路被断,于是急忙全军回撤,坚守雁门,不与草原军交战。

    萧沫带领大军回到河套,休养生息,重整旗鼓,也不敢轻易与宋军寻战,因长安惨败,士气低落,故令三军依托有利地形,坚壁清野,抵御来犯宋军。

    相持数日,雁门守将杨元帅、呼延将军派遣加急快马,为宋皇送来捷报,述说雁门守军一路披靡,势如破竹,直逼草原国都龙城之下,草原大汗望风遁逃。还说此战皆因宋皇洪福齐天,朝廷调度有方,三军将士舍生忘死。然恐雪山部落偷袭河北,后院失火,且塞北又乃苦寒之地,孤军深入易中埋伏,故全胜之后立即回师雁门,扼守咽喉之塞。

    雁门守军攻击燕云十六州的同时,封续派出亲信弟子沿小道兼程赶至进逼大名府的雪山部落帅营之中,与雪山部落大将军完颜黑虎密晤。完颜黑虎得知流沙国已与宋国和盟,草原八部在长安大败,铩羽北归,见南侵受阻,自己独力难支,于是权衡利弊,遂与宋人讲和,罢兵北返。

    宋皇闻得塞北大捷、雪山部议和成功两道捷报,龙颜大悦。

    长安守城臣僚、军民皆有赏赐,论及功劳,首推林议。

    宋皇颁旨,择选良辰于大明宫内大宴群臣,三衙、枢密院、政事堂、三省、六部、内侍、关西诸将以及流沙国宾使皆在受邀之列。

    这日,林议留张厉在金光门防守,与林玉涵回林府歇息。守城军民大败草原军之后,全城上下一片喜庆,长安知府卞大人又给林议送来一坛陈年的西凤酒。

    当晚,父子二人在府邸的暖阁之内夜宵。林玉涵在食桌上摆出碗砣、香哪、千层烙饼、荞面饸饹。林议拿出西凤酒,取了两只青白秞点褐彩柳斗纹靶杯,屏退下人,与林玉涵相对而坐。

    西凤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在唐代就富有盛名。贞观年间,西凤酒就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其酒产于陕西凤翔,那凤翔之地,在唐朝以后,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称“西府凤翔”,美酒遂得此名。

    林议拿起酒坛,倒了两杯美酒,端了一杯给林玉涵。

    林玉涵接过之后,举杯敬道:“这第一杯酒恭贺爹爹在长安大败萧沫二十万草原大军。”

    林议肃然道:“击败草原大军,并非爹爹一人之功,而是全城军马同心抗敌的结果。”

    林玉涵笑道:“爹爹身为守城主帅,运筹指挥,率领全城军民奋力抗敌,方能大败强敌,爹爹不愧为抗敌第一功臣。”

    林议听到这里,佯装生气道:“你什么时候变成了马屁精?你来拍爹的马屁了,算你小子找错人了,爹可不吃你那套。”

    林玉涵笑道:“没有,没有,孩儿那敢啦!喔,对了,爹,我们继续喝酒。”

    二人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林玉涵咧咧嘴,盯着西凤酒的酒坛,嘉言赞道:“这西凤酒真是好酒啊!说实话,孩儿喝过无数的西凤酒,可是从未喝过这么好的西凤酒。要是孩儿没记错的话,在唐朝的时候,这酒便有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的优点,故而被誉为酒中珍品。”

    林议放下靶杯,嗬嗬一笑,道:“想不到你小子打仗没两下子,对于酒道倒很精啊!看来你小子啊,不适合习武打仗,应该回去开个酒肆当个老板,这样岂不更好?”

    林玉涵嘻嘻一笑,道:“爹爹太夸奖我了,孩儿可受宠若惊了。其实孩儿对于酒道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林议笑道:“你小子别高兴,爹可是讽刺你的啊。..org”

    林玉涵不以为然,微笑道:“孩儿脸皮厚,即便是爹爹讽刺我,我也欣然相受。”

    林议道:“你啊,就会油嘴滑舌的。”

    林玉涵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来,来,来,我们父子二人再饮一杯。爹,孩儿再敬你一杯。”

    坛泻美酒,靶杯交错。

    酒过三巡,林议微叹一声,道:“守城的这些日子里,我们一直奔走于长安的各座城门之间,直到今晚才有空闲坐下来与你喝酒闲聊。”

    林玉涵微微点头,忽对林议道:“爹,孩儿真的不明白,你怎么会算准草原军会屯集重兵进攻长安西城的金光门?”

    林议见窗牖紧闭,外无旁人,笑道:“你知道,几天以前爹爹在太极宫里面当众展示的那张长安城防图吗?”

    林玉涵奇道:“知道啊,那张长安城防图后来不是失踪了吗?”

    林议肃然道:“对,长安城防图后来是失踪了。不过爹敢断定长安城防图在萧沫攻城之前,就被草原八部的细作窃走了,而且准确无误地送入萧沫的帐下。”

    林玉涵疑道:“难道爹爹早就察觉到了长安城出了敌军的细作?”

    林议点头道:“不错。记得在萧沫偷袭龙山军营的时候,你就推断我们的朝廷里面肯定出了草原八部的细作。那晚你猜测萧沫大军能轻易绕过关西的三道防线,暗中偷袭关西,是靠了他们安插在我们朝中的细作。因为有细作为萧沫偷去关西布防图,所以萧沫才敢肆无忌惮地率领草原大军南袭关西。爹后来想了很久,也认同你的这个看法。如果你的推断成立,长安城内就更少不了萧沫的眼线。”

    林玉涵怔了一下,问道:“既然我们朝中匿藏了草原八部的细作,那么爹爹觉得谁会是这个细作呢?”

    林议揣度片刻,正色道:“没有证据,为父现在不敢妄言。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就是草原八部的细作一定身居高位,或是皇上身边的亲信。”

    林玉涵问道:“爹为什么这么想?”

    林议道:“你想,萧沫怎么会对我在关西的布防如此熟悉?你知道,关西的三道防线,由我亲自督建,极为隐秘,而且固如金汤。记得当年,我和你、张厉绘制好关西布防图后,便将布防图交给了孙尚书、封太尉、侯枢相三人,他们三人又通过袁公公的手转呈给了皇上,最后皇上亲自将它放在大明宫的藏书阁中。大家都明白,大明宫可是皇上的行宫,里面的藏书阁一般人那可是进不去的。所以熟悉关西布防图的就只有我、你、张厉、孙尚书、封太尉、侯枢相、袁公公,还有皇上,其他的朝廷官员根本就不知道关西布防图的事。

    “这次关西突变,爹进入长安之后,通过袁公公向皇上打听过关西布防图的下落,皇上回信说关西布防图的确不在大明宫的藏书阁中。这布防图究竟是何时失踪的?皇上和袁公公都未曾注意到。爹想了很久,始终都没有想到谁会盗窃关西布防图。

    “还有你应该记得,当年我曾经给关西三道防线的三位守将下过死令,严禁他们擅离职守。所以那样一来三位守将就无法串通,也无法泄露三道防线的秘密,更不会画出完整的关西布防图。还有这三位守将是爹一手提拔起来的难兄难弟,爹是绝对不会相信他们会卖主求荣、投敌叛国的。故而我们首先可以排出这三位守将的嫌疑。

    “接下来说张厉吧。张厉与我共事已有二十年之久,我俩已结为生死之交,情同手足,我想他也绝对不会泄露关西布防图的秘密。即便张厉有嫌疑的话,我们可以这样想。布防图一直藏在大明宫里面,而张厉却一直待在爹的身边,他是无法进入大明宫盗窃布防图的。所以,张厉应该排除在外。”

    林玉涵想了一会,道:“既然如此,那就剩下孙尚书、封太尉、侯枢相,还有袁公公,他们几人嫌疑最大。..org所以爹爹认为草原八部的细作一定是身居高位,或是皇上身边的亲信。那么爹爹不妨再猜猜孙尚书、封太尉、侯枢相、袁公公他们四人谁有通敌的嫌疑?”

    林议见他怀疑朝廷重臣与宫禁内侍,摇首道:“玉涵,有些事你想得太幼稚了。敌人的细作隐伏很深,不会轻易浮出水面。我不想去猜测他们四位大人,也许细作另有其人,根本就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朝廷出了草原军的细作,即便皇上下旨调查,也无从着手,因为这里面涉及的人很多而且很复杂,很多人位高权重,彼此之间又盘根错节,有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唉……这个问题谁都说不清楚,也一时难以调查清楚,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去推测谁是草原军的细作。”言至于此,脸上不由露出几分惆怅与苦楚。

    林玉涵见爹爹神色凄楚,不再探听细作之事,换言道:“爹爹说了这么多,这些又与萧沫主力进攻金光门有何关联呢?”

    林议诡秘一笑,道:“当我发现我们的朝廷里面出了草原八部的细作之后,我便猜想隐伏在长安城的细作必然会给城外的敌军暗中联络,传送我军的情报。于是我就将计就计,绘了一张长安城防图,在那天太极宫朝议之后,将其在大殿之上当众拿出来给大家看,目的就是故意散播消息,让细作截取长安城防图。我猜得不错,后来草原军的细作果然偷窃了长安城防图,至于细作是如何将其送出城的,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点爹可以肯定,就是长安城防图后来一定送到了萧沫的手中,不然萧沫何以在长安城防图失窃的第二天便亲提大军前来攻城?”

    林玉涵听到这里,忽然想起那天长安城防图失窃之事,点头道:“对,长安城防图后来的确是弄丢了,看来真是被草原军的细作盗窃了。”

    林议道:“萧沫得到了长

第十回 将军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