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败家福晋又又又坑我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9章 薨逝(4千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孝惠章皇后对孝庄文皇后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激之情,更加深了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后来,孝惠章皇后虽然成了皇太后,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对孝庄文皇后极尽孝敬,以致雍正皇帝即位后,也曾举出孝惠章皇后的例子来要求诸母妃像她平时对待孝庄文皇后那样,对待自己的生母孝恭皇太后。

    孝惠章皇后七十七岁的一生中,有六十四年是在皇宫中度过。她虽然身居深宫,但不干涉朝廷政事。康熙帝奉祖母孝庄文皇后、嫡母孝惠章皇后前往祭谒顺治帝陵寝,皇后赫舍里氏随行。在清朝历史上,清帝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谒陵,这是第一次,以后也没有过,仅此一次。

    这充分表明了他们祖孙三代及婆媳的深厚感情。这反映了他们的和睦相处,让世人刮目相看。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和皇后赫舍里氏她们三代皇后之间的亲密和和谐在清朝历史上也是一个典范。

    尤其,当年太皇太后孝庄去世,对于康熙皇帝与皇太后孝惠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熙帝众多家庭成员中,因太皇太后之辞世所承受的痛苦,莫过于他与嫡母孝惠章皇后俩人。

    孝惠章皇后昼夜守候在婆婆孝庄的梓宫前,不愿离去。

    康熙皇帝曾对大臣们讲道:“皇太后圣躬素弱,近者太皇太后病笃,朝夕奉侍,慈颜瘦减。又因太皇太后上宾,悲哀过基,昼夜不离梓宫,饮食不御,愈加羸弱。当今最尊者惟皇太后一人,朕见皇太后慈颜羸弱,力为劝慰,皇太后不允。尔诸王、大臣俱系骨肉至戚,应公同奏劝。又诸王妃、郡主等与哀时,皇太后恸哭几至仆地,谅众所共睹,而无有进前劝慰者,今已三日矣。若此时漠不关切,将来宁不腼颜耶?”

    这番话说明了康熙帝对嫡母的倍加关心。

    孝庄皇太后去世后,康熙帝数日滴水不进,大臣们反复奏请,乞求他“暂离丧次”,“少为休息”,但都无济于事。

    同在守灵的孝惠章皇后,也为皇儿的健康担忧,她知道,此时让皇儿离开是根本办不到的,所以,她再三劝他吃点东西。

    康熙帝理解嫡母的心意,免啜少许,究不能下咽。

    此时,孝惠章皇后成为康熙帝尊敬的唯一长辈了。

    甚至,康熙帝还十分信任孝惠章皇后。

    一废太子期间,康熙帝指责皇长子胤褆:“皇长子胤褆行止甚暴戾无耻,并不念及父母兄弟,杀人害人,毫无顾忌,任意妄为。朕在宫中,伊何能为。倘朕躬在外,伊或挟一不堪太监,指称皇太后懿旨,或朕密旨肆行杀人,猖狂妄动,诸阿哥皆兄弟也,称有旨意,谁敢拦阻,关系甚大。”

    由此可见,孝庄文皇后之后,孝惠章皇后在宫中备受尊崇,她的懿旨可以与皇帝的谕旨相提并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慑力。

    这位慈祥的老太太,终究是为大清王朝做出了许多贡献。

    若她为太后,可能做不到这个程度。

    众皇子还在陪着皇上轮番守灵。

    福晋和命妇臣子们回府。

    ……

    二月底,翰林院检讨朱天保上疏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康熙帝于行宫训斥之,以其知而违旨上奏,实乃不忠不孝之人,命诛之。

    三月初,上大行皇后谥号为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翊圣章皇后。裁起居注官。

    三月十二日,九卿等以请立皇太子之名上折请安。康熙帝手书谕旨,予以驳斥。

    四月中旬,葬孝惠章皇后于孝东陵。

    康熙帝在圜丘祭拜,祭拜完成之后,康熙命胤祉行礼。

    ……

    一年一年,来的是这样快。

    小时候从不觉得,但成人以后,尤其是成家生了孩子以后,觉得时光飞逝一般,让人忆之愕然。

    董鄂瑾经过孝惠章皇后薨逝一事,更觉生命之珍贵。

    决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多为嫁人做点儿什么。

    而她最能做到,又不费吹灰之力的,便是败家了。

    可正值皇太后薨逝之际,不好在京城传出此类奢靡荒唐的名声,于九爷不利。

    于是董鄂瑾就专门戴了帷帽,瞬移去了其他富庶的省。

    以每日二十万两为限,使劲儿败家。

    主要是怕她去现代以后,她家的败家爷们儿和败家熊孩子没银子花。

    特意往府里存了好些瓷器字画等古董,看着不显眼,随便拎出来一个便是天价的极品货。

    甚至还打算铸造一座纯金打造的厚实的墙。

    原本,她是打算把府内的柱子都给换了,里面全部换成实打实的金子,外面看着与平常无异。

    可仔细考虑了下,大换九爷府有些太引人注目。

    尤其九爷设计的城堡房子很精致,她也不想打破他的心血,就又买了套宅子,还是在外省买的,暗暗装修。

    想着,如果九爷在她走后没跟四爷搞好关系被四爷追杀的话,狡兔有三窟,她多准备几个,好让他们这辈子都肆意潇洒,即使是在逃亡的过程中,也跟全国旅游似的。

    尤其雍正皇帝还这么忙,想必她爷们儿这么狡猾的性格,他派人追个十年都追不到,也就懒得追了。

    再说,雍正登基后不是才活了十三年吗?

    只要九爷能拖个十四年,就算是赢了!

    毕竟乾隆一上位,为了缓和雍正带来的吏治创伤,十分宽厚。

    很多在雍正朝大逆不道的人都赦免了。

    只要九爷不作,只逃,不冒泡,相信即使混到最差的程度了,挨到乾隆时期,也定会被赦免,然后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

    董鄂瑾将所有能想到的可能都做了挽救计划,而且每种情况涉及不下十条方案。

    绝对能保证他们以后的安全。

    做完了这些,董鄂瑾心中的焦虑骤然少了许多。

    这些日子都安安分分的呆在家中悠闲的养生。

    可焦虑的人就变成九爷了……

    由于他发觉败家败的真快要没钱了,于是最近开始攒银子。

    尤其是在最近瞧着媳妇儿经常买些没用的东西回来后,臣媳妇儿不注意,顺手就给卖了,然后卖完的钱,买了好几家商业铺。

    他媳妇儿真是太没有经商头脑了,古董放着固然能升值,可卖古董本身就给人感觉落魄了才敢的事儿。

    尤其……古董升值可没经商赚钱快啊!!

    索性他媳妇儿最近经常出门,也没发现什么。百度一下“败家福晋又又又坑我了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第449章 薨逝(4千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